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舊小區加裝電梯成爲近年魔都最熱的話題之一。不過要小坊來說和方便相比,安全是第一!

近日,家住徐彙區宜山路408弄“南宜花苑”小區的馮先生向新聞坊同心服務平臺求助。

2021年年底,他所居住的13號樓開工加裝電梯。當時居民們都很高興,可誰曾想,10個月後,2022年的9月份,樓裏的居民竟然發現,電梯底座的鋼樑與地面以上的鋼樑無法對接,中間存在3、4公分的偏差。

但面對這個偏差,工程隊居然“迎難而上”,施工完畢後無法通過檢驗,就這樣一直拖着,至今沒人敢坐。

電梯加裝“上樑不正下樑歪”工程擱置近一年

在現場,不少居民都和坊記吐起苦水,有電梯但沒人敢坐。

業主 王女士:

不敢乘,都不敢乘,哪怕我們7樓的80歲左右的老人也不敢乘。因爲偏離得太厲害了,偏了國標大概10倍的距離,當然是性命要緊對吧。

業主們介紹,“南宜花苑”小區13號樓的這部電梯,共有6根鋼樑支撐,東側2根承託電梯連廊,另外4根分立轎廂四周,發生偏移的那2根鋼樑就位於電梯門的左右兩側。

起屋蓋房最主要是梁,最關鍵了,現在地基和梁都偏位了,有4公分,這是很嚴重的安全隱患問題。我們現在居民的心情和別的人家還不一樣,因爲我們電梯已經裝好了,看着它不能乘,你說我們有多着急。

業主們說,他們早在去年9月份就發現了 “梁歪歪”,當時就聯繫了 電梯的代建方及施工單位,但對方我行我素,工程並未停下。

業主 馮先生:

城鄉建設管理委員會明確告訴我們,這個電梯是存在安全隱患,不能使用。徐彙區檢測站工作人員也來看過,他也表示不能使用,一定要有聯審平臺,通過審覈加固以後,由有關部門確認安全了以後,才能使用,現在這個電梯就處於停滯狀態。

發現問題早在去年9月份,那麼工程的監理方“上海恆基建設工程項目管理有限公司”又採取了哪些措施呢? 

業主 馮先生:每週開例會的時候,監理單位都是來的,監理單位是知道這個事情的。

記者:那他當時也沒有明確的表態,應不應該叫停嗎?

業主 馮先生:沒有,監理單位從來沒有叫停過。

記者:所以說就這樣加蓋上去了?

業主 馮先生:對,我們居民也通過報警,叫警察來叫停,但是警察一走他們繼續做。

肉眼可見的“梁歪歪”居然完工了?沒人管?

記者瞭解到,居民們反映過的部門,至少有屬地街道、工程監理、區房管局、區信訪局等等等等。但肉眼可見的“梁歪歪”,就這樣堅強不屈地完工了!而且施工所用的資金,還是居民們自己籌集、交到人家手上的!居民業主的無奈、煎熬可想而知!

監理單位明知情況,也爲此協調各方開會研究。監理不叫停,監理很放心,參會的各家單位也都很“放心”,唯有居民業主實在無法“放心”。

究竟是什麼時候、什麼原因,使得這些單位和部門如此篤定、如此放心呢?

居民們向記者提供了當時現場的“施工銘牌”信息,銘牌上顯示 建設單位爲“上海申湖置業有限公司”。記者將屬地“徐家彙街道”加梯辦的相關負責人約到了現場,負責人介紹,這家單位確實是街道向小區業委會推薦的,該公司2019年成立,2021年起在徐家彙街承接加梯工程。

徐彙區徐家彙街道加梯辦公室負責人 張進:可能是因爲加梯工作剛開展,一些經驗不足。

記者:當時已經發現問題了,爲什麼還要繼續往下蓋呢?

徐彙區徐家彙街道加梯辦公室負責人 張進:因爲當時是監理這邊,可能他那邊研判過的,覺得沒問題就繼續造了。

記者:監理這家單位是誰聘請的呢?

徐彙區徐家彙街道加梯辦公室負責人 張進:監理是代建公司他們聘請的。

即便是監理認定沒有問題可以繼續施工,那麼從有關部門明確電梯不能使用至今也過去4個多月了。糾偏整改工作又爲何遲遲沒有動靜呢?

徐彙區徐家彙街道加梯辦公室負責人 張進:

主要是因爲申湖置業公司,因爲疫情諸多的問題,還有管理的問題,他公司內部的資金流轉不過來了,可能資金出現問題了,那就造成了他的加梯工作效率比較低。街道也一直在後面督促他 ,後續的話,這棟13號樓糾偏圖紙已經出來了,申湖代建公司已經遞交到徐彙區質檢站這裏,由區相關部門去安排專家聯審,如果審圖通過了,那施工隊就按圖施工,抓緊進行糾偏。我保守估計九十月份應該能夠竣工,達到驗收標準。

就在記者採訪的過程中,代建方 “上海申湖置業有限公司”工程部的負責人也趕到了現場

上海申湖置業有限公司工程部經理 陳駿:

質監站認可了以後,我們可以自己施工糾偏也可以;如果居民認爲我們不安全,可以請第三方施工,包括監理到場,在他們的監督下完成。完成以後,可以請相關部門或者請街道或者邀請某個有資質的相關單位來進行檢測。如果合格了呢,就通過整體進行驗收交付居民使用。13號樓我們會負責到底,讓居民放心地用上這個電梯。

屬地的解釋彎彎繞繞,大致意思就是,監理說沒問題,屬地就認爲沒問題!

但是,監理代表誰的利益呢?

這就要首先明確誰是“建設單位”,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築法”的相關規定,建設單位通常是指業主單位或項目業主,是建設工程項目的投資主體或投資者,也就是咱們常說的“甲方”;而工程監理,理應是甲方建設單位委託有資質的單位來具體實施。以此類推,在既有多層住宅加裝電梯的工程中,甲方項目業主,也就是建設單位,毫無疑問就是本樓棟的全體業主。

“南宜花苑”小區13號施工銘牌上寫着“建設單位”是“申湖置業公司”,並不準確,街道加梯辦接受採訪時,把“申湖”定位爲“代建公司”,這纔是準確的。

那麼代建公司爲什麼越俎代庖,自己來委託監理公司呢?

這是因爲包括委託監理在內,建設單位要做的事情、要辦的手續實在太多,樓棟業主們說起來是建設主體、建設單位,但其實並不是一家真正的單位,根本不可能搞定這些事情,所以必須全權委託給一個“代建方”,代建方的出現,是面對新生事物的變通,也是實實在在的便民措施。

如果代建方在工程中完全不涉及利益,它只是受居民業主委託辦事,那當然沒有問題。可是在實際操作中,如何才能找到完全義務服務、又能把事情做好的專業團隊、專業單位呢?不得已,把電梯公司作爲代建方的情況就出現了,畢竟,電梯公司幹活不是白乾,這樣事情纔有了推進。可是另一方面,一旦出現類似“南宜花苑”小區的情況,代建方聘請的監理,能不能真正代表甲方,項目業主的利益呢?

不論出於什麼原因,業主們寄希望於有關部門強力干預,結果完全落空。那麼作爲合同的甲方,業主們自己能不能對“代建方”有所約束呢?很遺憾,記者發現,13號樓加梯工程基坑剛剛開挖,都還沒完成呢,代建方就已經拿到了全部的工程款,自此,業主們最有效的約束手段,已經失去。

合同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他的付款方式。第一筆付款是在簽訂合同之後三天內,我們就要付50% 40萬元 ;接下來第二筆什麼時候付錢呢?坑基開挖後三天內,就要付45%。那現場又瞭解了一下,5樓有個居民又主動去付了最後一筆錢4萬多,現在是加梯公司代建方已經拿到了所有的80萬。

關於合同問題,屬地也有解釋,加梯的合同範本其實是有的,但是如何付款的具體條款,並沒有範本,仍需協商。這個解釋是真實可信的,但是面對三天內付清90%工程款的支付條件,包括代建方自己也承認的,既是運動員也是裁判員,屬地和有關方面,是否也應該過問一下呢?

隨着記者介入,停滯長達四個月的加固糾偏工程,算是有了眉目。但是此後的進展依然不能讓人放心。

比如說:如何修復業主們的信任?工期延誤造成的損失,能否得到切實的賠償?更讓我們擔心的是,採訪中加梯辦表示,正是因爲代建公司資金出現問題,才導致糾偏加固動作緩慢,難道這個問題隨着記者介入就會自動消失嗎?看來,妥善解決好這起“梁歪歪”,對於屬地和有關部門來說,這還只是剛剛開始,我們的坊記也將繼續關注。

(原標題:《滬一小區加裝電梯建歪了?但硬是裝完了!居民心在滴血:沒人敢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