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彥琳

上市券商2022年年度分紅哪家強?Choice數據顯示,截至7月30日,已有至少25家上市券商或其上市主體披露了2022年年度權益分派實施公告,累計分紅金額超過200億元,其中24家券商或其上市主體已實施2022年年度權益分配。從股息率看,Choice數據顯示,若以7月28日收盤價計算,共有7只券商股股息率超過2%,其中國泰君安的股息率最高,達到3.38%。

券商分紅漸次落地的同時,券商板塊近期亦集體“起舞”。多家機構表示,當前券商板塊估值處於低位,看好券商板塊的後續表現。

頭部券商大手筆分紅

目前,24家上市券商或其上市主體的2022年年度分紅計劃已經兌現,另有方正證券確定8月1日爲現金紅利發放日,計劃派發現金紅利共0.99億元。

從分紅總額看,頭部券商彰顯大手筆。其中,國泰君安2022年年度分紅規模最大,達到47.19億元,每10股派發現金5.3元(含稅);海通證券、國信證券、中國銀河證券的分紅總規模均超過20億元。

部分中小券商也十分慷慨。例如,東吳證券2022年年度分紅總額達到7.85億元,其年度股利支付率超過45%;長江證券、國元證券分紅總額均超6億元,華安證券、財通證券、長城證券則超過4億元。

在多數券商選擇派發現金紅利的同時,亦有券商選擇不進行現金分紅。上海證券報注意到,華創雲信、國聯證券、太平洋證券、天風證券等券商選擇了不分紅。國聯證券在2022年年報中解釋稱,鑑於公司正在穩步推進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公司2022年度暫不實施利潤分配。華創雲信表示,公司最近三年採用集中競價方式回購股份,按照相關規定視同現金分紅,因此2022年度不進行利潤分配。此外,還有券商因未實現盈利,暫不分紅。

整體來看,受業績承壓等因素影響,券商2022年分紅總額明顯縮水。已經披露權益分派方案的券商中,八成出現不同幅度的下滑。其中,中原證券年度分紅總額同比下滑幅度最大,高達81.58%,招商證券、長江證券、西部證券、紅塔證券等券商分紅金額同比減少均超過50%。相比之下,華安證券、南京證券、東北證券、國海證券、第一創業證券的分紅總額與上一年相比基本不變。

7只券商股股息率超2%

券商2022年年度權益分派計劃的“含金量”如何?從衡量上市公司現金分紅收益情況的股息率看,Choice數據顯示,若以7月28日收盤價計算,共有7只券商股股息率超過2%,高於銀行一年期存款1.5%的基準利率。其中,國泰君安的股息率最高,達3.38%;國信證券、華泰證券、廣發證券、中信證券、國元證券、海通證券的股息率均超過2%。

近年來,券商再融資需求加大,而上市公司再融資的條件之一是“最近三年以現金方式累計分配的利潤不少於最近三年實現的年均可分配利潤的30%”。從這一指標看,中原證券、山西證券、國海證券、南京證券等多家券商的三年累計分紅佔比均超過50%。

在披露利潤分配方案的同時,還有多家券商發佈了未來三年股東回報規劃(2023年—2025年),以提升現金分紅透明度、提高現金分紅水平、提高對股東的回報。

長江證券、財通證券均在規劃中表示,在滿足現金分紅的條件下,公司未來三個會計年度(2023年—2025年)以現金方式累計分配的利潤不少於未來三個會計年度實現的年均可分配利潤的30%。天風證券明確,滿足相應條件的情況下,未來三年,公司每年分配的利潤不少於當年實現的可供分配利潤的15%。

機構看好券商板塊後續表現

近期,券商板塊表現強勢。7月28日,申萬證券指數收漲7.67%,漲幅位居所有申萬二級行業第一。板塊內,天風證券、中原證券、信達證券、東吳證券等多隻個股掀起漲停潮。

7月24日至25日,中國證監會召開2023 年系統年中工作座談會。此次會議強調,將從投資端、融資端、交易端等方面綜合施策,協同發力,確保相關政策在資本市場領域不折不扣落實到位。

西部證券非銀團隊認爲,券商作爲資本市場的中介,有望顯著受益於資本市場活躍和投資者信心增強,從中長期角度看,居民資產增配權益市場的趨勢不會發生轉變,財富管理業務仍將是支撐券商估值的錨。二季度市場對於非銀板塊尤其是券商板塊處於低配狀態。中國證監會的系統年中工作座談會實際上強化了下一階段的政策預期。

多家機構表示,當前券商板塊被低估,看好券商股後期走勢。中金公司表示,當前券商板塊估值及持倉仍處於低位,政策信號以及市場風險偏好的正反饋催化板塊的彈性及修復空間明顯。

國泰君安非銀團隊認爲,券商預計將受益於利好政策帶來的投資者信心提振和資本市場交投活躍度提升。此外,場外衍生品等客需型機構業務將更受益於投資端改革帶來的資管行業高質量發展。頭部券商產品專業化能力更強,因此更推薦機構業務具備競爭優勢的頭部券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