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長江商報

上市24年來,華西股份(000936.SZ)依靠華西集團多次“拆東牆補西牆”渡過危機,但這種方式轉型已不奏效。

7月21日,華西股份公告稱,公司實際控制人江陰市華士鎮華西新市村村民委員會(簡稱“華西村委會”),擬將其持有的華西集團80%股權轉讓給江陰聯華優化調整產業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簡稱“聯華基金”),轉讓價格爲1元。

本次權益變動後,華西股份控股股東仍爲華西集團,公司實際控制人將由華西村委會變更爲江陰市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辦公室(下稱“江陰市國資辦”)。

聯華基金表示,公司本次權益變動的目的在於支持江陰市重點企業紓困,推動化解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債務危機,維持上市公司穩定發展,並共同謀求產業協作和技術協同。

業績方面,2023年上半年,華西股份預計淨利潤達3949萬元至5430萬元,同比下降45%至60%;扣非淨利潤達3649萬元至5130萬元,同比下滑47.76%至62.84%。

華西股份表示,報告期內,化纖業務受終端開工率不足等因素影響,公司核心產品毛利率下降。

試圖化解華西集團債務危機

華西村素有“天下第一村”的美譽,作爲華西村委會旗下的上市公司,華西股份也格外受到市場關注。

1992年,全國很多地方掀起了鄉鎮企業改制的浪潮,華西村則根據本村情況推行“一村兩制”:既可以搞集體,也可以搞個體,走出了一條以集體經濟爲主,多種經濟成分並存的多元化、混合型經濟發展新路子。

1999年7月,華西村(現爲“華西股份”)股票在深交所上市,開“村莊上市”的先河。

7月21日,華西股份發佈關於實際控制人擬發生變更的提示性公告顯示,7月19日,華西村委會、聯華基金簽署了《關於江蘇華西集團有限公司的股權轉讓協議》。本次權益變動系華西股份實際控制人華西村委會擬將其持有的華西集團80%股權,轉讓給聯華基金。

資料顯示,聯華基金系由江陰新國聯創業投資有限公司作爲普通合夥人,江陰市新國聯集團有限公司、江陰市城西開發發展有限公司、江陰公用事業產業發展有限公司、江陰市新農村建設發展有限公司、江陰交通產業集團有限公司、江陰市華士鎮投資有限公司作爲有限合夥人,共同組建的有限合夥企業。

目前,聯華基金無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爲江陰市國資辦。本次權益變動後,華西股份控股股東仍爲華西集團,公司實際控制人將由華西村委會變更爲江陰市國資辦。

公告顯示,轉讓雙方以評估機構出具的評估報告結論爲參考,最終確定標的股權的轉讓價格爲人民幣1元。

華西股份強調,公司在生產經營等方面仍與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保持獨立,本次實際控制人變更不存在對公司經營和持續發展產生不利影響的情況。

公告中,聯華基金表示,基於對包括上市公司在內的華西集團及其下屬公司未來發展前景的看好,公司本次權益變動的目的在於支持江陰市重點企業紓困,推動化解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債務危機,維持上市公司穩定發展,並共同謀求產業協作和技術協同。

紡織化纖業務盈利能力受挑戰

事實上,華西股份上市後通過不斷地更換主業,也曾風光一時。

1999年上市時,華西股份的主營業務是紡織品、化工原料、服裝製造、國內貿易、熱電站。

2001年,華西股份加入化學纖維品,2007年去掉了服裝製造,增加了電氣設備的安裝、維護和調試服務。

2011年,華西股份又去掉了紡織、熱點站和電氣設備,剩下化工原料、化學纖維品的製造和國內貿易。

一通轉型後,2021年,華西股份營業收入達到35.16億元,達到歷史巔峯。

實際上,華西股份每一次轉型都是“拆東牆補西牆”。

曾在華西股份擔任董事的吳文通表示:“我們每次都是陸續轉型的一個過程,沒有徹底地轉型過。”

吳文通說:“我們的幾次轉型,都是在實體經濟出現問題、上市公司經營出現困難的時候,我們把包袱丟給集團,集團再把好的資源注入給我們。”

2015年,華西股份又進行了戰略轉型,在原有化纖產業基礎上,公司先後發起成立了以“併購+創投”開展業務的一村資本、財富管理平臺一村投資和另類資產管理平臺一村資產,在建立核心能力的基礎上構建金融生態圈。

華西股份在中長期戰略目標中表示,至2025年,公司以通過一村資本投資能力所構建的優質產業資產爲基礎,實現以“自主可控”技術爲基礎的產業轉型戰略目標。同時,公司繼續“通過投資發現、長期運營整合產業資產的模式”提升資產規模和資產質量,實現公司產業轉型後保持所處行業頭部地位的戰略目標。

資料顯示,華西股份目前主要從事滌綸化纖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石化倉儲物流服務。

2020年至2022年,華西股份營業收入分別爲23.56億元、24.18億元和29.27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6.09%、2.65%和21.07%;淨利潤分別爲-3.33億元、3.42億元和2.09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59.22%、202.68%和-38.83%。

其中,2022年,華西股份的紡織化纖板塊營業收入達26.85億元,同比增長22.34%,佔公司總營收的91.71%。

2022年年報中,華西股份表示,“高成本、高庫存、低需求、低效益”是化纖行業內各企業面臨的最大考驗。下半年,聚酯產業鏈的各環節價格均自高位回落,但原材料基於行業壟斷地位依然強勢,使得沒有產業鏈配套的企業陷入被動。

進入2023年,華西股份的困境依舊,7月15日,公司公告顯示,上半年淨利潤達3949萬元至5430萬元,同比下降45%至60%;扣非淨利潤達3649萬元至5130萬元,同比下滑47.76%至62.84%。

華西股份表示,報告期內,化纖業務受終端開工率不足等因素影響,產品毛利率下降;交易性金融資產在持有期間的投資收益和權益法覈算的長期股權投資收益同比減少。

2023年一季度,華西股份實現營業收入6.73億元,同比增0.32%;淨利潤2217.22萬元,同比增長14.81%;扣非淨利潤2153.38萬元,同比增長12.99%。

由此來看,二季度,華西股份淨利潤約爲1732萬元至2913萬元,而上年同期爲7941.57萬元,下滑幅度超過60%。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