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财经》杂志

文|《财经》记者 冯奕莹 郭楠

编辑|陆玲

近日,新加坡国有投资公司淡马锡公布了2023年财报(2022年3月31日至2023年3月31日),全年投资组合录得负收益且集团出现亏损。财报显示,淡马锡投资组合净值为3820亿新元,折合人民币约19800亿元,投资组合的1年期股东总回报率为-5.07%(按新元计算)。此外,淡马锡集团录得净亏损73亿新元。

这艘巨舰如何看待自己的业绩表现?淡马锡表示,在利率较高的环境中,企业估值普遍下调。“在过去两年中,我们的全球直接投资也经历了估值从高位下降而导致收益收窄,在科技、医疗和支付领域尤为如此。淡马锡希望构建一个有韧性和前瞻性的投资组合,以“在纷繁世界巡航前行。”淡马锡中国区主席吴亦兵对《财经》记者表示。

谈到中国市场,吴亦兵强调了股权资本市场的重要性,“这对中国经济至关重要。政府应当引入长期资本,促进企业部门资产负债表的修复,以带动投资、就业和消费。公募资金要每个月按市值计算盈亏,而长期投资者不需要。像淡马锡这样的长期资本,能承担短期的波动,所以我们呼吁长期资本入市。”

回应亏损:更关心长期投资表现

对于集团亏损,淡马锡中国区执行总经理沈晔表示,这是淡马锡、运营子公司、合资公司等财务并表以后计算的结果。

另外,由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的相关要求,持股比例低于20%的投资市值变化须包含在损益表里,低于20%的投资占淡马锡投资总额的40%以上。截至2023年3月31日,由于持股比例低于20%的投资出现了220亿新元的未实现市值损失。如果不包括未实现市值损失,集团的运营利润是147亿新元。

“-5%的回报率,和全球资本市场的表现相关。”吴亦兵表示,同期,MSCI全球(ACWI)指数-9%,MSCI亚洲(除日本地区)-11%。

吴亦兵同时强调:“我们更关心长期表现,越长期受短期波动的影响越小。淡马锡自 1974 年成立以来的股东总回报率保持在 14% 的强劲水平,20 年期和 10 年期的股东总回报率分别为 9%和 6%。回望历史,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我们2009财年的一年期股东回报率是-30%,第二年涨回到40%,因此我们对一年期的回报不是太关注。”

在这一财年中,淡马锡采取谨慎态度,放慢了投资步伐,投资额为 310 亿新元,脱售额为 270 亿新元,净投资额为 40 亿新元。“去年开始,我们的投资速度和脱售速度都下降了。作为长期投资者我们绝对不会停止投资,对二级市场、偏后期的股权投资等投资放缓,但对早期科技型企业,还在持续的关注和投资。” 吴亦兵表示。

节奏放缓,建立在对全球宏观环境的判断上。吴亦兵表示,2022年看到了全球经济由于美联储快速加息所带来的紧缩效应,认为全球衰退风险是存在的。当下,欧洲已经进入衰退,美国增长也在逐渐放缓,对下一年的经济增长持保守态度。

谈投资策略:围绕四大主题

淡马锡的投资策略仍然围绕着四大趋势:数字化进程、更长的寿命、未来新消费、可持续的生活。沈晔说,我们认为,这是全世界的四个长期趋势,同时这四个趋势在中国有长足的优势。

比如从数字化进程来看,中国的企业善于发现应用场景,数字化应用在现在中国各行各业,也和自动化高度结合。中国以前有低成本的劳动力优势,现在蓝领工人出现了短缺,老龄化人口加剧,自动化发展非常快,结合数字化在生产端、采购端等也实现了高度自动化。

在未来新消费方向,中国市场内需消费有非常大的潜力。“我们在各行各业都看到了中国品牌崛起的机会。从汽车到饮料再到运动品类,中国品牌的质量、体验已经领先了。”吴亦兵表示。

关于更长的寿命,即生命科学领域,美国全球领先,中国紧随其后,积累了大量的人才优势,也有广阔的市场。“未来要关注中国的Biotech怎么走到国外去。”吴亦兵强调。

最后,在可持续发展领域,中国在单晶硅、太阳能、风电、电动汽车等细分行业优势显著。 “中国企业通过不断的微创新,完成了从跟随到引领,这样的趋势在电池行业或新能源行业完美演绎。”吴亦兵分析称,“我们能看到,中国经济在进行全面转型,已经从依靠劳动力,尤其是制造业劳动力成本优势,转变成全面以创新,也就是工程优势引领的模式。李强总理讲’人口红利’没有消失,‘人才红利’正在形成。中国每年有上百万名工程师毕业,人口的红利变成了工程师红利,这体现在各行各业。”

比如新行业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电池产业链。电池的任何一个部件,隔膜、电解液、集流器等,中国已经远远走在创新的前沿。

“为什么这些东西出现在中国?因为中国有一个统一大市场。”吴亦兵表示,“建议大家可去看看新型的企业,比如去江苏看新能源,去深圳看先进制造业。”

谈中国资本市场:引导预期的好抓手

淡马锡的投资组合依然扎根于亚洲(63%)。按投资组合敞口划分,新加坡(28%)、中国(22%)和美洲(21%)继续是占比最高的三个市场。

2023年财报显示,淡马锡投资组合净值为3820亿新元,以此计算,在中国投资组合敞口超4000亿人民币。“我们的体感是,中国政府更欢迎外资了。”吴亦兵表示,深刻体会到各地对吸引外资的积极性有增无减,对外资开放的幅度增加,像新能源、生命科学、数字化等都是淡马锡的投资领域,同时也是中国鼓励的方向。

吴亦兵认为,中国在疫情期间降低经济长期杠杆,并未大幅放水,因此消费者以及中小企业需要一定时间修复自身的资产负债表。同时,面对全球经济挑战,中国政府对经济复苏采取了相对清醒、谨慎的态度,而资本市场已习惯立竿见影的复苏,如此带来的预期差是当前国内资本市场面临的主要挑战。

我们对中国长期经济有信心。中国的工具还很多,不管是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资本市场是引导预期非常好的抓手,我们希望中国政府下半年采取积极动作,引导正面预期。”吴亦兵表示,“目前,资本市场的预期差影响了企业。疫情期间,企业的资产负债表较弱,之后叠加资本市场下跌,股权价值下降之后,企业的负债能力受到挑战。把资本市场的通道打开,如窗口指导更加宽容,让市场来进行资本配置,有助于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作用。”

资本市场在民营企业成长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例如所有平台经济都依赖于资本市场发展,早期依赖VC/PE,上市后依赖二级市场。过去两年,中国互联网指数从2021年2月高点下跌超过五成,香港恒生综合指数(HSCI)较2021年初下跌约四成。“原来公司股权值一百亿,现在只剩五十来亿,再融资的能力没有了,借贷能力也受到了影响。这时,就需要去发展资本市场,修复企业资产负债表,让股权部分增加。”吴亦兵表示。

今天MSCI中国指数(MSCI China Index)的市盈率在10倍附近,而标准普尔指数是19倍。“我们认为,以国际资本市场为抓手,MSCI中国指数可能从9倍回到历史均值的12倍。资本市场的估值是预期决定的,只要改变投资者和主体的预期,它就能回归。估值的回归可以通过政策引导,也可以通过引导长期资金——比如退休金、保险金入市来实现。”吴亦兵表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