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劉筱攸

貸款利率註定下行的市場環境,疊加徵信合規、消費者權益保護全方位趨嚴的監管態勢,普惠金融的參與主體正在進入一個薄利時代——銀行、消金公司等資金方以及助貸機構,存量之爭已然開啓。

在存量博弈裏,貸款餘額的快速擴張已不再是首要經營目標,因爲居民部門槓桿率已相對較高,客羣下沉基本見底。對於助貸機構來說,在面對水漲船高的獲客成本時,須鍛造更精細化的客羣管理能力和更精確的風險識別,降本增效以騰挪更多的讓利空間給存量客戶。

在助貸行業經營邏輯正在發生質變的眼下,作爲頭部助貸平臺的美股上市公司信也科技,率先主動調降息費、持續上浮客羣並進行精細化分層管理。

對客利率壓降

2020年8月,最高人民法院將民間借貸利率的司法保護上線調降,取代原有的以24%和36%爲基準的“兩線三區”的規定。此後三年,消金公司與助貸機構有意識壓降對客利率,調整資產結構。

信也科技財報數據顯示,2021年的時候,信也科技年利率在0~18%的客戶佔比爲11%,18%~24%區間的客戶佔比爲37%,24%~36%的佔比還高達52%;到2022年,年利率在24%~36%區間的客戶佔比僅爲15%,18%~24%區間客戶佔比爲81%,18%以下年利率的客羣佔比爲4%。也就是說,信也科技的對客利率壓降在2022年已見成效,客羣佈局更爲符合監管長期導向且更加凸顯韌性。

到了2023年一季度,信也科技所有客戶的年利率均壓降至24%以下,平均利率降至22.7%。信也科技首席運營官王玉翔認爲,公司對客利率仍有繼續下降空間。

機構資金成本走低

支撐信也科技對客讓利的,是走低的合作機構資金成本。據王玉翔介紹,信也科技持續提升合作機構的數量和優化結構,一季度末的合作機構數量達到78家,資金成本降至歷史新低。

“定價下降的空間,取決於資金成本多高、運營效率有多高。爲了提升運營效率,我們要堅持科技和研發投入。至於資金成本,相信今年年底還會迎來一波壓降。” 玉王翔說。

據信也科技財報,其財務表現良好,利潤創階段性新高,現金及短期流動資金儲備充足。今年一季度,信也科技實現收入31億元,利潤6.9億元;賬上現金及短期流動資金新增至78億元。

客羣年齡學歷持續上浮

定價下行對助貸機構帶來的影響是顛覆性的——它意味着放貸機構、助貸機構在未全面、客觀評估借款人的借款用途、還款能力和還款意願的情況下,誘導借款人超前消費、過度借貸的玩法全面失靈。

如果還是寄希望於早期規模紅利,延續以高溢價來覆蓋高風險客戶的打法,將會被時代拋棄。在王玉翔看來,落到實際經營上,助貸機構應將目標客羣收縮並且上浮,同時獲客、運營、風控模型等都相應調整。

信也科技已經率先制動。據介紹,年齡層上,信也科技的借款用戶有85%處於23~40歲青壯年區間,相對來說有穩定的職業,主要以白領、藍領、個體工商戶、私營企業主居多;區域分佈上,位於二線及二線以下城市的客戶超過75%,男性居多。

王玉翔透露了一個向好趨勢,近兩年信也科技的借款人總體上年齡和學歷呈上升趨勢。“我們的對客定價下行之後,反而觀察到45歲人羣作爲借款用戶概率在上漲,且黏性有所增強。此外,借款人的學歷也有所提升”。

據信也科技財報,今年一季度,新增成交用戶67萬,累計成交用戶數由此達到2770萬。信也科技國內信貸業務今年一季度成交418億元,同比增長8%,其中小微人羣貸款佔比多達24%,小微企業成交量爲102億元。也就是說,客羣上浮後,信也科技對小微人羣的覆蓋面變廣、支持力度向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