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銀行8月7日公佈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7月末,中國黃金儲備爲6869萬盎司,較6月末增加74萬盎司。至此,我國央行已連續9個月增持黃金,區間累計增持605萬盎司黃金。

來源:證券日報 

此前世界黃金協會發布的《全球黃金需求趨勢》報告顯示,全球的央行購金需求在整個上半年達到了創紀錄的387噸。儘管二季度全球央行購金雖稍有放緩,但依然保持積極勢頭,這預示着官方購金需求很有可能在2023年整年都將保持強勁。

方正中期期貨稀有貴金屬研究中心總監史家亮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全球央行增持黃金主要原因有三點:一是美元信用不穩,去美元化趨勢明顯。各國央行對美元需求持續下降,對具有最後支付手段的黃金,購買需求仍然較大。二是出於外匯儲備多元化需求,分散投資風險。當前,各國央行均希望將外匯儲備多元化,增加黃金佔比,降低美元和美債的佔比。三是避險需求與日俱增。

從近期的黃金錶現來看,自5月份倫敦金現貨價格盤中刷新歷史新高至2081.82美元/盎司後,黃金呈現衝高回落行情。7月份以來,金價保持震盪走強的態勢,8月初則再度回落。Wind數據顯示,截至8月8日16時30分,倫敦金現貨價格圍繞1930美元/盎司波動。

史家亮認爲,7月份,雖然美國通脹數據超預期回落,美國供需數據表現不及預期,但美聯儲7月份加息25基點後停止加息的預期持續升溫,利好貴金屬,黃金呈現衝高回落整體偏強行情。

對於三季度黃金市場表現,東方金誠高級分析師馮琳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短期內美歐高通脹還會延續一段時間,加之市場對銀行業危機仍抱有謹慎心理,三季度黃金價格有可能繼續高位運行,而伴隨美聯儲政策收緊步伐放緩,美元指數下行也利好金價;拉長時間來看,在美歐高通脹波動下行,年內包括美聯儲在內的海外主要央行重拾大規模寬鬆政策的概率較低,當前已處歷史高點附近的金價持續大幅上揚的動力不足。就具體影響金價波動的因素而言,接下來需要重點關注海外通脹走勢和政策利率調整,以及作爲黃金計價貨幣的美元走向。

史家亮認爲,展望後期,美聯儲貨幣政策調整節奏與經濟衰退預期繼續主導黃金走勢;美元指數和美債收益率的波動直接影響黃金走勢。美聯儲貨幣政策當前仍存在不確定性,對黃金形成利空影響,政策一旦釋放再度降息信號對黃金形成直接利好影響。考慮到經濟衰退預期、銀行業風險、美元指數和美債收益率等因素,預計黃金短線調整行情仍存,整體仍將維持震盪偏強走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