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

自去年底ChatGPT風靡全球以來,人們對人工智能(AI)搶奪人類“飯碗”的擔憂日益加劇。隨着人們對AI潛力的瞭解加深,一場關於AI技術將如何影響人們職業生涯的辯論也隨之爆發。

然而,人們的擔心可能是多餘的。根據滙豐銀行(HSBC)的一份新報告,在未來工作崗位流失的最大的幾個影響因素中,AI技術的發展甚至不在其中

滙豐銀行援引世界經濟論壇《2023年就業報告》的數據指出,預計只有四種宏觀經濟趨勢會導致就業崗位流失,其中最常見的因素是經濟增長放緩

世界銀行(World Bank)上個月預計,2023年全球經濟增速爲2.1%,遠低於去年的3.1%。

“挑戰是顯而易見的——經濟增長放緩,供應或需求普遍短缺,意味着許多企業預計將減少員工。” 滙豐銀行的分析師在報告中表示。

除了經濟增長放緩,滙豐還發現一些其它因素會導致就業崗位流失,包括供應短缺和企業成本上升、消費者生活成本上升以及新冠病毒大流行的持續影響

不過,滙豐分析師指出,並非所有的經濟變化都意味着勞動力減少。舉例來說,企業綠色轉型以及環境、社會和治理(ESG)標準的使用料將帶來更多的就業機會。

AI對就業的影響

實際上,對於AI技術究竟會增加還是減少就業崗位,目前還很難說。也就是說,整體來看,AI對就業市場的影響並不一定是負面的。

儘管專家們表示,AI至少會使部分工作崗位實現自動化,但他們也指出,科技進步往往會創造新的崗位。

根據世界經濟論壇的數據,超過20%的公司預計AI將增加工作崗位,而不是取代

滙豐預計,只有兩個與技術相關的因素會導致就業崗位減少:人形機器人和非人形機器人的出現。

在滙豐看來,新技術發展所帶來的影響可能比簡單地取代工作崗位更廣泛。問題在於,“我們是否擁有足夠多的工人以及具備合適技能的工人來滿足這些新需求”。

根據就業平臺Upwork上個月對1400名美國商界領袖進行的一項新研究,64%的高管表示,由於AI的出現,他們將僱傭更多的員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