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王珍

海爾集團旗下日日順供應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5月25日在創業板上市獲深交所審議通過後,美的集團(000333.SZ)董事會7月28日通過了啓動分拆子公司安得智聯在深交所主板上市前期籌備工作的議案。家電龍頭分拆物流業務上市有多“香”呢?

早在2018年,海爾智家(600690.SH)已把日日順從上市公司合併報表中剝離出來,2020年日日順變更爲股份公司、開始啓動上市進程。而在2022年6月美的集團“數字美的2025”的戰略發佈會上,安得智聯也透露了有分拆上市的計劃。

日日順前身爲成立於1999年的青島日日順物流有限公司,現爲日日順供應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安得智聯前身爲成立於2000年的安得物流,2017年更名爲安得智聯,目前準備上市的主體爲安得智聯供應鏈科技有限公司。

把物流業務轉變爲供應鏈科技公司並分拆上市,是兩大家電龍頭不約而同的選擇。首先,這有助於母公司加快轉型。美的近年加快向科技集團轉型,智能家居、樓宇科技、機器人與自動化、工業技術是幾大業務板塊,安得智聯分拆後,可使美的集團主業更聚焦。海爾已進入生態品牌戰略階段,日日順是物聯網供應鏈場景生態品牌,將使海爾生態品牌體系更完備。

其次,有助於原來服務於自身的物流業務,進一步社會化、做大做強。日日順2020年、2021年及2022年,營收分別爲140.36億元、171.63億元和168.47億元,淨利潤分別爲4.22億元、5.68億元和5.53億元。安得智聯2021年業務總規模爲118億元,外部業務佔比達55%;目標是2025年業務總規模達到300億元,外部業務佔比達80%。

受疫情等綜合因素影響,無論日日順還是安得智聯,2022年的業務規模均比2021年略有下降,年營收減少約3億~5億元。據企查查,安得智聯2022年營業收入113億元。除了宏觀環境的影響,如何成爲客戶信任的中立第三方智慧物流、智慧供應鏈服務商也是挑戰。因此,安得智聯和日日順不斷打破服務對象的邊界,客戶從家電到家居,再到快消領域。

此外,分拆上市還有助於完善母公司和物流公司核心管理團隊的激勵機制。據企查查,安得智聯由美的集團全資子公司美的智聯(上海)供應鏈科技有限公司控股73.8467%,由寧波美煜、寧波迅馳、寧波浩普、寧波美越等一批有限合夥企業參股。這些有限合夥企業的股東爲美的集團和各業務板塊的高管、核心骨幹和安得智聯核心骨幹,如美的集團董事長兼總裁方洪波、安得智聯總裁梁鵬飛等。

股權穿透之後,日日順由海爾卡奧斯股份有限公司間接控股,而海爾卡奧斯股份有限公司由海爾集團控股51.2%、由青島海創客管理諮詢企業(有限合夥)持股48.8%,青島海創客管理諮詢企業投資方的股東包括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首席執行官周雲傑,董事局副主席、總裁梁海山,高級副總裁、海爾智家董事長兼總裁李華剛等高管和核心骨幹。

製造業的數智化轉型,給智慧供應鏈服務商帶來了商機。精簡從原材料供應商、製造商、零售商到用戶之間的環節,減少倉庫面積,縮短交付週期,降低存貨佔比,可以提高生產企業、零售商及物流倉儲整個鏈條的效益。“連接大於擁有,開放是最好的路”,梁鵬飛去年曾說,共享生態將更加可持續。從這個角度看,安得智聯、日日順的分拆上市,是轉型中的家電龍頭在物流業務領域生態開放、利益共享的“實驗”。而它們之間新一輪的較量又已經展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