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 李彪    每經實習記者 周逸斐    每經編輯 陳星    

今年以來,多地遭遇高溫熱浪襲擊,氣候、電力保供成爲這個夏季的熱詞。

7月27日,自然資源保護協會(NRDC)召開“應對氣候風險的電力保供報告發佈會”,並與北京綠源碳和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發佈《考慮氣候風險的電力系統保供能力提升路徑與機制研究》(以下簡稱報告)。

報告指出,在以極寒和高溫爲核心特徵的氣候場景下,將出現用電負荷大幅上漲、電源總體供電能力下降的現象,超出了電力系統的常態化保供能力範圍。在不考慮需求側管理措施和應急調整輸電計劃的情況下,青海和廣東的電力缺口可分別達到全網最大負荷的40%和10%以上。

開展極端氣候風險與電力保供問題研究愈加重要,《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多位專家後發現,在經濟復甦和高溫炙烤下,電力消費“抬頭”的趨勢仍會持續,氣候對用電的影響越來越突出。

預計夏季全國最高用電負荷比去年增加超8000萬千瓦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發現,7月以來,“能源電力安全保供”成了“熱詞”。

7月13日,國資委召開會議,研究部署國資央企能源電力保供和重點行業企業經濟運行工作。7月14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聽取了迎峯度夏能源電力安全保供工作情況彙報。7月26日,國新辦舉行政策例行吹風會,介紹迎峯度夏能源電力安全保供有關情況……

這與今年夏季持續高溫天氣不無關係。

記者瞭解到,夏季電網最高負荷通常出現在7~8月,但今年5月以來,高溫來襲讓用電大省提前進入用電高峯期。

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以下簡稱“中電聯”)統計與數據中心副主任蔣德斌近期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坦言,綜合考慮宏觀經濟及夏季氣溫因素,預計夏季全國最高用電負荷比2022年增加8000萬千瓦至1億千瓦。

新增加的負荷會變成用電缺口嗎?蔣德斌對每經記者表示,迎峯度夏期間,在來水、燃料供應和機組運行總體正常情況下,充分發揮電網統一調度體制優勢,用足大電網資源配置能力後,預計華東、華中、南方區域高峯時段電力供需形勢仍偏緊;東北、華北、西北區域電力供需基本平衡。

今年夏天電力供應遇到諸多新挑戰,多位專家向每經記者透露,煤電仍是電力保供的主力。截至7月20日,中電聯燃料統計口徑內燃煤電廠煤炭庫存1.1億噸,同比增長2241萬噸,爲近4年以來最高,平均可用天數21.0天。

如果未來高溫持續,是否會影響我國能源結構調整優化?北京大學能源研究院特聘副研究員康俊傑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電力保供可以分爲短期保供和長期保供,煤電用來長期保供,抽水蓄能則可以用來日常短期保供。

他進一步解釋,煤電會在一定時期內作爲我國的基礎保障型和靈活調節型電源,尤其是在極端氣候事件發生時擔負保供重任,但並不會就此影響雙碳目標的實現,也不會影響能源結構調整優化。

“第一,如今煤電遵循增容減量原則。雖然裝機容量繼續提高,但利用小時數在逐步縮減;第二,新能源具有波動性、隨機性和間歇性,但可以將這些出力不穩定的風電、光伏轉變爲出力穩定的電源。比如建大量抽蓄、儲能,實現短期電量和負荷的轉移。”

國內能夠實現技術可開發的水電基本開發完畢

水電是重要的支撐性、調節性電源,但今年上半年,水電發電量同比下降了22.9%,進入主汛期後,西南地區主要流域來水依然偏枯,客觀上增加了電力保供的壓力。

蔣德斌對每經記者解釋,今年盛夏期間全國水電生產總體形勢大概率好於2022年同期,但自2022年下半年以來,我國主要流域降水持續偏枯,當前部分大中型水電站蓄能值仍處於較低水平,導致水電機組頂峯能力受限。

常規水電對河流和降水等自然條件的依賴程度比較高,這是否會影響全國的用電需求?

對此,中電聯計劃財務部計劃處處長張衛東告訴每經記者,國內目前能夠實現技術可開發的水電基本已經開發完了。水電總量裝機約4億千瓦,每年常規水電發電量大概1.3萬億~1.4萬億千瓦時,約佔總髮電量的15%。因此即便是來水不足,也不會大規模影響到全國。“但確實對水電大省影響比較大。”

張衛東認爲,6月份以前的水量佔全年水量不大,國內一般從7月份纔開始大規模降雨,因此還需要時間來觀察下半年水電形勢。

國家氣候中心副研究員王陽進一步向每經記者表示:“今年下半年水電的整體情況可能不會像上半年那麼嚴峻。我們可以看到,7月份長江上游、東北地區以及沿海地區的降水量是偏多的。”

一般來說,中國的雨帶四、五月在我國華南地區登陸;六月份,在江淮地區相持約一個月時間;七、八月份推移至華北、東北地區;九月份,雨帶南撤,雨帶主要分佈在華南和西南地區;十月份夏季風完全退出我國大陸。

根據國家氣候中心最新預測,預計2023年“七下八上”期間,松花江流域東部、遼河流域東部降水較常年同期偏多兩成以上;松花江流域西部、嫩江流域、遼河流域西部、海河流域東部、淮河流域東部、長江流域下游、太湖流域和珠江流域降水偏多1~2成。總體上,今年7~8月份不會出現像去年一樣的長時間大範圍高溫乾旱災害。

針對風光資源的氣象氣候預測起步時間較短

由於目前國內能夠實現技術可開發的水電基本開發完畢,研究風光等可再生能源發電規律就顯得更爲重要。

“我國的電源結構是多元化的,水電出力不足可以通過增加其他電源出力來彌補。”國家發展改革委經濟運行調節局負責人關鵬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指出,一方面,要督促火電應發盡發,度夏前統籌安排檢修,保障煤炭、天然氣供應,確保火電頂峯能力能夠充分發揮。另一方面,充分利用新能源建設週期短、見效快的優勢,今年以來加大了新能源的建設。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今年上半年,風電和太陽能發電量同比分別增長16%和7.4%,形成了重要的發電能力補充。

但不能迴避的是,風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具有間歇性、波動性和不穩定性,短時間、高頻次的氣象波動會對風光發電效率和出力程度帶來巨大影響,因此針對風光發電資源的氣候預測能力也需要進一步提升。

王陽強調,區域性高溫乾旱、大範圍寒潮、霧霾、沙塵、颱風、暴雨等極端天氣氣候事件通過影響可再生能源發電出力,破壞能源基礎設施,進而影響能源電力安全。

下一步如何提升對風光等可再生能源發電規律的認識?

王陽認爲,氣象部門首先可利用全國高密度的氣象觀測臺站、測風塔、衛星遙感、再分析資料等開展精細化的可再生能源資源詳查和評估。評估過程不僅要關注風光水資源的平均狀態,更要關注其波動態,尤其是極端態。

其次是提供精準的風能、太陽能資源預測。這裏尤其要強調中長期預測,這些預測信息可以用於指導能源電力企業的生產、調度和運行,並幫助其提前預判可能的氣候風險。

但無論是短期風光功率預測還是中長期風光發電量預測,都面臨諸多挑戰。

王陽告訴每經記者,針對風光資源的氣象和氣候預測起步時間較短,有一些規律性認識還在逐步提高,這也是世界性難題。

王陽進一步解釋,從全國平均來看,風資源基本上有10%左右的年際波動,光資源相對穩定一些,大約在5%左右,但這個數值跟空間位置有很大關係,每個區域的波動不一樣。細分到季節和月尺度,風光資源的波動又會明顯加大,可能會到20%~30%,甚至更多。“我們要把這個規律研究清楚。”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41185272727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