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 曾子建    每經編輯 肖芮冬    

投基Z世代,Z哥最實在。

今天,A股市場最重磅的消息,無疑是華泰柏瑞滬深300ETF最新規模首次突破了1000億。

這確實是一個標誌性事件,這是我國公募市場首隻規模超千億的非貨幣基金,彰顯了7月以來寬基ETF超強的吸金能力。而資金的陸續湧入,也意味着場外資金對A股市場未來潛在收益率的良好預期。

那麼,今天Z哥就想聊一聊:滬深300ETF規模突破千億級別,究竟說明了什麼?這是否意味着一場大牛市即將開始?

首先,說一下近期非貨幣基金規模變化的大概趨勢。這裏,只陳述規模靠前的5只產品,分別是華泰柏瑞滬深300ETF、華夏科創50ETF、華夏上證50ETF、易方達藍籌精選、南方中證500ETF。這5只產品,除了易方達藍籌精選外,其餘均爲ETF產品。

截至今年6月末,上述5只產品的規模分別爲718億、672億、576億、492億和484億。

而截至8月7日收盤,華泰柏瑞滬深300ETF規模突破了1000億元,華夏科創50ETF爲793億,華夏上證50ETF爲622.65億元,而南方中證500ETF爲505億元。

也就是說,除了易方達藍籌精選還未披露最新份額變化外,其他ETF產品7月以來都出現了明顯的規模擴張。那麼,ETF產品規模迅速擴張的背後,又說明了投資者怎樣的心態變化呢?

首先,除了華夏科創50ETF外,上述幾隻ETF產品的持有人結構都是以機構投資者爲主。

比如滬深300ETF,機構持有人佔比高達65%,華夏上證50ETF機構持有佔比高達67%,南方500ETF機構持有佔比高達70%。

而華夏科創50ETF的機構持有比例僅有21%,個人持有比例高達67%。Z哥的理解是,因爲科創板具有相對較高的投資門檻,將很多個人投資者擋在了外面。因此,更多的個人投資者只能通過ETF來投資科創板。

所以,我們可以得出的結論是:如果持有人結構沒有發生明顯變化的話,那麼近期滬深300ETF規模的迅速擴張,正是機構投資者大舉參與的結果。同時,在很大程度上,也代表了機構投資者對A股市場未來的預期變得相對樂觀。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機構投資者在基金投資上,也和普通個人投資者存在明顯的不同。機構投資者的大手筆投資,首先追求的是資金的安全,其次纔是相對收益,或者說是超額收益。

因此,滬深300ETF規模的變化趨勢與市場的最終表現,並不一定完全成正相關的關係。

舉例來說,滬深300ETF份額淨申購最兇猛的時候,其實並非出現在大盤快速上漲的過程中,反而是在市場相對低迷的階段。比如2022年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滬深300指數處於不斷下跌,隨後探底反彈的階段。這一階段,滬深300ETF其實是淨申購最猛的階段。其中,去年第三季度淨申購24億份,第四季度淨申購超過60億份。

還有2018年的下半年,滬深300ETF同樣被投資者大額淨申購,其中2018年第四季度淨申購了多達30億份。

大家都知道,上述兩個階段都是處於弱市末端,這個時候機構資金一方面爲了避險,一方面同樣需要配置A股的核心資產。因此,Z哥認爲是相對被動地選擇了滬深300ETF一類的基金產品。

而接下來,一旦市場全面轉好之後,滬深300ETF的申購和贖回將會重新回到相對平衡的狀態。如果牛市真的出現了,滬深300ETF份額甚至可能出現淨贖回的狀態。

2019年就是最典型的例子。經過2018年弱市之後,2019年行情全面轉入牛市,但2019年第一季度,滬深300ETF申購17.74億份,贖回了41.42億份;第二季度淨申購約10億份,第三季度又被淨贖回約6億份。

進入牛市之後,滬深300ETF份額的波動,一方面可能是機構投資者出於對估值的考慮,動態調整佈局。另一方面,全面牛市中,主動型產品往往能夠取得更好的超額收益,所以會選擇轉到主動型產品中去。2019年和2020年,確實就是被動型產品縮水,主動型產品迅速擴張的過程。

那麼,在近期滬深300ETF規模首超千億之後,未來滬深300指數是否還能繼續走出好的行情,甚至帶動一輪牛市呢?

其實,滬深300ETF跟蹤的是滬深300指數,和我們平時關注的上證指數存在較大的差別。再看滬深300指數的走勢,也可以發現,自從2021年初見頂5939點之後,滬深300指數已經出現了長達兩年的弱市。

去年10月底,滬深300指數最低跌到3495點,如今緩慢回升到3980點附近,底部在逐漸抬高,但依然處於長期調整趨勢之中。

從行情階段來看,現階段確實也屬於機構投資者大舉配置滬深300ETF的階段。

滬深300指數未來會怎麼走,其實取決於市場對滬深300指數主要成分股怎麼看。

其主要成分股包括:貴州茅臺、寧德時代、中國平安、招商銀行、五糧液、美的集團、比亞迪、興業銀行、長江電力和恆瑞醫藥。

這十家公司包含白酒、鋰電池、金融、家電、汽車、電力和醫藥行業的龍頭公司,基本涵蓋了A股市場主要的核心資產。

而從這十家公司的股價走勢看,基本上都出現了從調整低位逐漸復甦的趨勢,尤其是白酒龍頭還有鋰電池龍頭,都穩穩站上了股價年平均線。相對較弱的有兩家公司,一家是比亞迪,一家是恆瑞醫藥。

因此,Z哥認爲,現階段,滬深300ETF近期表現出強大的吸金能力,並不讓人感到意外。首先,滬深300指數本身已經經歷了長達兩年的調整,今年隨着宏觀經濟逐漸轉好的預期增強,代表中國核心資產的滬深300成分股,很有可能復甦過來。

其次,規模龐大的寬基指數基金,本身具有極其良好的流動性,現在又處於估值地位,性價比良好。

第三,不論接下來能否帶來全面牛市,至少現階段通過滬深300ETF來投資A股,既有安全性,也存在不錯的收益預期。

第四,如果真的出現了全面牛市,那麼到了下一個階段,可能主動型產品會再次受寵,而滬深300ETF可以看作是做多A股的先頭部隊。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211318975573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