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據時代財經消息,湖北民營公交公司黃石市鴻泰公共巴士有限公司(下稱“黃石鴻泰”)因電池等質量問題,深陷停運困境。

對此,界面新聞聯繫到了黃石市鴻泰公司。一位黃石鴻泰辦公室工作人員向界面新聞確認了上述消息,“公司目前現有公交車143輛,其中142輛爲新能源車,僅1輛爲燃油車。142輛純電動公交車的電池都存在問題,其中39輛完全不能使用,處於停運狀態,對公司運力造成很大影響。”

黃石鴻泰官網信息顯示,黃石鴻泰成立於2002年,是黃石第一家由市人民政府授予特許經營權從事城市公交客運的民營公司,目前公司擁有5條城市公交線路。

2016年黃石鴻泰自籌資金1億元,向亞星客車購買了100輛純電動公交車,將現有線路車輛全部更新爲新能源綠色環保的純電動公交車。2017年,黃石鴻泰再次向亞星客車購買42輛純電動公交。

黃石鴻泰公司技術科負責人告訴界面新聞,購買新能源車是爲了能節約運營成本。當時爲了更換新能源車輛,舊的一批燃油車大部分只使用了五六年,沒有達到使用壽命就被提前替換了。

但令黃石鴻泰沒想到的是,“僅兩年多時間,公交的電池衰減非常嚴重,剛購買的新車充一次電能跑七八趟。但目前,最好車輛充一次電能跑3趟,大部分車輛充一次最多能跑兩趟,還有一些車輛甚至連一趟也無法跑完。”負責人說。

電池衰減導致公交運營成本上漲。一般情況下,出於成本考慮,純電動公交都是白天運行載客,晚上充電。但上述負責人告訴界面新聞,現在由於電池衰減,公交充電次數增加,外加白天峯時電價較高,大大增加公司的運營成本。

“今天還接到乘客投訴公交車不開空調,湖北黃石這邊溫度特別高,但很多司機不敢開空調。空調開多了,可能就跑不完全程了。”該負責人說。

在黃石鴻泰看來,電池衰減嚴重主要是亞星客車電池質量問題,但亞星客車卻表示僅提供3年質保,超出期限的不提供質保服務。而據財政部、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展改革委《關於2016-2020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支持的通知》(財建(2015)134號)的要求,新能源汽車企業應加強關鍵零部件質量保證,商用車生產企業應提供不低於5年或20萬公里的質保期限。

隨後,黃石鴻泰因車輛質量問題起訴亞星客車,亞星客車也因欠款逾期問題起訴了黃石鴻泰。目前,案件仍未審理結束。

目前,“車輛不夠用,公司現在正在想辦法維修車輛,由於很多零件買不到,公司只能兩三輛車子組裝出一輛車,儘可能增加開行車輛。”上述負責人告訴界面新聞。

另一方面,黃石鴻泰計劃對30輛公交的電池進行更換,目前第一批的15輛車的電池已經完成更換,第二批將還有15輛電池進行更換。據上述負責人介紹,購買一輛公交的電池大約需要25萬元,30輛車電池總價750萬元左右,公司此次換電是通過第三方合作墊付。

對於後續打算,該負責人表示,公司目前想盡辦法降低所有的開銷成本,接下來根據車輛具體情況,選擇更換電池或直接更換車輛。但現在公司經營比較困難,今年國家還取消了對新能源車輛購買補貼,公司資金仍面臨困難。

黃石鴻泰電池質量問題雖是個例,但也透露出早期很多公司生產電廠電池技術發展不成熟,電池續航等方面存在問題。

同時,電池昂貴、整車成本較高導致一旦需要更換電池或車輛,很多公交公司無力負擔。一般純電動整車價格大約是傳統燃油公交車的兩到三倍,電池的成本能佔到整車成本的60%左右。

並且即使是正常使用情況下,現在電池使用壽命一般也只有五年,而傳統公交車的使用壽命一般是八年,這就要求使用期間至少更換一次電池。因此,純電動公交運營成本雖低,但是其購置成本卻是燃油車的幾倍。

自2015年,國家通過補貼政策推廣新能源公交,截至2022年底,我國新能源公交車保有量已達到50萬輛,佔公交車總量的15%。

《人民公交》雜誌社社長陳超華告訴界面新聞,“首批電動公交已經到了需要更換電池或車輛的階段。但因爲公交客流下滑導致整體營收壓力比較大,經營資金存在困難,外加國家減少對新能源車輛的補貼,部分城市政府補貼不到位,公交公司沒有相應的資金來更換電池或車輛,因而導致公交停運”。

今年2月,河南商丘公交因受疫情衝擊、國家新能源補貼政策調整、財政補貼不到位等多種因素疊加影響,陷入停運困境;今年7月,河北保定同樣因首批購置的純電動公交車動力電池超出質保期限,經營資金緊張等原因,多條公交線路陷入停運。

對於當前情況,陳超華認爲,電動化是在公交行業能源結構轉型,也是未來趨勢。隨着電池技術不斷發展,未來電池續航和成本問題將得到進一步解決。

此外,公交停運的情況受到當地政府部門關注,今年3月,廣東省財政廳發佈《農村道路客運補貼資金和城市交通發展獎勵資金使用管理實施細則的通知》,對新能源城市公交車進行補貼。今年7月25日,河南發佈了關於新能源公交車運營補貼的最新政策,對純電動公交車每年補貼4萬元至8萬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