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中國證券報刊發的《“華北第一操盤手”操盤路徑曝光 鳳形股份股價“雪崩”內幕起底》的報道嗎?證監會對此進行立案調查後,於近日披露了處罰結果,包括時任鳳形股份總經理陳維新、“華北第一操盤手”李衛衛等5名當事人被處以300萬元罰款。

當年,中國證券報曝光這一事件,引發市場巨大反響,併產生了深遠影響。報道刊發當天,深交所火速發出關注函,作爲公司“接班人”的陳維新被鳳形股份董事會暫停職務,一年多後鳳形股份易主。值得一提的是,證監會的調查顯示,當年那場失敗的操盤以鉅虧3.04億元收場。

操盤曝光 總經理被“拿下”

根據中國證券報當時的報道,2018年1月31日,在基本面沒有重大變化的情況下,鳳形股份股價突然“閃崩”,隨後更是連續6個“一”字跌停。這不但使投資者損失慘重,鳳形股份非公開發行也因爲股價倒掛,於3月份批文到期後自動作廢,擬募集資金收購雄偉精工的計劃因此泡湯。

對於這一離奇事件,有爆料人向中國證券報記者出示大量證據,指稱時任鳳形股份副董事長、總經理陳維新和前董祕鄧明,爲確保鳳形股份非公開發行順利實施,提供多達1億元資金,指使操盤手張兆陽和有“華北第一操盤手”之稱的李衛衛拉昇鳳形股份股價,不料最終崩盤。

爆料人提供的證據顯示,李衛衛當時還涉嫌同時操盤了華英農業金一文化長纜科技。在鳳形股份“閃崩”同一天的同一時間段,上述3只股票應聲“閃崩”,此後的股價走勢也與鳳形股份連續“一”字跌停的走勢相似。報道刊發的當天,深交所便向上述公司火速發出關注函。

2018年7月17日晚間,鳳形股份回覆稱,陳維新與鄧明承認與李衛衛、張兆陽進行溝通接觸。陳維新分四次借給了李衛衛、張兆陽9600萬元。對此,鳳形股份表示,陳維新、鄧明必須承擔不可推諉的相關責任。鄧明已於3月向董事會提交了辭呈,公司管理層亦建議陳維新暫停職務。

作爲公司“接班人”的陳維新離職後,2019年12月22日,鳳形股份披露,公司實控人陳曉、陳功林和陳靜與泰豪集團簽署《股份轉讓意向協議》,將持有的7036587股股份(對應公司股份比例8.00%)協議轉讓給泰豪集團。交易完成後,鳳形股份控股股東變更爲泰豪集團,實控人變更爲黃代放。

但此事到此並沒有畫下句號。證監會對操縱鳳形股份股價事件進行立案調查後,於近日披露了對相關責任人的處罰結果:對陳維新、張兆陽、朱瑞、李衛衛、朱一棟處以300萬元罰款。其中,對陳維新處以80萬元罰款,對李衛衛、朱一棟分別處以70萬元罰款,對張兆陽、朱瑞分別處以40萬元罰款。

鉅虧3億元

證監會披露:2017年10月9日至2018年2月28日,當事人控制使用“高某”等115個證券賬戶,採取利用資金優勢、持股優勢,連續買賣“鳳形股份”,在賬戶之間交易鳳形股份,不以成交爲目的的頻繁或大額申報、撤單等手段操縱、影響股票交易價格和交易量,導致鳳形股份大幅偏離同期中小板綜指。

值得一提的是,證監會的調查顯示,雖然經過處心積慮的操盤,截至2018年2月28日,賬戶組卻累計虧損3.04億元。

據中國證券報的報道,上述操盤之所以出現大幅虧損,是因爲“黑天鵝”從天而降:2018年1月30日,大連電瓷開盤後迅速跌停,原因在於央視曝光了大連電瓷實控人之子朱一棟,與李衛衛聯合操縱大連電瓷股價。而大連電瓷的跌停造成連鎖反應,鳳形股份等股票也被殃及。

股價“閃崩”,讓配資公司以及背後的“金主”緊張起來。

爆料人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通常情況下,操盤手在以一定槓桿比例向配資公司借入配資賬戶和資金時,需要先向配資賬戶打入一定的保證金。如果出現股價大幅下跌的情況,操盤手只要在跌破補倉線後及時追加保證金,配資賬戶的資金安全能夠得到保障。

但是,鳳形股份面臨的是股價大幅拉昇後突然“閃崩”的情況,跌停板上堆積了大量賣單,資金難以出逃,配資賬戶無法強平,最後的結果很可能是“穿倉”。爲拯救即將到來的“雪崩”,配資公司以及“金主”們1月31日緊急趕往上海商量對策,並一直持續到2月1日凌晨。

爆料人爲中國證券報記者提供的監控錄像顯示,2018年2月1日凌晨,上海一家酒店的大堂仍然燈火通明,大約凌晨1:44,陳維新和鄧明出現了。張兆陽引薦過來兩名女子,給陳維新提供新的借款。雙方約定借款金額爲1000萬元,借條上留有陳維新和鄧明的簽名,以及紅手印。

不過,2月1日開盤前,由於沒有籌集到足夠資金,陳維新、鄧明知難而退,鳳形股份“一”字跌停。隨後的兩個交易日,鳳形股份又連續“一”字跌停。隨後,鳳形股份以子公司籌劃簽署合作協議事宜爲由停牌,但復牌後又遭遇連續三個“一”字跌停,股價跌至24.1元/股。

爆料人給中國證券報記者提供的另一段監控視頻顯示,在拯救無望後,陳維新、鄧明曾與李衛衛和張某某出現在上海的一家咖啡館商量過什麼。最終,隨着股價崩盤,鳳形股份的定增事項由於股價嚴重倒掛,在2018年3月批文到期後自動放棄。

責任編輯:劉萬里 SF01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