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的快樂不就是小龍蝦、冰棍、冰西瓜、燒烤……然而對於有的人來說,這些都是根本沒法享受的快樂,嘴裏日漸晃動的牙齒,冷熱刺激痠痛的牙神經,讓他們早早地和這些美味說再見了。

年紀輕輕就被牙周炎纏上身,甚至牙齒開始鬆動掉牙。

有些人挺注重牙齒保健,也每年定期洗牙,牙齒卻仍日益不堪重負。洗牙是智商稅嗎?爲什麼每年洗牙牙齒還是不好?

定期洗牙,爲什麼牙齒還是不行?

隨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口腔健康對於全身健康至關重要。洗牙也逐漸成爲大衆心中熟知的預防和控制口腔疾病的手段。

但有些人發現,儘管自己每年定期洗牙,卻還是被“牙周炎”這個沉默的“牙齒殺手”困擾。

那麼,是“洗牙”這個方法無效嗎?還是需要更頻繁地洗牙?都不是!

首先,讓我們先來簡單介紹一下“洗牙”。

洗牙,在專業術語中被稱爲“潔治術”,它是一種常規的口腔清潔程序,是指用潔治器械去除齦上牙石、菌斑和色漬,並磨光牙面。

它的主要目的是去除齦上菌斑和牙石,消除局部刺激,使牙齦炎症完全消退或明顯減輕。

然而,除了暴露在牙齦以上的部分,牙齒還擁有屬於自己的“隱祕空間”。

在牙齒與牙齦之間,存在一條小的縫隙,我們稱之爲“齦溝”。在正常情況下,牙齦與牙齒之間的齦溝很淺,一般小於等於 3mm。

而如果口腔衛生習慣不好,會導致菌斑和食物殘渣在牙齒表面堆積,從而使牙齦產生輕度的炎症,導致齦溝逐漸變大變深,這時候,稱它爲“溝”就不太合適了,我們會用另一個名稱來稱呼這種病理性的臨牀表現——牙周袋。

此時,牙齦和牙齒之間的空間就如同一個個口袋一般,能夠裝下更多的髒東西。長此以往惡性循環,就會造成更嚴重的牙周破壞,牙齒也從此被“牙周炎”給纏上了。

在這種情況下,單純洗牙肯定是不夠的,對於這種深入牙齦以下的位置,我們就需要請出另一位針對牙周炎的大招——齦下刮治。

1、什麼是“齦下刮治”呢?

齦下刮治是一種專業的牙周治療方法,可清除牙齒周圍的深層菌斑和牙石。在齦下刮治過程中,醫生會使用特殊的工具,如超聲波儀器和手工刮治器,仔細清潔牙齒與牙齦之間的牙周袋區域。通過祛除深層菌斑和牙石,齦下刮治可以減輕炎症、促進牙周組織的癒合,恢復口腔健康。至於是否需要齦下刮治,需要醫生檢查後確定。

2、齦下刮治會痛嗎?

跟洗牙比起來,齦下刮治的不適感一般是更重的。通常我們會進行局部麻醉來保證治療過程中的舒適感。相較於洗牙來說,齦下刮治更爲複雜,由於結石深藏於牙周袋內,術者通常無法直視結石所在的位置,因此,需要經過嚴格的培訓,才能做好“齦下刮治”這一治療操作。

3、齦下刮治後的注意事項

經過齦下刮治後,有些人可能會覺得牙齒很敏感,這是因爲原本的牙結石被洗掉之後之後產生不適應。治療後不要喫過於冷熱酸甜刺激的食物,慢慢會恢復正常,也可以用抗敏感牙膏緩解症狀。

齦下刮治 VS 洗牙有什麼區別?

兩者最主要的區別是治療的適應症不同。

“洗牙”主要針對的是牙齒表面及牙齦邊緣附近的牙石和菌斑的清潔,是所有牙周治療的“第一步”。通常用於牙齦炎症的治療及牙周炎的預防性治療,併爲口腔內其他治療前做好準備。

“齦下刮治”則是用比較精細的齦下刮治器刮除位於牙周袋內根面上的牙石和菌斑,着重在於去除牙周袋內細菌,消除牙齦炎症,控制牙周炎的進展,是牙周炎的最重要的基礎治療手段。

所以如果有些人牙齦炎症在洗牙之後還是好不了,是因爲已經發展成牙周炎,此時就需要進行齦下刮治了。

責任編輯:隨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