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7月29日訊(編輯 趙昊)根據微軟週四(7月27日)發佈的10-K文件,這家科技巨頭向投資者強調,圖形處理器(GPU)是其雲計算業務快速增長的關鍵原材料,如果無法獲得所需的基礎設施,可能會出現業務中斷的情形。

微軟的文件中有三處明確提到了GPU,公司寫道,“我們的設備主要由第三方合同製造商製造,如果他們無法提供或無法滿足我們的要求,合格的替代供應商是很少的。長期中斷可能會影響我們滿足消費者需求的能力。”

微軟還提到,公司數據中心會受到土地、能源、網絡,以及包括GPU等組件的因素影響,“如果我們無法維持足夠的運營基礎設施,我們的在線服務可能會出現嚴重中斷、數據丟失和停運的情況。”

媒體分析稱,這些語句先前並沒有在科技巨頭的年報之中出現過。這反映出頂尖科技公司對硬件日益增長的依賴程度,同時在聊天機器人ChatGPT爆火全網後,GPU等硬件對有AI功能的小型企業來說也是必需的。

去年年底,微軟資助的OpenAI公司公佈了AI聊天機器人ChatGPT,一躍成爲史上用戶增長速度最快的消費級應用程序。不僅如此,微軟還開始使用OpenAI的模型來增強其現有的產品,甚至打出了“ChatGPT+Office”這副王炸。

相應地,這些行動促使微軟尋求比預期更強的算力,即更多的GPU,其中幾乎很大一部分只能來自於英偉達公司。在今年3月的春季GTC大會上,英偉達確認OpenAI將通過微軟Azure超級計算機用上H100的超強算力。

但微軟的胃口並不僅限於此,公司上個月還與英偉達支持的初創公司CoreWeave簽署了AI算力協議,CoreWeave將向微軟出售算力,據媒體估算,這份合同價值可能高達數十億美元。

除此以外,有科技媒體援引消息人士的話稱,微軟還花費數年時間打造定製的AI處理器,這個項目的節奏在ChatGPT受關注之後明顯加快了。在過去十年中,谷歌亞馬遜Meta都各自發布了自己的AI芯片。

微軟首席財務官Amy Hood週二在財報電話會上表示,公司預計本季度將連續增加資本支出,以擴大數據中心併購買運行復雜人工智能系統所需的芯片。爲了彌補鉅額投資,微軟正在推出從這些產品中賺錢的方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