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長江商報

三峽旅遊加速轉型,對擬剝離資產進行調整。

三峽旅遊(002627.SZ)日前發佈公告,不再出售宜昌交運集團客運有限公司(下稱“客運公司”)股權,改爲出售湖北天元供應鏈有限公司(下稱“天元供應鏈”)股權,交易不會導致實控人發生變更。

三峽旅遊方面稱,客運公司與旅遊有關聯性,所以保留下來。供應鏈與旅遊關聯性大不,且效益不佳,所以選擇將其出售。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三峽旅遊一直加碼旅遊賽道,隨着今年國內經濟運行持續回升向好,休閒旅遊需求迅速釋放,三峽旅遊上半年業績回暖,預計實現歸母淨利潤5500萬元至6500萬元,相比於去年同期的虧損600.50萬元實現大幅扭虧。

擬出售天元供應鏈100%股權

據三峽旅遊此前公告,公司原計劃向交易對方轉讓所持有的客運公司40%股權和宜昌交運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下稱“汽車銷售公司”)40%股權。

但在最新公告中,三峽旅遊對其進行了調整。公司仍將出售汽車銷售公司40%股權,但不再出售客運公司40%股權,改爲天元供應鏈100%股權。本次交易的對手方爲公司控股股東宜昌交旅及間接控股股東宜昌城發,構成關聯交易,但不會導致公司控股股東和實控人發生變更。

三峽旅遊2022年年報顯示,天元供應鏈是該公司天元物流旗下一部分,主營物流投資、供應鏈管理、鐵路運輸、物流總包、倉儲服務、汽車市場管理等業務。但天元物流目前增收不增利,2022年其營業收入5.75億元,同比增長11.38%,主要是供應鏈業務收入的增長;利潤總額343.46萬元,同比下降22.72%。

三峽旅遊方面稱,客運包括景區直通車等,與旅遊有關聯性,所以保留下來。供應鏈與旅遊關聯性大不,另一方面其營收佔比較大,但效益不佳,所以要出售。

三峽旅遊成立於1998年,原名宜昌交運集團有限責任公司,2011年11月在深交所上市。2021年8月,經公司申請,並經深圳證券交易所覈准,公司名稱變更爲“湖北三峽旅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公司證券簡稱由“宜昌交運”變更爲“三峽旅遊”。上市之初,公司主營業務僅有旅客運輸服務、汽車經營及售後服務兩個板塊,遊輪業務由於體量過小未計入主營業務。

2022年,三峽旅遊的營業收入構成爲:乘用車4S服務佔比48.65%,商貿物流佔比32.57%,旅客出行服務佔比8.08%,車輛延伸服務佔比3.61%,旅行社業務佔比3.02%。

旅遊業回暖 上半年業績大增

近年來,三峽旅遊轉型步伐加快,一方面立足現有的遊船產品,不斷豐富品類、業態和內涵,增強體驗性,擦亮“兩壩一峽”旅遊金字招牌;另一方面着眼產業規模的擴大,非公開發行募集逾8億元投資加碼遊輪旅遊項目、遊輪品牌輸出從無到有、三峽壩區旅遊資產重組啓動等。通過內修外拓、服務提升、體系重塑,公司逐步走出一條適合自身的旅遊產業發展之路。

今年5月,三峽旅遊通過公開掛牌方式轉讓公司持有的湖北神農旅遊客運有限公司50%股權,受讓方爲湖北文旅集團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轉讓價格合計844萬元。同時,該公司在回覆投資者時表示,正持續推進收購長江三峽集團旗下長江旅發100%股權,以及大股東宜昌交旅旗下行勝公司100%股權,收購的資產內容包括三峽大壩旅遊區(5A級景區)旅遊交通服務業務的經營權,向着“三峽旅遊產業的主導者”戰略目標邁進。

國內旅遊業的回暖,使得公司今年上半年業績雙增。三峽旅遊7月發佈的2023年半年度業績預告顯示,今年1至6月,三峽旅遊預計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5500萬元至6500萬元,相比於去年同期的虧損600.50萬元實現大幅扭虧,同比增長1015.90%至1182.43%;預計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淨利潤爲5000萬元至6000萬元,同比增長582.58%至679.10%。今年上半年公司核心旅遊產品遊客接待量95.44萬人,較2022年同期增長11.59倍,較2019年同期增長78.73%,旅遊業務收入和利潤總額均大幅增加。

在最新的投資者互動中,三峽旅遊透露,公司對省際度假遊輪項目實施計劃進行了調整,明確了實施進度;由於該項目建設週期長,需要分階段逐步投入資金,因此公司在保障募集資金分階段正常投入的前提下,對暫時閒置的6億募集資金做了理財規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