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安卓

  [ 6年過去了,品勝電子的營業收入僅增長了26.38%,淨利潤不僅沒有增長,還較2016年下滑了21.27%。 ]

申請深交所主板上市的品勝電子於7月28日收到了首輪問詢,該公司預計融資7.57億元,保薦機構爲中信證券

品勝電子可以說是最早一批進入手機配件行業的企業,業務發展幾乎伴隨着智能手機的流行史,曾研發出了中國最早的“充電寶”。

而最令品勝電子名聲大噪的是其與蘋果之間的糾葛,早在2017年,品勝電子以蘋果MFi認證涉嫌壟斷爲由,將蘋果告上法庭,要求蘋果取消MFi並索賠1塊錢,這在業內引起了軒然大波。時至今日,品勝電子依舊未取得MFi認證。

與MFi認證同樣棘手的是品勝電子的業績增長潛力,招股書顯示:品勝電子近兩年來的營業收入幾乎陷入增長停滯狀態,淨利潤更是連續負增長,研發費用率低,導致發明專利數量遠低於同業。

過不去“MFi認證”這道坎

2007年,蘋果發佈了第一代智能手機,引領消費電子行業進入智能終端時代,消費電子配件市場由此進入了繁榮發展期。在此期間,國內湧現出一大批手機配件廠商,品勝電子是其中較早的入行者之一。

招股書顯示:品勝電子成立於2003年,一直從事移動電源、充電器、數據線、內置電池及其他智能硬件等3C智能周邊產品的研發、設計、生產及銷售。

2004年,品勝電子爲中國“7+2”南極登山探險隊定製適應特殊環境的充電裝備,從而研製出早期的“充電寶”產品,其創始人趙武也被稱爲“中國充電寶之父”。

早前,品勝電子以其生產的蘋果數據線物美價廉而頗受歡迎。不過,該公司一直沒有獲得MFi認證,按照品勝電子的說法,之前曾經多次申請MFi認證均被拒絕。

所謂MFi認證,是蘋果公司對其授權配件廠商生產的外置配件的一種標識使用許可,只有獲得了蘋果MFi授權,纔可以向蘋果指定供應商採購MFi產品核心物料並生產蘋果MFi產品。

2017年4月,蘋果向衆多電商平臺投訴品勝電子,這也使得品勝電子的很多產品被迫下架。一怒之下,2017年8月28日,品勝電子以蘋果MFi認證涉嫌壟斷爲由,將蘋果告上法庭,要求蘋果立即停止實施MFi認證,並索取1塊錢的賠償。

雙方撕破臉後,時至今日,品勝電子依舊未取得MFi認證,這也是擺在品勝電子面前的一道鴻溝。

招股書中,品勝電子也如實披露了適配蘋果產品配件未申請品牌方認證的風險,並指出,蘋果公司MFi認證是企業自定的產品性能標準,不屬於基於保護消費者、環境安全和質量安全的一種強制性產品安全認證。我國相關法律法規並未要求適配蘋果配件必須經過MFi認證。

同時,品勝電子也承認,蘋果公司後續如因MFi認證而向公司主張權利,可能會對公司生產經營產生一定不利影響。

不過,在招股書中,品勝電子並未披露與蘋果周邊相關的產品銷售數據和佔比。2015年11月16日,品勝電子在新三板掛牌,而在申報時,品勝電子就曾因MFi認證被監管機構反覆問詢。

營收增長停滯,業績下滑

產品銷售方面,品勝電子的主營業務收入主要來自充電系列、手機內配、創新電子,另外還有少量的加工服務和服務類收入。

其中,充電系列的營業收入佔比接近六成,主要包括適配各類型智能移動設備的數據線、移動電源、儲能電源、充電器及排插等產品。

招股書顯示:品勝電子去年銷售了2473.20萬根數據線,銷售金額達到2.99億元,平均單價爲12.07元,無論銷售數量抑或是銷售金額均較2020年有所萎縮;取而代之的是對移動電源的銷售,2022年銷售了380.54萬塊移動電源,銷售金額超過3億元,平均單價爲79.01元。

從業績來看,報告期內(2020年~2022年,下同),品勝電子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爲11.42億元、13.28億元和13.29億元,實現淨利潤分別爲1.02億元、1.01億元和9714.03萬元。

可以看到,2021年~2022年,品勝電子的營業收入幾乎原地踏步,淨利潤更是連續負增長。

品勝電子在新三板披露的年報數據顯示,2016年,品勝電子實現營業收入10.52億元,淨利潤1.23億元。也就是說,6年過去了,品勝電子的營業收入僅增長了26.38%,淨利潤不僅沒有增長,還較2016年下滑了21.27%。

經銷模式是品勝電子主要的營銷管理模式。報告期內,品勝電子在經銷模式下實現的銷售收入佔主營業務收入中產品銷售收入的比例均超過五成。

值得注意的是,報告期內,品勝電子每年的前員工經銷商數量超過百家,前員工經銷商收入佔當期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在兩成左右,並呈現逐年下降的趨勢。

對此,品勝電子表示,公司部分前員工因自身原因離職創業,考慮到相關員工具有一定的行業工作經驗、對公司產品及品牌認知度較高,在滿足經銷商准入的條件下,公司願意接納其作爲經銷商。

上市前夕連續兩年大額分紅

品勝電子的控股股東爲趙武,實際控制人爲趙武和吳煒崝夫婦,兩人合計持股85.32%。

儘管業績徘徊不前,但2021年~2022年,品勝電子依舊進行了大比例分紅,連續兩年現金分紅4630.9萬元,分別佔公司當期淨利潤的46%、48%,而這些分紅絕大部分進了實控人夫婦的口袋。

報告期內,品勝電子的研發費用率明顯低於同行業可比公司平均水平,對此,品勝電子解釋主要原因系公司整體業務處於轉型成長期,各部門均對資金需求較高,致使公司投入至研發方面資金整體相對有限。

研發投入低,直接導致發明專利數量遠低於同業。招股書顯示:截至2023年3月10日,品勝電子共持有1023項專利,其中,絕大部分是外觀設計專利,多達917項,而發明專利僅7項,實用新型99項。

反觀同業,安克創新截至2022年末在全球範圍內已取得103件發明專利、636件實用新型專利和462件外觀專利授權;奧海科技截至2022年末已獲得發明專利56項、實用新型專利291項,外觀設計專利178項,以及22項軟件著作權,作品著作權和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各1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