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機構年中研判:

看好下半年中國經濟復甦 中國市場風險回報吸引力大

◎記者 汪友若

今年以來,歐美銀行業危機、美聯儲加息、美國政府潛在的債務違約問題、全球地緣政治緊張等一系列因素錯綜複雜,全球資本市場表現並不平靜,中國資本市場也面臨考驗。在此背景下,中國資產對外資機構是否依然具備吸引力?

多家知名外資機構近期集中發表市場觀點認爲,下半年中國經濟有望出現較明顯的復甦,外資對於中國資產的跨境配置需求仍有望延續;雖然短期內A股或維持震盪態勢,但隨着各行業不斷復甦,其結構性投資機遇正在浮現。

中國經濟復甦引領亞洲經濟增長

瑞銀財富管理亞太區投資總監及宏觀經濟主管胡一帆說,上半年亞洲地區的多個股票市場取得佳績,比如,韓國和日本市場均表現亮眼,未受全球多家央行收緊貨幣政策及美國銀行業震盪的影響。展望下半年,在內需強勁、通脹下降且貨幣政策提供支持的背景下,亞洲經濟或將跑贏美國和歐洲經濟。

野村全球宏觀研究主管及全球市場研究部聯席主管蘇博文在接受採訪時同樣看好亞洲地區的表現。他表示,相比歐美髮達經濟體,新興市場國家通脹水平下降更快。“全球經濟增長前景放緩和政策性加息臨近尾聲,可能會刺激投資者尋找新機會。同時,健康的經濟基本面也不容忽視,我們認爲亞洲地區符合這一條件。”蘇博文表示。

“中國經濟作爲亞洲經濟增長的引擎,其增長將保持穩健,消費復甦應會繼續推進。鑑於系統性風險可控,中國可能將推出針對性穩增長政策。”胡一帆表示。她認爲,中國經濟下半年增速將更爲穩健,在5%至5.5%區間;在服務業反彈強勁、汽車消費刺激政策帶動下,全年消費增速預計在8%左右。

威靈頓投資管理宏觀策略師聖地亞哥·米蘭預計,今年中國經濟將保持強勁,經濟指標和盈利將超預期,服務業已先於製造業恢復上升勢頭,並呈現出較大的增長空間。“以中國爲支點的亞洲經濟將繼續快速增長。與2022年一樣,我們預計亞洲發展中國家將成爲這一趨勢的主要受益者,尤其是那些旅遊業發達的國家。”聖地亞哥·米蘭表示。

跨境資產配置需求仍存

年初以來,外資通過滬深股通淨買入中國A股的金額超過了2022年全年淨買入總額,其中1月的買入額爲1412.9億元,比此前創下的月度淨買入額紀錄高出逾50%。外資機構認爲,從跨境資產配置角度來看,A股市場的外資佔比還有很大提升空間,預計外資加碼A股的趨勢在下半年仍將延續。

資金流向監測和研究機構EPFR Global最新發布的周度數據顯示,在截至7月12日的一週內,其追蹤的新興市場股票基金中,中國股票基金今年以來第16次“吸金”超過10億美元。

瑞銀中國策略分析師王宗豪表示,A股市場整體較低的估值水平提供了一定的支撐。隨着盈利持續回暖,A股市場估值或溫和回升。資金面上,充裕的宏觀流動性將部分流入A股市場,北向資金也可能隨着潛在的市場表現回暖而回歸。

在不同市場中,相較於港股和中概股,瑞銀更看好A股。該機構表示,A股的多元化機會更多,中長期有望受益於內地個人投資者資金和北向資金買入。

MSCI亞太區股票研究部執行董事徐偉同樣認爲,近期海外投資者紛紛重新進入中國在岸市場,或許是希望從其歷來與全球股市的弱相關性中尋找潛在投資機會。

A股估值具有相對吸引力

在配置中國市場的原因中,不少外資機構提及,鑑於當前的低估值和未來的盈利改善空間,中國市場的風險回報具有較大吸引力。

瑞銀表示,中國經濟未來增長動能將逐步增強。疊加低基數效應以及上市公司成本的降低,這有望使得2023年MSCI中國指數每股收益穩步增長15%。“目前中國市場估值比歷史均值低1.2個標準差,我們認爲當前風險回報依然有吸引力。”

摩根士丹利中國首席股票策略師王瀅表示,在影響全球投資人進行資金配置因素中,很重要的一環便是估值。目前MSCI中國指數的前瞻市盈率及相對於MSCI全球新興市場指數的估值均處於過去六、七年中的低點。“無論是絕對估值還是相對估值,中國股票市場目前對全球投資人來說都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具體配置方向上,摩根士丹利表示,仍然偏好消費端品類,因爲本輪經濟復甦和此前最大的不同便是消費,尤其是服務性消費的驅動力更強。同時,該機構建議選擇性配置部分原材料行業、工業行業以及科技板塊。

高盛策略團隊則看好以下三個方向:一是受益於政策提振的方向,如服務類消費、電動車供應鏈、新基建、地產鏈,以及新興製造業。二是人工智能方向。人工智能是全球股票市場的重要主題,硬件、半導體和相關應用方向均值得關注。三是中國特色主題。就長期投資而言,國企改革和專精特新“小巨人”等中國特色主題目前的估值相對其增長前景而言具有較高吸引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