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 陳鵬麗    每經編輯 董興生    

繼美智光電後,美的集團又有分拆子公司在A股上市的計劃。

7月28日晚,美的集團(SZ000333,股價59.74元,市值4196億元)發佈公告稱,根據公司總體戰略佈局,公司董事會授權公司經營層啓動分拆安得智聯供應鏈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安得智聯”)申請首次公開發行人民幣普通股(A股)並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主板上市的前期籌備工作。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瞭解到,安得智聯是美的集團旗下的供應鏈服務(物流)企業,美的集團通過全資子公司美的智聯(上海)供應鏈科技有限公司持有安得智聯約73.85%股權,安得智聯的最終實控人爲何享健。去年7月,美的集團方面曾對外透露過安得智聯的經營業績,截至2021年,公司業務總規模達到118億元,外部業務佔比超五成。

美的集團再拋“A拆A”計劃的背景是,今年以來,A股市場分拆上市熱潮持續升溫。在安得智聯之前,美的集團還曾全力推動分拆子公司美智光電上市。不過,截至目前,美智光電的上市工作仍在推進中。

擬將安得智聯分拆至深交所主板上市

7月28日晚,美的集團公告稱,公司董事會授權公司經營層啓動分拆安得智聯在深交所主板上市的前期籌備工作,包括但不限於可行性方案的論證、組織編制上市方案、股權激勵、簽署籌劃過程中涉及的相關協議等上市相關事宜,並在制定分拆上市方案後將相關上市方案及與上市有關的其他事項分別提交公司董事會、股東大會審議。

美的集團提醒稱,公司分拆安得智聯上市計劃尚處於前期籌劃階段,本次分拆上市事項在實施過程中仍然會存在各種不確定因素,可能會影響分拆安得智聯上市籌劃和決策事宜,敬請投資者注意相關風險。

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顯示,此次擬分拆上市的主體安得智聯成立於2011年。當年,美的集團全面推進“T+3”模式變革,安得智聯正是美的集團“T+3”模式的重要承接方,以“企業物流”的角色爲美的集團提供服務。2019年,安得智聯加快由“企業物流”向“物流企業”的轉型,外部業務佔比開始逐步提升。

去年7月,美的集團曾在一次分析師會議上透露,截至2021年,安得智聯業務總規模達到118億元,外部業務佔比超五成;2022年,安得智聯的外部業務佔比有望超過60%;到2025年,安得智聯外部業務佔比有望達到八成,業務總規模達到300億元。截至當時,安得智聯已爲家電家居、3C 數碼、泛快消等行業超3000家品牌企業提供智慧物流解決方案及服務。

記者從安得智聯企業公衆號進一步獲悉,2021年,安得智聯營收超112.87億元,外部客戶佔比55%;2022年上半年,安得智聯的純外部業務收入同比增速超55%。截至目前,安得智聯已建設136個配送中心(總管理面積500萬㎡),擁有3000多個送裝網點、30000多位安裝工程師,具備B2B、B2C的配送和送裝一體能力。

值得注意的還有,美的集團在2021年8月曾對外公佈在安得智聯實施多元化員工持股計劃的方案。

子公司美智光電分拆上市尚未完成

全面註冊制下,今年以來,A股市場分拆上市熱潮持續升溫。2月份,萬聯證券發佈深度報告分析稱,2022年初,證監會公佈《上市公司分拆規則(試行)》,統一了境內外監管要求,境外分拆要求提高,境內分拆規則更爲明確,使得境內分拆上市趨熱。

除美的集團外,今年7月以來,已有包括樂普醫療(SZ300003,股價21.13元,市值397.4億元)、欣旺達(SZ300207,股價16.3元,市值303.6億元)、中聯重科(SZ000157,股價6.87元,市值596.2億元)、晶盛機電(SZ300316,股價61.69元,市值807.3億元)等多家上市公司相繼宣佈擬分拆子公司至A股上市的計劃。

就美的集團而言,安得智聯是其擬分拆上市的第二家子公司。此前,美的集團曾全力推動子公司美智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美智光電”)的分拆上市工作。美智光電主營業務爲LED照明及家居智能前裝產品設計、研發、生產和銷售等。

2021年,美智光電首次衝擊深交所創業板上市,歷經三輪證監會問詢後,美智光電最終主動撤回了上市申請。記者獲悉,當時證監會的三輪問詢內容主要集中在關聯交易、同業競爭、終端客戶等方面。

對於主動撤回IPO的原因,美智光電董祕辦人士當時對外解釋,這是出於自身發展規劃及上市節奏的考慮。今年4月,美的集團相關公告透露,美智光電擬二度衝擊創業板,提交的IPO招股書已獲深交所受理。

記者注意到,截至7月29日,深交所官網顯示,美智光電的最新審覈狀態爲“已問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