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參考報

歐盟-拉美加勒比共同體(拉共體)峯會於本週在布魯塞爾舉行,參會多國領導人在會上商討多項政治經濟議題。儘管高層領導人在會上談話顯出積極合作意願,但分析人士指出,歐盟未能借峯會與4個南方共同市場國家(巴西、阿根廷、烏拉圭、巴拉圭)就自貿協定(FTA)實現突破,主要原因是歐盟在自貿協定談判中帶有較多附加條件,爲未來區域礦產和能源合作投下不確定性。

多方認爲有積極意義

峯會期間,參會者紛紛表示此次峯會帶來較多積極信號,爲未來多個產業合作打下較好基礎。

阿根廷負責拉共體事務的副部長潘迪亞尼在布魯塞爾表示:“會議本身,是這次會議最重要的內容。意味着在八年後,我們能夠重新建立聯繫。”

此次是八年來歐盟與拉共體首次舉行峯會,許多歐盟官員也形容這是重振雙方關係的機會。

根據歐盟公報,此次峯會有超過50位領導人出席,歐盟承諾向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提供更多投資。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表示,歐盟與拉共體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彼此,並共同面對外在挑戰。

她說,歐盟計劃對拉共體地區投資450億歐元,此舉措是歐盟“全球門戶計劃”的一部份。

據報道,歐盟正在推動與全球最大生產國和第二大鋰生產國智利的貿易協定,官員們表示該協定可能於明年生效。

歐盟和阿根廷在峯會開始前簽署能源合作諒解備忘錄。

“歐盟亟待通過峯會加強與拉美的經貿紐帶。”英國《金融時報》日前發文稱,歐盟目前是拉美第三大貿易伙伴。出於對自身在拉美影響力下降的擔憂和對關鍵礦產資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渴望,歐盟正努力重塑與拉美國家的合作關係。

儘管熱衷於接受歐盟的投資,但南方共同市場國家普遍希望獲得加工和生產鋰電池或電動汽車的經濟效益,而不是將礦物運輸到其他地方加工的較小回報。

產業合作呼聲高雜音多

來自各個行業的19個歐洲商業協會日前呼籲歐盟機構藉此次峯會推動歐盟-南方共同市場貿易協定儘快獲得批准。

2019年,歐盟與由巴西、阿根廷、烏拉圭和巴拉圭四國組成的南方共同市場歷經20年的談判,終於擬定一項自貿協定。但這項協定未能批准生效。

這些協會在公開信中寫道:“歐盟-南方共同市場貿易協定爲歐洲提供了一個獨特而及時的機會,使其能夠抓住先發優勢,進入更廣闊的拉美市場。”

這些協會表示,儘管目前仍存在嚴格的貿易限制,但歐洲有機會在未來率先推進與南方共同市場和拉美其他地區的貿易。

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及世界銀行數據,截至2022年,南方共同市場總人口約2.9億,國內生產總值近5.2萬億美元,約佔拉美地區國內生產總值的77%。與歐盟的自貿協定生效後,雙方有望建成全球最大的自由貿易區。2019年,歐盟與南共市宣佈就自貿協定達成一致,進入文本審議階段。目前,該協定仍待締約各國議會批准方能生效。生效後,南共市出口歐盟的部分農產品關稅將被取消,歐盟出口南共市的大部分工業產品也將免收關稅。

《德國之聲》18日報道指出,非營利環保組織綠色和平組織將歐盟-南方共同市場貿易協定描述爲“有毒條約”,並呼籲在布魯塞爾舉行抗議活動。該組織稱,該協定已經過時,並將促進對氣候有害的產品的進出口。

綠色和平組織聲稱,根據該協定,拉丁美洲將出口廉價的豆粕和牛肉,而歐盟則試圖出口“破壞氣候的產品”。

經貿議題分歧顯著

在經貿議題上,雙方圍繞2019年達成的歐盟與南方共同市場自貿協定的分歧依舊。

主要癥結是歐盟對環境議題的特別關注以及對農產品進口提出的環境標準。今年3月,歐盟提出附加條件,要求南共市國家向歐盟出口的產品符合歐盟環保要求,否則將面臨制裁。

法新社文章指出,歐盟對前任巴西總統博爾索納羅任下對亞馬遜雨林的政策強烈不滿。盧拉今年初就任巴西總統後,將保護亞馬遜森林作爲政府的一項首要任務,並宣佈在2030年以前停止對這些森林的砍伐。

巴西總統盧拉曾承諾,將在今年下半年擔任輪值主席國期間完成南共市-歐盟自貿協定談判,但他明確反對歐盟對自貿協定單方面增加條件,他說“合作伙伴不會在不信任和威脅制裁的基礎上開展談判,南共市必須迅速對此作出有力回應”。

阿根廷總統費爾南德斯表示,南共市國家應推進產業升級,力爭以工業品出口國而非原料出口國的角色與世界市場進一步融合。

阿根廷天主教大學教授帕特里西奧·朱斯托認爲,歐盟單方面對南共市-歐盟自貿協定提出附加條件,反映出歐盟的貿易保護主義做法。歐盟提出的環保問題只是一個幌子,其目的是保護歐盟內部農業生產者和能源礦產公司的利益。

自貿協定推進受阻的另一個原因是歐盟對農產品進口提出環保要求。雙方在這一議題上很快達成共識可能性不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