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昔日的“公募一哥”王亞偉掌舵的千合資本又一次跌破了百億規模。

中國基金業協會最新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千合資本的最新管理規模已經重新回到了50-100億元區間,而且公司自去年7月初以來已經連續13個月都沒有備案新產品了。

在此之前,千合資本還曾於2022年10月份跌破百億規模,隨後在今年2月份重新迴歸百億私募之列,也就是說,這已經是公司最近一年裏第二次跌破了百億規模。

千合資本成立於2012年9月28日,由昔日的“公募一哥”王亞偉奔私後創辦,作爲第一大股東的王亞偉持有公司90%的股權。

公開資料顯示,王亞偉擁有超過20年的證券基金從業經驗,曾任中信國際合作業務經理,華夏證券研究經理,華夏基金經理助理、基金經理、公司副總經理、投資決策委員會主席等。

據好買基金網數據,王亞偉在華夏基金任職期間所管理的代表產品“華夏大盤精選混合A/B”,自其2005年12月31日接手一直到2012年5月4日卸任,期間一共六年多的時間裏收益率高達1197.93%,遠高於同類產品同期的平均收益率68.83%。

憑藉着優異的歷史業績,王亞偉在奔私之初就備受投資者關注,千合資本發行的首款私募產品“昀灃”一口氣刷新了當時私募界的三大記錄:一是認購門檻最高達到2000萬元,刷新此前私募創造的1000萬元門檻紀錄;二是輕鬆募集20億元,打破此前單隻私募首發規模最高紀錄;三是固定管理費率達到2.5%,突破此前2.2%的最高紀錄。隨後千合資本的管理規模也很快突破了百億元大關。

然而,自奔私以來王亞偉卻再也沒能複製出其在華夏基金任職期間所創造出的業績神話,好買基金網數據顯示,自2016年至2022年一共七年間,千合資本旗下產品的年度平均收益率爲“4正3負”。不僅如此,王亞偉在奔私之後還曾多次踩雷,其曾經重倉壓注的一汽系重組、中科招商等,紛紛以鉅虧收場。

除了業績表現不樂觀之外,千合資本還曾在2021年遭遇了“人事危機”,曾經一度被外界視爲王亞偉“大弟子”的知名基金經理崔同魁於2021年10月正式告別了供職六年的“老東家”千合資本,並在同年11月火速加盟了另外一家百億私募盤京投資。

值得一提的是,在加入盤京投資之後,崔同魁在2021年12月末開始發售的新產品,至2022年1月初結束募集,合計募集規模超過了35億元,而千合資本卻在2022年10月份以及近期兩度跌破了百億規模。

事實上,千合資本也並非孤例,據界面新聞不完全統計,白鷺資管、聚寬投資、泓澄投資、遂玖資產等其他多家知名私募也紛紛在近期跌破了百億規模,其中白鷺資管和聚寬投資均爲量化私募。

千合資本還能再度力挽狂瀾,重新回到百億私募之列嗎?近期跌破百億規模的其他私募又是一時失意,還是會就此隕落?一切尚有待時間來驗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