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與出口雙輪驅動,自主份額進一步提升。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杜巧梅 北京報道

“今年7月乘用車零售量是年內銷量的次高點,在今年6月銷量峯值之上環比溫和回落,而歷年7月月度銷量一般是僅次於2月月度銷量的最低點。”8月7日,乘聯會祕書長崔東樹在乘用車市場月度信息發佈會上表示。

乘聯會統計數據顯示,2023年7月乘用車市場零售達到177.5萬輛,同比下降2.3%,環比下降6.3%。

“隨着7月車市進入國六B的延展實施期,上半年促銷價格對銷量的快速拉昇已經結束,7月車市進入平緩促銷增長期,促銷對車市的拉動效果減弱。”崔東樹進一步解釋稱。

需要注意的是,7月新能源車市場零售64.1萬輛,同比增長31.9%,環比下降3.6%。今年以來新能源汽車累計零售372.5萬輛,同比增長36.3%。

“新能源車銷量在7月份出現環比下降主要是季節性因素導致的,7月份作爲三季度的開局,銷量環比下降是完全正常的表現,下半年的新能源汽車仍然是小幅增長的態勢。”崔東樹表示。

而在今年春節過早、預期刺激政策出臺反覆未果、國六老庫存促銷戰風起雲湧、期待中的老國六車延期半年和去年基數較低等綜合因素的影響下,1-7月,國內乘用車累計零售1129.9萬輛,同比增長1.9%。

不過,國家層面針對汽車行業銷售的指引性政策頻出,旨在進一步穩定和擴大汽車消費。

“工信部、商務部推動新能源車下鄉,啓動的‘百城聯動’汽車節和‘千縣萬鎮’新能源汽車消費季等活動效果較好,各地車展及發放消費券等豐富多彩的促消活動,廠商半年末衝刺力度強,均對提振消費信心有較好的增進效果。”崔東樹表示。

新能源與出口雙輪驅動,自主份額進一步提升

數據顯示,7月份自主品牌零售94萬輛,同比增長15%,環比增長1%。自主品牌國內零售份額爲53.2%,同比增長5.8個百分點;2023年以來,自主品牌累計份額50%,相對於2022年同期增加4.4個百分點。

進退交鋒,主流合資品牌7月份零售僅有59萬輛,同比大幅下降28%,環比下降11%。其中,德系品牌零售份額20.8%,同比下降0.8個百分點;日系品牌零售份額15.8%,同比下降5個百分點;美系品牌市場零售份額達到7.7%,同比增長0.7個百分點。

此外,豪華車7月零售24萬輛,同比下降22%,環比下降20%;但1-7月豪華車零售同比增長11%,市場表現較強。

“自主品牌在新能源市場和出口市場獲得明顯增量,頭部傳統車企轉型升級表現優異,比亞迪汽車、吉利汽車長安汽車、奇瑞汽車等傳統車企品牌份額提升明顯。”崔東樹表示,汽車出口延續去年年末強勢增長特徵。

乘聯會統計口徑下的7月乘用車出口(含整車與CKD)31萬輛,同比增長63%,環比增長4%。1-7月乘用車出口199萬輛,同比增長81%。其中,7月新能源車佔出口總量的28%。隨着出口運力的提升,7月自主品牌出口達到24.8萬輛,同比增長56%;合資與豪華品牌出口6萬輛,同比增90%。

“伴隨着中國新能源的規模優勢和市場擴張需求,中國製造新能源產品品牌越來越多地走出國門,在海外的認可度持續提升。隨着服務網絡的不斷完善,加之歐洲‘雙反’風險尚未體現,新能源出口市場仍然持續向好。”崔東樹告訴記者。

從自主出口的海外市場零售數據監控看,A0級電動車佔比很高,是出口絕對主力,上汽等自主品牌在歐洲表現較強,比亞迪等在東南亞崛起;除了傳統出口車企的靚麗表現,近期新勢力出口也逐步啓動,海外市場也有數據開始顯現。

“今年汽車出口應該能夠達到500萬輛的規模,上半年出口已經達到234萬。今年汽車出口已經進入一個全新的階段。”崔東樹告訴記者。

新能源方面,7月新能源車國內零售滲透率36.1%,較去年同期26.8%的滲透率提升9.3個百分點。

其中,自主品牌中的新能源車滲透率59.7%,豪華車中的新能源車滲透率20.3%,而主流合資品牌中的新能源車滲透率僅有5.1%。

受新能源市場拉動的促進影響,部分車企表現分化明顯。比亞迪純電動與插混雙驅動夯實自主品牌新能源領先地位;以長安、上汽、廣汽、吉利等爲代表的傳統車企在新能源板塊表現尤爲頑強。在產品投放方面,隨着自主車企在新能源路線上的多線並舉,市場基盤持續擴大,廠商批發銷量突破萬輛的企業達到15家(環比增加2家,同比減少1家),佔新能源乘用車總量88.1%(上月82.7%,去年同期83.4%)。

燃油車價格戰影響消退,車市進入休整期

“8月共有23個工作日,相對去年持平。隨着車市增長的結構性分化,部分企業傳統車產能充裕,休高溫假的時間較長,車市進入休整期。”崔東樹預測,“換購增購需求帶動新車和二手車市場持續較強,也將繼續作爲支撐汽車市場維持現有規模的基石。”

在崔東樹看來,目前複雜多變的外部環境對消費信心影響較大,部分消費者的消費信心不強,首購需求表現遠不如換購需求大。

不過,隨着電動化的成本降低和效率提升,乘用車私車出行也是必然趨勢。

一方面,新能源車市場全面加速,自主品牌經濟型電動車(A00級+A0級)持續放量,形成對傳統燃油車市場在該領域的補位替代效應;另一方面,新能源新品持續推出,覆蓋廣泛的價位段和車型品類,產品特點覆蓋各細分市場人羣,各主流廠商的推廣積極性處於高位,增程和插混車型在市場面的接受度也有所提升,帶來新能源的同比較大增量。

對於2023年全年,崔東樹認爲,汽車市場依然存在“產能過快增長”與“需求相對不足”之間的矛盾,致使上半年車市不斷“內卷”。從電動車、插混到燃油車,從價格到產品,從營銷到渠道,汽車市場面臨着史無前例的白熱化競爭。

基於以上考慮,乘聯會保持今年乘用車零售2100萬輛和新能源乘用車批發850萬輛預測量不變。

“上半年持續增強的大幅促銷,擾亂了車市正常的價格走勢,7月終端價格促銷水平總體迴歸正常,但隨着整體市場銷量在一年內不同月份峯谷表現的減弱以及去年同期基數的影響,從保持曝光度、完成年度既定目標及形成下半年的銷量勢能等綜合因素考慮,預計部分細分市場仍將保持常態化促銷,不排除部分車企出現逆週期的加碼促銷現象。”崔東樹指出。

值得注意的是,8月1日,上汽大衆針對旗下10款車型進行降價,最高降幅6萬元,包括燃油車和新能源車,其中上市僅1個多月的朗逸 新銳也限時降價,至高優惠2萬元。不僅僅是燃油車,7月下旬以來,包括歐拉、零跑、哪吒、奇瑞新能源在內的新能源品牌也對旗下部分車型進行降價。

“南北大衆傳統燃油車價格總體較穩,新能源車也是階段性的小的促銷,並不能完全證明是新一輪價格戰,目前判斷是傳統燃油車不會發生新一輪價格戰,但新能源車目前還沒有準確判斷。”崔東樹告訴記者。

乘聯會數據顯示,上半年受國六B庫存切換壓力影響,相應的庫存延期銷售政策不明朗帶來部分廠商的恐慌心態,從3月開始的部分車型區域性大額降價補貼,帶動全國燃油車促銷補貼持續加大。燃油車市場的促銷從2月的12.2%上升到6月15.5%的歷史高位。

同時,隨着碳酸鋰價格的下跌,2月以來的新能源車價格促銷持續增大,新能源乘用車促銷從2月2.8%的低位上升到6月6.4%。

“下半年隨着國六排放政策的實施,國六老庫存帶來的價格戰影響消退、燃油車市場促銷壓力減弱,經銷商的心態趨於穩定,下半年燃油車市場價格走勢必然迴歸正常。隨着秋季燃油車需求的季節性回升,價格可能會呈現‘先穩後回收’走向。”崔東樹分析指出。

在崔東樹看來,新能源車是車企轉型發展的核心方向,市場競爭態勢仍不穩定。很多車企希望進一步提升新能源市場份額,通過規模提升降低成本並佔據市場主力地位,下半年車企更多是產品競爭力的提升而非單純通過降價提升新能源車的市場規模。

(作者:杜巧梅 編輯:張明豔)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