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編輯 李澤東    

8月1日,美國超導(AMSC,股價10.08美元,市值3.05億美元)美股盤前直線拉昇,現漲超100%。消息面上,欲與韓國相關研究團隊爭室溫超導材料“第一”的美國泰吉量子公司公佈照片稱,新發現一種室溫超導材料,係一種石墨烯泡沫材料,非常易碎。

7月30日上午6時,泰吉量子發佈推特稱,“我們很高興地宣佈我們終於被授予了高於室溫的第二類(第II類)超導體的專利。與最近從韓國流傳的一些論文報道相反。在論文標題中簡單地寫上 ‘世界第一 ’並不意味着你就是世界第一。經過兩年多的等待,我們的專利於上週獲得授權。請從美國專利商標局(USPTO)網站閱讀我們的專利:……

8月1日,泰吉量子公司新聞稿發佈了一張照片:傾斜着疑似懸浮在一塊磁體上的黑色樣品塊!但卻沒有公佈任何實驗數據,尤其是與磁化、電阻等相關的實驗數據。

泰吉量子公司稱,“這種獨特的II型超導體(專利號:17249094)可在較寬的溫度範圍內工作,包括遠高於室溫的溫度,從約-100° F(-73° C) 到約302° F (150° C) ——這是在超導體世界中並不常見的一種特性。”

在前述信息中,該公司的首席執行官保羅·利裏(Paul Lilly)稱,“我們的主要目標是,通過提供最快上市的能力,以準確定位那些能迅速讓所有人受益的應用。”“我們正在與我們的律師合作,開發一種爲大學和非營利組織開源我們的技術的方法,同時保留與衍生技術貨幣化相關的權利,不給這些技術造成負擔。”

簡單來說,前述它們發明的超導體是一種被“抹了油”的石墨烯:給石墨烯“打孔”,然後一面“抹油”或者兩面“抹油”。

據瞭解,7月22日上午,韓國量子能源研究中心公司相關研究團隊在預印本網站上陸續公佈兩篇類似的論文,宣稱一種命名爲LK-99的摻雜磷灰石材料擁有“室溫+常壓”超導能力,系全世界首款室溫常壓超導材料。但其目前公佈的實驗數據受到質疑,被認爲不足以證明LK-99系超導體。目前,國際上多個研究團隊正在試圖合成LK-99,驗證其實驗結果。

7月30日下午,據媒體報道,上海市超導材料及系統工程研究中心主任、超導應用研究專家洪智勇在今天上午東吳電子舉辦的內部電話會上表示,近期韓國研究團隊公佈的超導體極大概率不是室溫超導。

洪智勇表示,根據現有情況來看,他們團隊報道的測試手段和方法並不是很正統的超導材料驗證實驗。此前迪亞斯團隊公佈的實驗條件是限制在1萬個大氣壓下,因爲呈現數據過於“完美”,數據真實性受到質疑。但這次韓國團隊是反過來的,他們報道材料的合成方法非常明確且簡單,但測試方式和數據的呈現形式以及數據的嚴謹程度都非常粗糙,更和國際認可的一些驗證超導性能的測試方法差距很大。

從目前呈現的數據來看,他們還只是通過合成和參雜,在本應不具備明顯電磁特性的鉛磷灰石化合物中,發現在室溫下具有了一定的導電性和弱抗磁性,但是這個導電性還弱於銅、銀等金屬導體,這是一個有趣的物理現象,但實驗結果離證明樣品是超導體或者說樣品中含有超導成分還相差甚遠。

雖然從最新的進展來看,人類距離觸摸真正的室溫超導或許還需要走過一段漫長曲折的道路。但科學界對這一領域探索不會止步。在評論3月美國科研團隊宣稱發現高壓室溫超導材料事件時,中科院物理所官方帳號就表示:“畢竟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真的實現了呢?”

在專家們看來,如果室溫超導研究成果被驗證,那麼可以算作超導研究領域的第三次飛躍。無需在高壓或者液氮環境中,材料就具有超導性,對於科學界而言,這將是諾獎級的發現,也將是顛覆目前能源體系的成果。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上證報、澎湃新聞、泰吉量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