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高山

欲衝刺北交所IPO卻被暫緩審議,金潤股份最終選擇“不答而別”,主動揮別資本市場。

7月21日,金潤股份公告稱,根據自身戰略安排並考慮問詢回覆時限,結合資本市場環境發展變化情況,經認真研究和審慎決定,公司擬終止向不特定合格投資者公開發行股票並在北交所上市的申請,並撤回相關申請材料。在此之前,金潤股份的首發上市申請已被北交所上市委暫緩審議。

在監管部門按下“暫停鍵”之前,業內便傳出“金潤股份所供應產品疑似存在弄虛作假的行爲,進而遭到中核集團停用”的消息。上海證券報記者彼時就此致電金潤股份,公司相關人士回應稱:“(停用事件)目前正在解決中。”雖未透露停用具體原因,但該人士的回覆間接證明了金潤股份核心產品被停用的事實。

核心產品被大客戶停用

今年4月末,一條“金潤股份所供應產品疑似存在弄虛作假的行爲,進而遭到中核集團停用”的消息在業內不脛而走。金潤股份成立於1999年,主要從事防火封堵材料、防火包覆裝置、非能動保護裝置等被動防火保護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產品及服務廣泛應用於核電、能源、交通、電信、船舶、建築等行業的應急防護領域。

據記者瞭解,此次被停用的包括電纜橋架防火保護裝置等部分材料(可能還包含通風管道保溫及防火保護材料),屬於金潤股份的核心產品防火包覆裝置。金潤股份招股書上會稿顯示,2020年、2021年、2022年,防火包覆裝置貢獻的營收佔比分別爲18%、28%和25%。

同樣,金潤股份招股書上會稿顯示,報告期內,中核集團均爲公司的第一大客戶,公司對中核集團的銷售金額佔公司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爲76.20%、72.66%和70.49%。

據接近中核集團的人士透露,中核集團於4月28日下發了《關於開展煙臺金潤核電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供貨情況排查的通知》(下稱《通知》)。《通知》指出,接中核工程CNPE通知,“煙臺金潤核電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疑似存在弄虛作假行爲,根據中核工程CNPE要求現組織對該公司供貨情況進行全面排查。

《通知》寫明,技術部、商務採購部、倉儲管理部、質檢部、電氣隊、通風隊等多個部門,將對採購文件、採購情況、驗收情況、使用情況等進行分工排查。

“4月底我們收到了這份通知,所以從那時候開始,就停用了(金潤股份的產品)。”一名接近中核集團地方施工團隊的人士向記者確認了這份通知的真實性。

記者於5月末就此致電了金潤股份招股書中披露的電話,公司人士回應稱:“(停用事件)目前正在解決中。”雖未透露停用具體原因,但該人士的回覆間接證明了金潤股份核心產品被停用的事實。

截至7月25日記者發稿前,金潤股份供應的材料仍在停用中。7月25日,接近中核集團的人士向記者確認,由金潤股份供貨的相關防火產品,疑似存在弄虛作假行爲,中核集團的採購部、技術部、質檢部等多個部門正在摸排中,目前已停用金潤股份相關產品近3個月。

一名核電行業從業人士表示,一般材料檢測不超過5天即可獲得數據,在工期緊張的情況下,接近3個月的停用不符合常理。該人士猜測:“應該是中核發現材料有問題,如果沒有問題,應早就恢復使用了。”

衝刺北交所一波三折

除了核心產品被大客戶停用一事,金潤股份在闖關IPO的過程中,還有多個問題遭到了監管部門深入問詢。5月25日,北交所公告稱,金潤股份公開發行及在北交所上市的申請未獲北交所上市委員會審議通過,審議結果爲暫緩審議。

北交所提出了三方面的審議意見:

一是關於業績下滑。北交所發現,金潤股份報告期內業績大幅增長但報告期前虧損、報告期後業績大幅下滑。同時,金潤股份報告期內收入主要來自2014年、2015年報批的核電站,2016年至2018年無新批建核電站。因此,北交所要求金潤股份說明未來經營業績是否存在大幅下滑風險。

在此前的問詢環節,北交所也敏銳地關注到業績穩定性的問題。在第二輪問詢中,北交所要求金潤股份披露下游核電站開工建設情況及建設週期,說明是否存在建設週期下行導致核用被動防火材料業務大幅下滑的風險,同時說明業績穩固增長是否具有可持續性。

二是關於合作研發。北交所要求保薦機構、律師覈查金潤股份是否通過合作研發項目輸送利益,是否存在違規參與招投標或其他違規取得商業機會的情況。在首輪問詢中,北交所也曾要求金潤股份結合與中核集團採購情況的匹配性,補充說明發行人是否金潤股份存在違規獲取訂單的情況。

三是產能利用率與募投項目的合理性與必要性。北交所要求金潤股份說明並披露:2019年購入兩套防火封堵材料生產設備卻無法同時運行,使兩套設備每年僅能發揮一半的產能相關決策的合理性;設計募投項目時,未充分考慮通過改善生產空間、優化生產流程、提高運行效率,從而釋放已有產能的合理性等。

隨着金潤股份的主動撤單,北交所的問詢難以等來回復。不過,得不到答案,不代表問題本身沒有意義。在監管部門緊盯“帶病闖關”的背景下,北交所用一針見血的犀利發問,爲如何把牢資本市場“入口關”作出示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