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王舒嫄

“今年以來,公司向中東、東南亞地區出口的傳統空調製冷機組訂單量均同比增長50%以上。隨着氣溫攀升,6月以來銷量漲幅更爲明顯。”南京天加環境科技有限公司海外產品總監吳志國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 

雖然立秋已至,但全國不少地區的氣溫依舊“火力”不減。不僅在中國,6月以來,北半球很多國家都遭受熱浪侵襲,也由此催熱家用空調、電風扇等消暑“神器”的銷售。我國相關產品出口保持強勁,成爲外貿承壓之下的一大結構性亮點。

中國空調送清涼

烈日炎炎,在廣州增城西站監管區內,一列滿載空調等電器的中歐班列,在完成檢驗、裝箱、施封等環節後,伴着一聲長鳴的汽笛,緩緩駛離增城西站,給歐洲送去清涼。 

廣州市綜合交通樞紐有限公司國際班列業務負責人李思強介紹,今年上半年,通過增城西站國際班列出口的空調貨值達1.37億元,同比增長超過20%。其中,中亞班列出口約3450.6萬元,同比增長115%;中老班列出口約2255萬元,同比增長100%。 

“一些原本沒有空調使用習慣的歐洲國家也出現了可觀的產品需求。”美博集團新聞發言人甘建國介紹,今年以來公司空調出口業務已較去年同期增長30%,1-7月出口量達33萬套。來自歐洲、東南亞、北美等地區的增量最多。

青島宏宇環保空調設備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表示,7月,來自西班牙、波蘭的新客戶陸續與公司簽訂供貨合同。目前,宏宇中央空調設備已出口到全球40個國家和地區,比去年又多了5個外銷目的地。

在意大利擁有500多家門店的消費電子零售商Unieuro近期發佈的數據顯示,截至7月21日當週,空調銷量比去年已翻了一番,其中60%以上都是中國品牌。西班牙大型連鎖百貨公司英格列斯百貨也表示,今年1月至7月中旬的空調銷量較去年1月至8月底的銷量還多出15%。 

海關總署數據顯示,上半年,我國共出口空調3167萬臺,其中6月空調出口量同比增長了13.2%。產業在線數據顯示,6月,家用空調在酷熱天氣等因素帶動下,內外銷均有增長。其中,整體產量1757.7萬臺,同比增長35.3%;出口量573萬臺,同比增長15%。

業內人士表示,家用空調出口市場自5月以來逐步改善。隨着歐美經濟軟着陸,消費低迷也隨着時間的推移逐步緩解,預計下半年及明年的空調出口將繼續改善。

降溫“神器”受追捧

除空調這樣的大件家電,各色降溫“神器”也受到海外用戶追捧。素有“世界超市”之稱的義烏,在這個夏天讓清涼經濟又在海外“熱”了一波。 

“風扇出口生意從2月開始有人詢價到7月收尾,高峯期時一天平均要接待五六十個外商,午飯都來不及喫。”義烏國際商貿城的曉航電器負責人袁菊芳說。義烏電商平臺義烏購數據顯示,5月1日-7月12日,小風扇訂單量同比上漲117.2%,交易額接近去年的4倍。

義烏國際商貿城的煜珹電器負責人劉蓓還做到了“南北兼顧”。“我們外貿佔比能達到八成左右,以出口南美居多。因爲與中國分處南北半球,季節有差異,氣溫也不同,國內旺季雖然過去了,那邊的訂單又來了。”劉蓓說。 

一位在義烏做了三年冰脖圈生意的東北商戶告訴記者,一個夏天下來,他賣出30多萬個冰脖圈。“這種售價幾十元的降溫產品,掛在脖子上,能起到局部降溫效果。這段時間,冰脖圈訂單就沒斷過。很多來自日本、韓國、歐洲的客戶一下單就要上萬個。”他說。

外貿韌性持續顯現

在外需減弱、外貿承壓大背景下,今年以來,我國多個細分領域的產品出口逆勢增長,結構性亮點不斷顯現,展現了建立在完備產業體系基礎上的韌性和活力。 

“我國出口之所以能保持韌性,與世界工廠地位密不可分。”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說。 

民營外貿企業發揮重要作用。作爲外貿“穩定器”,海關總署發佈的數據顯示,我國民營企業前7個月進出口額同比增長6.7%,其中出口同比增長7.3%,均遠超同期我國出口整體表現。

專家表示,民營企業靈活性較強、對市場反應更靈敏,“風向標”特性明顯。面對複雜多變的外貿環境,民營企業可以及時調整戰略方向。中國貿促會近期發佈的調研數據顯示,對三季度外貿,75.1%的外貿企業表示“信心穩定不變”及“較有信心”。 

談及下一步發展,李迅雷認爲,我國還需在製造業轉型升級上下功夫,提升自主創新能力。繼續發揮民營經濟在外貿出口領域的體制和機制優勢,推動製造業的轉型升級,繼續提高出口競爭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