仍有多家財險公司和壽險公司出現了償付能力不達標的情況,甚至有多家保險公司至今未披露最新償付能力報告。

伴隨着各大險企2023年二季度償付能力報告相繼出爐,保險公司經營業績和衡量保險公司償還債務能力的償付能力也浮出水面。

截至目前,據不完全統計,共有超140家險企在中國保險業協會網站披露了2023年二季度償付能力報告,其中,包括72家財險公司、62家壽險公司以及10家再保險公司。

不論從保費收入還是淨利潤來看,都有明顯的向好趨勢,今年上半年,上述140多家保險公司淨利潤較去年同期增加超25億元。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仍有多家財險公司和壽險公司出現了償付能力不達標的情況,甚至有多家保險公司至今未披露最新償付能力報告。

01

33家壽險公司盈利

泰康人壽淨利佔比近60%

今年一季度,62家非上市壽險公司共實現保費收入6548.4億元,同步增長16%;合計實現淨利潤42.05億元,同比增長48.7%,其中,有33家實現盈利,另外29家則爲虧損狀態。

具體來看,今年上半年,保費規模上百億元的共18家。其中,泰康人壽蟬聯非上市壽險公司保費榜首,今年上半年實現保費收入1174.54億元,同比增長21%;中郵人壽上半年保費收入爲875.67億元,同比增長32.8%,位列第二。

值得注意的是,4家背靠“大樹”的銀行系險企保費收入仍呈現下滑態勢。今年上半年,建信人壽、工銀安盛人壽、農銀人壽、交銀人壽分別實現保費收入287.42億元、262.41億元、187.64億元、128.81億元,增速分別爲-26.2%-20.1%-28.2%-4.9%

淨利潤方面,今年上半年,泰康人壽蟬聯非上市壽險公司淨利榜首,其實現淨利潤65.3億元,在33家盈利險企利潤總額中佔比近六成,其餘29家虧損公司中,被稱爲“銀行系”壽險一哥的中郵人壽處於“墊底”位置,淨利潤鉅虧超25億元28.8億元,其次是渤海人壽,虧損17.8億元。

02

52家財險公司盈利

中原農險虧1.73億墊底

再來看看72家非上市財險公司的業績表現。今年上半年,財險業保費、利潤同樣實現雙豐收,合計實現保險業務收入2275.5億元,同比增長9.6%;合計實現淨利潤61.5億元,同比增長23.7%

其中,有51家財險公司保費收入呈正增長。其中,中國融通財險、中鐵自保、安心財險三家公司增速高達三位數;中原農險、錦泰財險、國泰財險、華農財險、合衆財險等公司表現也很出色,均取得兩位數增速。富德財險保費增速墊底,下滑幅度爲32%

淨利潤方面,共有52家財險公司實現盈利。其中,英大財險、鼎和財險兩家電網系險企位列第二、第三,淨利潤分別爲7.8億元和6.9億元。永安財險、華泰財險、中石油專屬財險、紫金財險、國元農險、國泰財險、泰康在線等10家公司淨利潤均超過1億元。

20家虧損公司中,除中原農險上半年虧損1.73億元外,其餘公司虧損額均在1億元以內。

03

15家償付能力不達標

含7家壽險、8家財險

除了經營業績,償付能力是衡量一家險企資本充足度與風險承擔情況的重要指標。

202112月銀保監會發布《保險公司償付能力監管規則(Ⅱ)》起,“償二代”二期工程已落地兩年有餘,按監管規定,償付能力達標須同時滿足三大條件:一是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不低於50%;二是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不低於100%;三是風險綜合評級在B類及以上。不符合上述任意一項要求的,爲償付能力不達標公司。

具體來看,截至20236月底,共有8家財險公司和7家壽險公司償付能力不達標。其中,在不達標的7家壽險公司中,北大方正人壽和三峽人壽償付能力充足率和風險評級皆不達標,其他5家償付能力充足率達標的公司皆因風險綜合評級爲C而不滿足監管要求。

在不達標的8家財險公司中,7家公司償付能力充足率達標,但風險綜合評級爲C,只有安心財險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與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均爲負數,且風險綜合評級爲D

多家公司在報告中稱,風險綜合評級爲C類的主要風險狀況是公司治理問題。如,富德財險在報告中稱,公司20231季度風險綜合評級爲C類的主要奉獻狀況包括公司治理問題突出;合衆人壽稱,償付能力風險綜合評級爲C主要原因爲操作風險較大,公司按照既定整改方案將逐步推進相關整改工作;都邦財險在報告中稱,評級結果爲C主要是經營情況不佳,盈利能力下降,償付能力充足率處於較低水平,公司治理等操作風險方面存在一定問題所致。

對此,多家公司表示將通過增資、發債等方式來提升償付能力,或通過完善公司治理、改善業務結構等措施來提升償付能力充足率。

04

多家險企未按時發佈償付能力報告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還有多家保險公司尚未發佈償付能力報告,也有保險公司的報告中未披露風險綜合評級結果。

截至今年6月底,大家保險旗下三家保險公司、華夏人壽、天安人壽、天安財險、易安財險、和諧健康因仍在償付能力豁免期或風險處置過程中而缺席償付能力報告。恒大人壽、君康人壽、前海人壽、上海人壽、中融人壽、珠江人壽、崑崙健康信息披露異常。據業內估算,這些機構的資產總規模合計超1.5萬億元。

(險聯社)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