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8月8日訊(編輯 卞純)據澳大利亞智庫洛伊研究所(Lowy Institute)稱,美元作爲儲備貨幣的地位正受到威脅,這一貨幣正走向一個惡性循環,這將進一步削弱其主導地位。

研究人員邁克爾·羅奇(Michael Roach)最近在該智庫旗下刊物The Interpreter的一篇專欄文章中表示,美元使用量的下降可能會導致惡性通脹,這反過來又會導致央行提高利率對抗高物價,從而令資產價格下跌,進一步加速美國的衰退。

金磚國家的時代來了

羅奇還表示,金磚國家可能會推出一種以黃金爲支撐的與美元競爭的貨幣,儘管此類計劃一直存在爭議。俄羅斯、沙特阿拉伯等國家也開始在全球貿易中避開美元,這可能會進一步削弱美元的主導地位。

與此同時,衡量美元兌一籃子主要貨幣表現的美元指數過去一年下跌了4%,表明美元的購買力在下降。

事實上,各國央行已經在囤積備黃金儲備。根據世界黃金協會的數據,今年前兩個月黃金購買量最大的國家是新加坡(51.4噸)、土耳其(45.5噸)、中國(39.8噸)、俄羅斯(31.1噸)和印度(2.8噸)。顯然,金磚國家正在積累黃金,爲新貨幣做準備(土耳其等許多國家已申請加入金磚國家)。

“去美元化的趨勢正在發生,但這並非什麼獨特的事情。”羅奇表示。他指出,縱觀歷史,帝國和儲備貨幣的興衰是顯而易見的——從荷蘭帝國和荷蘭盾到大英帝國和英鎊,再到現在的美國和美元。

“世界秩序將不可避免地發生轉變,而這很可能就是金磚國家的時代。”他稱。

不過,經濟數據顯示,儘管近年來美元在全球交易和央行儲備中的使用量有所下降,但美元的使用量仍遠遠超過其他任何貨幣。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數據,2022年第四季度美元儲備佔所有外匯儲備的5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