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長江商報

入股城投控股(600649.SH)10年僅獲微利,多次披露減持計劃卻未實施,弘毅投資又發減持公告了!

7月28日晚間,城投控股公告,股東弘毅(上海)股權投資基金中心(有限合夥)(以下簡稱“弘毅投資”)計劃在未來六個月內減持不超過3%股權。

公告一出,招來投資者“忽悠式”減持質疑。2020年11月以來,城投控股多次披露減持計劃,均未實施減持。

弘毅投資持有城投控股6.35%股權,仍爲其第二大股東。2013年,弘毅投資攜資17.93億元入股城投控股,已有10年。2017年,城投控股“一拆爲二”,弘毅投資同時成爲城投控股、上海環境(601200.SH)第二大股東。

長江商報記者發現,2019年以來,弘毅投資考慮退出,頻頻拋出減持計劃。粗略估算,截至目前,已套現約15億元,完成清倉上海環境。不過,加上目前的持股市值7.23億元左右,考慮入股的資金成本,弘毅投資並未真正賺到錢。

城投控股業績股價雙承壓。近八年,股價最大跌幅達80%,2022年的盈利數不及2012年。

弘毅投資再發減持公告

弘毅投資再發減持公告,招來市場質疑。

根據最新公告,弘毅投資計劃通過集中競價交易、大宗交易等方式,減持其持有的城投控股股份不超過7588.73萬股,即不超過公司股份總數的 3%。減持期間爲今年8月21日至2024年2月16日,減持原因爲財務安排。

目前,弘毅投資持有城投控股6.35%股份,仍然位居城投控股第二大股東之位。

弘毅投資本次減持計劃引發質疑在於,2020年11月以來,公司已經披露了5次減持計劃,均未實施,被戲稱“忽悠式”減持、“光打雷不下雨”。在投資者看來,作爲第二大股東,頻頻發佈減持計劃,會影響到二級市場上的股價波動。

公開信息顯示,2013年,弘毅投資參與城投控股混改,出資17.93億元受讓了城投控股的大股東上海城投10%股權。藉此,弘毅投資成爲城投控股第二股東。2017年,城投控股實施分拆,水類、環境業務剝離至上海環境。分拆之後,弘毅投資分別持有城投控股、上海環境各9.24%股權,均爲其第二大股東。

從2019年開始,入股五年多,弘毅投資尋求通過二級市場減持退出。當年6月18日、9月16日,其分別減持3093.54萬股、2529.57萬股,合計爲5623.11萬股,佔總股本的2.22%。此次減持,弘毅投資順利套現4.03億元。2019年10月至2020年11月,弘毅投資相繼減持798.68萬股、898.18萬股股份,分別套現0.50億元、0.57億元。此後,弘毅投資未實施進一步減持,其合計套現5.10億元。

與此相反,城投控股在減持上海環境方面動作較大,已經完成清倉退出。根據長江商報記者粗略估算,弘毅投資通過減持上海環境套現近10億元。

綜上,截至目前,弘毅投資通過減持上述兩家上市公司已經套現約15億元。

但是,在市場人士看來,如果僅僅是從收益來看,投資城投控股,弘毅投資並未明顯獲利。該人士測算,2013年投入17.93億元入股,到2019年6月開始減持,這中間只有5年時間,按照資金成本8%計算(2013年至2019年,銀行貸款的基準利用率平均在5%左右),大約在7.2億元左右。也就是說,到2019年,弘毅投資的入股成本已經達25億元左右。

目前,弘毅投資持有城投控股6.35%股份的市值約爲7.23億元,加上此前套現金額15億元,合計爲22.23億元。此外,考慮到城投控股及上海環境的現金分紅,弘毅投資獲得3.2億元左右。

由此可見,投資10年,弘毅投資基本保持了盈虧平衡。

弘毅投資無明顯獲利、近三年減持未完成,一個重要因素是,城投控股的股價表現欠佳。

前復權後,2015年12月25日,城投控股股價達到歷史巔峯,爲26.06元/股,今年7月28日,收盤價爲4.50元/股,最大跌幅爲82.73%。

扣非淨利連續6年下降

股價跌幅較大,與城投控股的基本面也有一定關係。

經營業績數據顯示,2016年以來,城投控股的經營業績整體上是接連下滑,無明顯好轉跡象。

2015年,城投控股實現的營業收入、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以下簡稱“淨利潤”)分別爲79.77億元、36.12億元,同比分別增長61.78%、83.49%。而2016年至2018年,其營業收入分別爲94.77億元、32.15億元、69.03億元,同比變動幅度爲13.70%、-66.07%、114.69%。對應的淨利潤爲20.95億元、17.59億元、10.28億元,連續三年下降,同比降幅分別爲42.63%、16.05%、41.53%。對應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簡稱扣非淨利潤)16.08億元、6.68億元、6.58億元,同比變動幅度爲14.37%、-58.48%、-1.41%。

2019年,公司實現的營業收入爲36.44億元,同比下降47.21%,淨利潤爲6.06億元,同比下降。

近三年,即2020年至2022年,公司實現的營業收入分別爲65.65億元、91.93億元、84.68億元,同比變動幅度爲80.18%、40.03%、-7.88%。同期淨利潤爲7.70億元、9.12億元、7.83億元,同比變動27.04%、18.26%、-14.15%。

2022年,公司的營業收入和淨利潤雙降。

實際上,從2017年開始至2022年的6年,公司扣非淨利潤從2016年的16.08億元一直下降至2022年的-4.11億元,連續6年下降,2022年轉爲虧損,這是其2000年以來首次虧損。

2022年,公司的非經常性損益達11.94億元,主要是投資收益貢獻。當年,公司轉讓所持聯營企業上海開古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 36%股權和上海高泰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 36%股權,投資收益達20.96億元。

今年一季度,城投控股實現的營業收入、淨利潤分別爲4.85億元、0.58億元,同比分別下降59.31%、87.72%。不過,扣非淨利潤爲0.25億元,同比增長88.22%,上年同期下降94.05%,同比由降轉增。

城投控股的主營業務有三大板塊,即地產開發、地產運營及股權投資,三者協同發展。從實際業績看,地產開發是營業收入的主要來源,2022年,這一業務貢獻的營業收入佔比達94.35%。不過,公司利潤則主要靠投資業務貢獻。

數據顯示,2012年至2018年,公司投資收益分別爲14.08億元、9.54億元、14.98億元、36.91億元、12.15億元、14.52億元、6.27億元,合計達108.45億元,貢獻了淨利潤的70%左右。2019年至2022年,公司投資收益分別爲3.38億元、7.03億元、16.02億元、20.96億元,合計爲47.39億元,佔這四年利潤總額累計數48.93億元的96.85%。

截至2022年底,城投控股直接持有的上市公司有海通證券申通地鐵 ,投資成本爲4.59億元。

城投控股的發展戰略,產業、投資並舉,投資賦能產業,二者協同發展。近幾年,可能是受疫情等因素影響,產業盈利能力欠佳,但從2017年開始,整體表現欠佳,公司需要儘快提升產業運營能力,增強盈利能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