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 劉明濤    每經編輯 肖芮冬    

7月21日,國家醫保局正式公佈《談判藥品續約規則》以及《非獨家藥品競價規則》。

本月初,兩個文件的徵求意見稿發佈,此次發佈的正式版是進一步的調整完善。《續約規則》提出對達到8年的談判藥納入常規目錄管理;對未達8年的談判藥,連續協議期達到或超過4年的品種以簡易方式續約或新增適應症觸發降價的,降幅減半。

東海證券表示,上述調整有利於穩定企業預期,減輕後期降價壓力,減少續約失敗的可能性。本次調進一步體現對“真創新”的支持,增加了對於按照現行藥品註冊管理辦法批准的1類化藥、1類生物藥、1類和3類中成藥,符合條件的可以申請重新談判續約,談判降幅可不必須高於按照簡易規則確定的比例。

值得關注的是,續約規則正式發佈,內容上與此前發佈的徵求意見稿基本一致,國家對創新藥支付端的支持態度進一步明確。價格降幅溫和有望穩定企業預期,從而提振創新藥企的研發積極性,長期來看利好我國創新藥行業的積極健康發展。同時,續約規則也體現出對於“真創新”的支持,驅動我國創新藥行業邁向高質量發展新階段,我國創新藥企的綜合實力有望逐步提升。

不難看出,創新藥行業經過前期長時間的充分調整已具備良好投資價值,行業整體在政策端的回暖下有望迎來估值修復。

另一方面,6月美國通脹迎來超預期下行,核心通脹也出現明顯降溫,後續再度加息概率下降,此前市場過度交易的流動性緊縮預期得以修正。創新藥板塊多隻股票出現大幅上漲,港股biotech漲幅尤爲明顯。美聯儲持續的加息對於創新藥板塊的估值一直以來都構成壓制因素,隨着美國通脹降溫,後續加息概率下降,創新藥板塊將迎來佈局窗口期。經過前期較長時間的回調,很多優質創新藥資產已經來到具備吸引力的估值區間,一旦後續美聯儲停止加息甚至轉向降息,就將打開估值上升通道。

點評:隨着國內創新藥行業發展日趨成熟,政策框架逐漸完善,國際競爭力逐步提升,國產創新藥在國內的商業化環境持續改善,“出海”邏輯也有逐步兌現。經過前期較長時間的回調,很多優質創新藥資產已經來到具備吸引力的估值區間。

這裏,通過整合天風、安信、國信等10餘家券商最新研報信息,爲粉絲朋友帶來4家公司簡介,僅供參考。

1、迪哲醫藥

公司是一家立足全球競爭的創新驅動型生物醫藥公司,戰略性聚焦腫瘤和免疫性疾病領域,致力於針對重大臨牀需求推出全球首創藥物及突破性療法,已建立具備全球競爭優勢的在研管線,5款小分子創新藥進入全球臨牀階段,兩大領先產品舒沃替尼和戈利昔替尼全球註冊臨牀/NDA加速推進中。因此,公司差異化管線佈局搶佔先發優勢,疊加全球臨牀開發全面推進與商業化團隊提前佈局,多款管線有望實現全球銷售加速放量。

——天風證券

2、邁威生物

邁威生物的阿達木單抗、地舒單抗等生物類似物市場空間廣闊,2023年開始銷售放量,海外新興市場逐漸佈局。創新Nectin4 ADC產品9MW2821具備全球競爭力,具有良好的商業化前景。

——東吳證券

3、百濟神州

百濟已與多個MNC及Biotech達成重磅BD交易,在交易數量、涉及產品數量和金額等方面遠超同行,且能夠實現雙向合作,在推出自研產品同時也引入合作伙伴產品。百濟的強大BD能力加強了百濟與海外大藥企間的利益綁定,提升合作成功率,並迅速加強百濟在研發、商業化等方面的實力。

——東吳證券

4、昆藥集團

自主研發的適用於缺血性腦卒中的中藥/天然藥物1類新藥KYAZ01-2011-020已完成I期臨牀研究,正式進入II期臨牀研究。適用於異檸檬酸脫氫酶-1(IDH1)基因突變的1類創新藥KYAH01-2016-079繼續推進I期臨牀研究,病例繼續入組中。一致性評價項目與二次開發項目也均有突破。同時公司加大對已上市產品的循證醫學研究,進行二次開發,有效延長產品臨牀生命週期。

——海通證券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