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調基金已與26家中央企業、地方重點國有企業和金融機構建立股東關係,與70餘家中央企業和地方國企合作。截至2023年二季度,累計投資項目近200個,累計交割金額近1500億元。

戰略性新興產業代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方向,也是國家培育發展新動能、贏得未來競爭新優勢的關鍵領域。

中國國有企業結構調整基金(國調基金)二期第二隻平行基金——協同發展基金7月28日在北京正式成立。基金規模315億元,未來將重點關注綠色低碳、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製造、現代服務、生物產業和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

國務院國資委副祕書長、財務監管與運行評價局局長李冰表示,設立國調二期協同發展基金,要進一步通過市場化運作方式,助力國資央企加快佈局戰略性新興產業,引導和推動中央企業和地方國有企業廣泛開展技術資本和業務合作,更大限度提升國有資本配置效率。

李冰強調,未來,通過基金投資,要大力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大對產業鏈鏈長和原創技術策源地企業的投資力度,更好的服務保障國家戰略落實落地。

2016年9月,經國務院批准、受國務院國資委委託,中國誠通牽頭髮起設立國調基金,旨在推動國有企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服務國家重大戰略並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國調基金總規模3500億元,分三期募集,其中一期規模1310億元,二期首隻平行基金長三角基金規模737.5億元,於2021年成立。

李冰表示,設立7年來,國調基金圍繞國資央企改革發展重點任務,支持國企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加大對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佈局,爲國有基金投資運營積累了寶貴經驗,也是國有資本運營公司改革發展的重要成果。

目前,國調基金已與26家中央企業、地方重點國有企業和金融機構建立股東關係,與70餘家中央企業和地方國企合作。截至2023年二季度,累計投資項目近200個,累計交割金額近1500億元。

根據國調基金整體設立方案,中國誠通牽頭開展了國調二期募資組建工作,與地方政府和中央企業通過搭建多隻平行基金構建總規模不低於1000億元的國調基金二期。此次成立的是國調基金二期第二隻平行基金,註冊資本315億元。由中國誠通聯合山西省、北京市西城區的出資主體以及中國海油(600938)、中糧集團、中國集團,中國電建(601669)4家中央企業共同組建。

中國誠通董事長朱碧新表示,國調二期協同發展基金將堅定不移引導國有資本向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集中,助力國資央企充分發揮科技創新、產業控制、安全支撐“三個作用”,重點加強對戰略性新興產業及未來產業的深入研究和投資佈局,助力重點企業加大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力度,有力推動優勢企業成爲世界一流企業和現代產業鏈鏈長。

在國調二期協同發展基金中,山西省政府協調相關出資主體出資100億元。山西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吳偉對此表示,國調二期協同發展基金將進一步撬動社會資本、擴大直接融資,培育做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爲山西高質量發展注入新的動能。山西將全方位做好要素保障,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爲協同發展基金以及央企在山西開展業務、落地產業創造良好條件,推動雙方合作取得豐碩成果。

今年以來,“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頻頻出現在國資委召開的多個重要會議中。隨着新一輪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的啓動,全力以赴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更成爲國有經濟佈局優化和結構調整的重要內容。

國資委日前召開的中央企業負責人研討班指出,要全力以赴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在科學論證基礎上儘快形成體系化佈局,堅持長期主義、穩定投入,邊發展、邊突破、邊佈局,強化與產業鏈上各類所有制企業協同合作,加大重大投資、產業併購、技術研發、標準制定等,抓緊打造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羣和產業領軍企業。

今年5月,國資委召開中央企業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部署會,要求央企全力以赴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切實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增強核心功能,積極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在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切實發揮好科技創新、產業控制、安全支撐作用。並提出,要積極研究出臺支持中央企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一攬子政策,創造有利於產業發展的良好環境。

據瞭解,當前國務院國資委正在部署推進央企產業煥新行動和未來產業啓航行動,聚焦新一代移動通信、人工智能、生物技術、新材料等15個重點產業領域方向,推動中央企業加快佈局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