轉自:上海證券報

私募排排網最新數據顯示,截至7月7日,私募連續兩週倉位超80%。從進攻方向來看,私募對科技領域頗爲青睞,6月整體顯著增持技術硬件與設備、軟件與服務等行業。

在多位業內人士看來,A股目前處於估值底部區域,調整倉位結構比加減倉位更重要。具體來看,科技領域仍處於快速發展階段,人工智能產業的基礎設施端和應用端有望最先受益,具備更高業績確定性的相關標的值得關注。

私募倉位積極

私募排排網最新數據顯示,截至7月7日,股票私募倉位指數爲80.25%,連續兩週站上80%的高倉位水平。其中,截至7月7日,59.76%的股票私募處於滿倉(倉位>80%)狀態,29.45%的股票私募倉位處於中等(50%≤倉位≤80%)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手握重金的百億級股票私募最爲樂觀。

數據顯示,截至7月7日,百億級股票私募倉位指數爲81.99%,連續3周倉位超80%。拉長期限來看,近11週中,百億級股票私募倉位指數超過80%的時間高達10周。

和諧匯一宏觀策略研究員曹海軍認爲,6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4%,釋放出工業生產見底的信號,後續隨着工業產成品去庫存進入尾聲,穩增長政策持續發力,經濟有望逐步回升。與此同時,6月美國CPI同比漲幅爲3%,降至2021年3月以來最低水平,這導致全球投資者對美國貨幣政策的預期再度變化,人民幣有望在內部經濟企穩、外部美元貶值的環境下重新走強。整體來看,A股市場的積極因素正在逐步積累,疊加當前估值水平處於低位,權益資產性價比愈發凸顯。

增持科技板塊

從佈局方向來看,機構對於科技領域頗爲青睞。

最新披露的華潤信託陽光私募股票多頭指數(CREFI指數)月報顯示,6月CREFI指數成分基金持倉增幅最大的3個行業爲“技術硬件與設備”、“軟件與服務”和“資本貨物”,增倉比例分別爲1.33%、1.25%和0.76%。

“AI產業的發展是長期趨勢,不同公司或行業在不同階段會兌現業績,與3年前新能源板塊的機會相似,因此目前公司組合中AI相關板塊的配置倉位較高。”汐泰投資執行董事朱紀剛坦言。

源樂晟曾曉潔也透露:“如今全球幾乎所有的科技企業都在AI研發上投入了大量的資本開支,產業存在巨大的投資機會,因此,目前組合中配置了A股及美股中的AI相關標的。”

對於科技領域的具體投資機會,多位業內人士認爲,AI產業處於發展初期階段,很多環節難以兌現業績,短期直接受益的算力等基礎設施賽道,以及應用端的傳媒板塊值得重點關注。

佈局確定性

隨着上市公司中期業績披露期到來,科技股表現分化加劇,多家機構稱須關注估值與基本面的匹配情況調倉換股。

“當前AI板塊短線投資收益率正在急劇縮減,板塊投資已從主題投資過渡到基本面驅動階段,需要按照業績給予不同的估值,重新調整投資節奏。”朱紀剛坦言。

北京遠惟投資CEO、投資總監王爍傑也認爲,AI板塊的投資需要更加關注確定性,即判斷相關企業業績是否迴歸線性,是否做出符合投資期望、客戶反應和市場價值取向的產品等。“從估值及可兌現性的角度來判斷,算力、硬件和遊戲等細分賽道值得關注。”王爍傑說。

責任編輯:石秀珍 SF183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