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 朱成祥    每經編輯 梁梟    

7月20日,2023世界半導體大會開幕式在南京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發表主題演講。他提供了一組數據:中國單位GDP的數據存儲量只有美國70%左右,而人均數據存儲量,美國是中國的9倍。美國爲212GB/人,中國約爲25GB/人。說明中國數據存儲產業大有可爲,前景應該是非常棒的。

當前(數據量)很大的推動來自於大模型、大預言模型、生成式AI。倪光南預計,2025年中國將超過美國,成爲世界第一數據大國。其認爲,中國是名副其實的數據大國,而擁有強大、先進的數據存儲產業作爲支撐,纔能有發展的主動權。

關於行業發展趨勢,倪光南指出,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其中有一項重大技術變革正在發展。這是基於半導體技術形成新型產品,替代基於機械技術的產品。這是客觀趨勢,而且正在加速進行。

倪光南具體說明道,從閃存佔比看,全球是41.3%,美國是56.4%,而中國只有20.3%。因此,倪光南建議通過政策引導,力推SSD(固態硬盤)取代HDD(機械硬盤)。

關於存儲芯片產業鏈,倪光南介紹稱,於中國而言,新型半導體存儲產業鏈是比較完整的。上游芯片方面,NAND Flash領域有長江存儲;DRAM有長鑫。閃存主控芯片方面,十幾家都可以做。

此外,他也表示,生產NAND Flash存儲芯片的核心設備是刻蝕機,中微公司的刻蝕機已經突破5nm工藝,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生產SSD主控芯片和DRAM的光刻機工藝爲12~28nm,都不需要用到EUV光刻機,所以其芯片生產和裝備基本上不會被“卡脖子”。

倪光南也列出了生產NAND Flash顆粒的世界排名,長江存儲排名第六位,市場份額在5%左右。

綜合來說,倪光南認爲,當前是發展中國數據產業很好的時機,也有很大的挑戰。他也給出相關建議:爲促進產業更好的發展,以“行標”或“團標”的方式,發佈“算力中心建設指南”,提出“算力”與“存力”的適當比率範圍;提出“存力”中採用SSD先進存力的適當比率範圍,避免大力發展算力中心建設中的某些傾向,均衡部署,均衡發展,搶佔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制高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