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商報消息 ●長江商報記者 黃聰

金沙古酒2020年銷售收入近5億元,隨後公司提出連續5年實現倍增,到2025年增至160億元。

然而,現實是,金沙古酒2021年銷售額達10億元,2022年營收規模可能在10億元左右,未實現目標。

2023年6月,金沙古酒董事長李瑞傑介紹,金沙古酒2023年目標是營收15億元。顯然,這與該公司此前定下的40億元目標相去甚遠。

儘管業績不達標,但李瑞傑有透露出一個“勁爆”消息,目前公司已經與上市輔導機構接洽,啓動上市準備工作,計劃2027年完成港股上市。

對此,7月5日,酒業分析師蔡學飛在自己的視頻號上發佈一則視頻,標題爲“金沙古酒要上市,上的是夜市還是菜市?”

視頻中,蔡學飛調侃,港股的上市籌備期普遍有一年,而金沙古酒提前五年宣佈要上市,明顯就是口嗨。

面對質疑,李瑞傑並未詳細回覆和解釋,而是指責蔡學飛“不懂事?不要不懂裝懂,懂裝不懂”,甚至還大爆粗口。

對此,一位業內人士向長江商報記者表示,對於行業人士發表的觀點,企業負責人可以爭鋒相對,拿事實說話,但語言粗俗,不容置喙的態度,只能體現出自身的格局太小。

銷售額倍增計劃已無法實現

“2021年實現銷售收入10億元,2022年20億元,2023年40億元,2024年80億元,2025年160億元,然後實現上市。”

不管在任何領域,要連續5年實現營收倍增至160億元,都會是一家了不起和引人注目的企業。而上述這一目標是在2021年9月,由金沙古酒高調對外發布。

與讓人“肅然起敬”的目標相比,金沙古酒更是提出了要做“中國醬香酒第二”。

不僅如此,2023年6月,金沙古酒董事長李瑞傑透露,目前公司已經與畢馬威、中金公司、競天公誠等上市輔導機構接洽,啓動上市準備工作,計劃2027年完成港股上市。

金沙古酒這個與金沙酒業名字頗爲相似的酒企,有什麼來頭?

官方網站顯示,金沙古酒始建於1921年,原名“慎初燒坊”,在《金沙縣誌》和《茅臺廠志》均有記載,是貴州省金沙縣歷史最悠久的白酒釀造企業。

雖然號稱有百年曆史,但全稱爲“貴州金沙古酒酒業有限公司”的金沙古酒2009年9月才成立。

2011年,深圳市寶德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簡稱“寶德集團”)斥資1.06億元全資收購金沙古酒,並且開始擴建產能。

有報道顯示,2011年,金沙古酒的銷售額僅800多萬元,時至2019年,公司實現銷售收入1.9億元,2020年這一數據則達到近5億元。

2021年,金沙古酒全力衝刺10億元的目標,僅第一季度銷售額就達到4億元,營收遠超去年前三季度。

據瞭解,2021年,金沙古酒的銷售額已高達10億元。2022年,公司更是發佈22億戰略目標。

2022年,在出席活動中,李瑞傑再次提到金沙古酒的港股上市計劃,並且高調宣稱估值達到500億元。

有公開報道顯示,2022年,金沙古酒營收規模很可能在10億元左右。

而且,2023年6月底,李瑞傑介紹,2023年金沙古酒目標15億元營收,上半年出貨量突破305萬箱。

由此看來,無論是20億元,還是22億元,金沙古酒的2022年戰略目標大概率沒有實現,而整體目標顯得不切實際。

李瑞傑還表示,在行業新週期的起點,金沙古酒堅持長期主義,要帶領大家義無反顧地向前衝,拼市場,搶地盤,全方面賦能經銷商,實現雙贏。

顯然,金沙古酒的目標一降再降,被稱爲“營銷鬼才”的李瑞傑看似失去此前的“銳氣”。

上市計劃被調侃成上夜市、菜市

實際上,李瑞傑並非一位普通的酒企老闆。

資料顯示,李瑞傑實控的寶德控股擁有上市公司中青寶(300052.SZ),以及寶德科技集團、英捷迅供應鏈管理集團、金沙古酒集團、寶德地產集團、恆德固定資產管理公司、寶德文化旅遊集團、鵬德金融投資控股集團等共計八大板塊業務。

回溯歷史來看,李瑞傑1967年出生,是一位揭陽籍潮商。1989年,他畢業於南開大學。1997年創立寶德科技,以代理康柏服務器起家。

儘管李瑞傑手握着一個龐大的“寶德”,但他個人卻被指格局不大。

李瑞傑宣佈金沙古酒計劃2027年完成港股上市後,7月5日,酒業分析師蔡學飛在自己的視頻號上發佈一則視頻,標題爲“金沙古酒要上市,上的是夜市還是菜市?”

視頻中,蔡學飛調侃,港股的上市籌備期普遍有一年,而金沙古酒提前五年宣佈要上市,明顯就是口嗨。

蔡學飛還說到:“金沙古酒的存在充分證明了,做酒的關鍵就是堅持,不要臉,堅持不要臉!”

不久後,李瑞傑轉發了蔡學飛的視頻,並顯得十分憤怒地表示,“說得對,做酒就是堅持,不要臉地堅持。”並稱其不要不懂裝懂,懂裝不懂,甚至還爆了粗口。

蔡學飛很快再次做出回應,他表示,2020年至今,貴州省上市掛牌後備企業資源庫名單共發佈了四次,2021年後,金沙古酒就再未進入這個名單。“這邊剛看國內主板上不去,那邊就說要去港股?世界上所有的巧合,其實大多數都是早有預謀!”

李瑞傑與蔡學飛互懟之下,也有業內人士看不下去了。

酒業營銷專家肖竹青表示,上市公司董事長是上市公司企業形象和品牌形象第一代言人,也是企業文化的示範者。一位不能控制自己情緒的企業董事長爲了不大的事情鬧情緒,實在是難以讓喫瓜羣衆放心,這樣的企業上市以後市值管理令人擔心。

一位業內人士向長江商報記者表示,對於行業人士發表的觀點,企業負責人可以爭鋒相對,拿事實說話,但語言粗俗,不容置喙的態度,只能體現出自身的格局太小。

 

責任編輯:梁斌 SF055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