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中國國家金融監管總局公佈的行政處罰信息顯示,招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海口分行因授信後管理不到位,票據業務不合規兩項違法違規事實,被海南監管局罰款55萬元。

而就在8月3日,招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安陽分行因貸款“三查”不到位,被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安陽監管分局罰款50萬元。

實際上,這只是招商銀行內控管理問題的冰山一角。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招商銀行就因違規收到近十張罰單,被罰金額累計超4000萬元。

其中兩次處罰最引人注意。一項是在2023年1月,根據央行網站公佈的行政處罰信息,招商銀行因涉及13項違法行爲,被中國人民銀行警告,罰款3423.5萬元。

行政處罰決定書披露,招商銀行13項違法行爲包括:違反賬戶管理規定;違反清算管理規定;違反特約商戶實名制管理規定;違反支付機構備付金管理規定;違反人民幣反假有關規定;佔壓財政存款或者資金;違反國庫科目設置和使用規定;違反信用信息採集、提供、查詢及相關管理規定;未按規定履行客戶身份識別義務;未按規定報送大額交易報告或者可疑交易報告;與身份不明的客戶進行交易或者爲客戶開立匿名賬戶、假名賬戶;違反個人金融信息保護規定;違反金融營銷宣傳管理規定。此外,招商銀行10名工作人員被處以罰款。

另一項是在6月21日,招商銀行因房地產貸款業務違規連收兩張罰單,合計被罰金額超千萬元。具體來看,上海銀保監局開出的罰單顯示,2020年1月至2021年4月,招商銀行上海分行個人貸款資金違規用於購房等禁止性領域;2020年10月至12月,該分行併購貸款業務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2020年5月至2021年1月,該分行個人貸款資金違規用於購房等禁止性領域。由此,招商銀行上海分行被責令改正,並分別被處罰款880萬元、160萬元。合計被罰1040萬元。

而在去年,招商銀行因反洗錢、信貸違規等收到罰單累計超40張,處罰金額合計超6000萬元,單張百萬罰單司空見慣。

除了內控頻繁踩雷,招商銀行還遭遇了大量投訴。今年3月,中國銀保監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發佈的2022年第四季度銀行業保險業消費投訴情況通報顯示,2022年第四季度中國銀保監會及其派出機構接收並轉送的銀行業消費投訴中涉及理財類業務投訴4476件,佔投訴總量的6.4%,其中股份行理財類業務投訴量的中位數爲97件,而招商銀行以336件高居榜首。

不僅如此,招商銀行今年以來首次出現營收下滑,盈利能力減弱。今年一季度,招商銀行實現營業收入906.36億元,同比下降1.47%,這也是自2017年1季度以來首次單季度營收下滑。淨利息收入554.09億元(佔比爲61.13%),同比增長1.74%;非利息淨收入352.27億元(佔比爲38.87%),同比下降6.13%,其中淨手續費及佣金收入250.79億元,同比下降12.60%。

從盈利能力來看,2023年一季度招商銀行實現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388.39億元,同比增長7.82%;年化後歸屬於股東的平均總資產收益率(ROAA)和年化後歸屬於本行普通股股東的平均淨資產收益率(ROAE)分別爲1.50%和18.43%,同比分別減少0.04百分點和0.81個百分點。

對於出現“增利不增收”的現象,主要是由於當期信用減值損失同比下降所致。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招商銀行貸款和墊款信用減值損失165.50億元,同比增加54.90億元;除貸款和墊款外的其他類別業務信用減值損失合計-1.29億元,同比減少105.92億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