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倪銘婭

在7月26日舉行的2023全國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大會上,多位參會人士表示,實體經濟發展離不開金融“養料”的滋潤。有關部門正加大多層次資本市場對專精特新企業的支持力度,豐富金融工具,健全配套政策,持續推動專精特新企業發展。

利用多層次資本市場

利用多層次資本市場支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是一項重要舉措。

證監會市場監管二部主任王建平表示,目前,多層次資本市場涵蓋股權債權、現貨期貨、公募私募、場內場外等,主板、科創板、創業板、北交所、新三板等股權市場錯位發展,區域性股權市場功能作用逐步健全,爲滿足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直接融資需求提供了體系化的機制安排,取得了顯著成效。

作爲多層次資本市場支持專精特新企業發展的最新例證,6月30日,證監會公示了第一批區域性股權市場“專精特新”專板建設方案備案名單,共有9家股權交易中心在列。

王建平說,證監會將加強部際央地溝通協作,通過“有形之手”“無形之手”共同發力,形成覆蓋專精特新企業全生命週期的服務能力,促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行穩致遠。

具體而言,他表示,將推動股票發行註冊制走穩走實走深。在維護市場穩定的前提下,發揮好科創板和創業板的功能,暢通專精特新企業融資渠道。繼續支持符合條件的專精特新企業在新三板基礎層和創新層掛牌、在北交所上市,穩步提升北交所市場活躍度,提升服務中小企業的能力。深化區域性股權市場創新試點,積極推動“專精特新”專板建設。此外,協同相關部門出臺支持創業投資基金髮展的具體政策舉措,引導私募基金加大投早、投小、投專精特新的力度。

爲促進中小企業更好對接多層次資本市場,工信部中小企業局一級巡視員王海林表示,將着力加大融資支持力度,實施“一鏈一策一批”中小微企業融資促進行動,開展“千帆百舸”專精特新企業上市培育工作,持續舉辦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一月一鏈”投融資路演活動,推動高質量建設專精特新專板,發揮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引導帶動作用,促進中小企業更好對接多層次資本市場。

創造良好金融環境

支持專精特新企業發展,除加大力度對接多層次資本市場外,還需創造良好的金融環境,夯實金融底座。

正如中國人民銀行原副行長李東榮所言,資金是企業運行的血液,金融是爲專精特新企業提供重要支持和服務的行業,應優化金融服務供給,爲專精特新企業提供多元化的金融支持。

李東榮建議,積極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專精特新企業的信貸支持力度,鼓勵金融機構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模式。同時,深化金融科技賦能,實現專精特新企業風險動態化、精細化管理。加強政策支持與合作,建立各相關方協調聯動的長效機制。

賦能專精特新企業發展,銀行等金融機構正加快行動。

中國銀行業務管理總監趙蓉表示,近年來,中國銀行依託集團整體合力,以打造專精特新企業首選服務銀行爲目標,構建了“1+2+3+4”的專精特新企業全生命週期服務體系。“中國銀行正積極依託專板市場提供股權投資、上市輔導、資金託管、資產證券化等一攬子解決方案,進一步提升服務專精特新企業發展的質效。”趙蓉說。

光大銀行黨委副書記、行長王志恆介紹了賦能專精特新企業發展的“光大實踐”。王志恆表示,光大銀行在“專”字上下功夫,健全工作機制,舉全行之力推動科創金融與普惠金融融合發展。在“精”字上下功夫,豐富產品服務,創新推出“專精特新企業貸”。在“特”字上下功夫,釋放政策紅利。在“新”字上下功夫,打造競爭優勢。

廣發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沈明高認爲,通過金融服務專精特新企業發展,應提升專精特新企業的含“科”量,實現“科技+資本”融合發展。

地方加大融資支持力度

在助企融資紓困方面,各地也進行了一些探索。

例如,陝西聚焦工業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搭建起“考覈+獎補+貼息+擔保+風險緩釋”的多層次融資支持政策體系,聚力助企融資紓困,推動金融支持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

陝西省工信廳副廳長張康寧介紹,陝西以“五個機制”爲着力點,促進銀行信貸增量擴面;以“一鏈一行”爲支撐點,發揮產業金融強鏈帶動作用;以“專項行動”爲落腳點,聯手金融機構擴展服務企業的廣度和精度等。

圍繞推動專精特新企業高質量發展,安徽推出金融賦能專精特新“組合拳”,爲專精特新企業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務。

安徽省經信廳中小企業局副局長孫巖介紹,安徽積極推廣“專精特新貸”,支持“專精特新投”,做強“專精特新板”,擴大“專精特新擔”,助推“專精特新上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