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8月14日訊(記者 林堅)週末國務院印發《關於進一步優化外商投資環境 加大吸引外商投資力度的意見》,提出24條政策措施,爲推動經濟復甦的穩增長政策再添有力舉措。綜合財聯社記者採訪的首席宏觀、策略分析師以及行業分析人士觀點,目前各類財政、金融、產業等政策工具陸續登場,我國經濟增長拐點已經確立。如今政策既有對內的支持,也有吸引外資的支撐。

整體來看,最新出臺的“吸引外資24條”主要分六個方面內容,包括提高利用外資質量、保障外商投資企業國民待遇、持續加強外商投資保護、提高投資運營便利化水平、加大財稅支持力度、完善外商投資促進方式等。

一是加大重點領域引進外資力度,發揮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示範引領帶動作用,拓寬吸引外資渠道,支持外商投資企業梯度轉移,完善外資項目建設推進機制。

二是保障依法參與政府採購活動,支持依法平等參與標準制定工作,確保平等享受支持政策。

三是健全外商投資權益保護機制,強化知識產權行政保護,加大知識產權行政執法力度,規範涉外經貿政策法規制定。

四是優化外商投資企業外籍員工停居留政策,探索便利化的數據跨境流動安全管理機制,統籌優化涉外商投資企業執法檢查,完善外商投資企業服務保障。

五是強化外商投資促進資金保障,鼓勵外商投資企業境內再投資,落實外商投資企業相關稅收優惠政策,支持外商投資企業投資國家鼓勵發展領域。

六是健全引資工作機制,便利境外投資促進工作,拓展外商投資促進渠道,優化外商投資促進評價。

可以看到,在歐美經濟放緩的背景下,全球跨境投資的總額總體上呈現下降趨勢,其中,中國在吸引外資方面的進程亦有所放緩。然而,投資過程具有較長的運作週期和較高的沉沒成本,因此,不能僅根據短期數據作出判斷,而應該從長期趨勢中予以理解把握。如今,隨着“吸引外資24條”的出臺,將繼續對外資提供產生吸引力的各類因素。

此外,兼顧外資數量與外資質量是目前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應有之義,有望進一步對我國經濟的高水平發展起到貢獻。

內外雙向發力是政策必然,經濟數據有望恢復

記者注意到,就緊鑼密鼓的出臺對外資吸引力的政策同時,近日剛出爐的7月金融數據成爲討論的焦點,亦是導致外資投資採取觀望態度的一個因素。在直面近日金融數據所承載的壓力的另一方面,我國經濟發展動能將持續增強是不爭事實,受訪的業界人士普遍認爲,隨着政策的全面出臺和效應顯現,我國經濟發展動能將持續增強、結構將持續向優、態勢將持續向好,其中,從結構來看,金融對實體經濟的精準支持不斷加強。

根據8月11日央行發佈2023年7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統計數據報告,7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爲5282億元,比上年同期少2703億元,前值增42241億元;7月末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爲365.77萬億元,同比增長8.9%;7月人民幣貸款增加3459億元,同比少增3498億元,前值30500億元;7月M2同比降至10.7%。不難發現,7月金融數據表現不及市場預期。

7月金融數據,尤其是社會融資情況低於預期有幾個方面的因素。中信證券研究認爲,7月社融整體低於預期,可能原因包括信貸需求被提前透支、居民提前還貸和基建財力支出回落等。中金公司研究團隊也稱,7月金融數據大幅不及預期,主要可能是按揭提前償還、季末衝量後季初的自然回落、地產仍在下行、政府債券發行進度偏慢等因素共同影響所致。

金融數據僅是暫時表徵。中信證券研究預計下半年市場對經濟修復預期將持續增強,後續信貸需求穩中向好。與此同時,中信建投研究也稱,當前7月社融預計爲全年低點,預計下半年市場對經濟修復預期將持續增強,後續信貸需求穩中向好。

一攬子政策待釋放,資本市場出現不少向上修復信號

有市場觀點指出,當前經濟已顯現出持續恢復的跡象,但這種恢復並未達到穩固的程度,其核心的問題在於宏觀經濟環境中總需求的薄弱,以及微觀經濟環境中市場主體信心的不足。如何最大限度激發各類市場主體信心活力?有不少分析觀點認爲,越是在複雜的情況下,越要注重精準發力,必須採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增強發展動能,優化經濟結構,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

中金公司認爲,需要財政和貨幣政策的進一步發力託底,尤其是財政層面,中央加槓桿的迫切性有所提升,以對沖居民和企業槓桿意願的下降,同時引領實體收入預期的改善和信心修復,促進實體資產負債表的良性修復。包括後續專項債的發行提速也潛在再融資地方債額度的釋放,其實就是政府加槓桿的邏輯,但如果只是存量提速而沒有新增投入,很難徹底扭轉並修復實體信心,廣義財政赤字可能需要進一步的提升來改善實體信心。

中金公司還提到,除政府加槓桿外,還需要依託央行在利率層面的調降來緩解社融增速的偏弱,包括進一步推動按揭利率和企業融資成本的下行等,通過價格讓利來激發實體內生性融資需求。

聚焦A股投資,那麼展望後市,投資者應該貪婪還是恐懼?民生策略首席分析師牟一凌稱,目前市場在底部區間內,向上的信號在聚集。他認爲,在市場大幅回撤,基本面數據大多走向統計意義的底部時,如果過往週期性規律至少短時間有效,那麼當下就是基本面的底部;如果相信防範系統性風險依然是決策層的底線,那當下就是政策的底部。更何況,在這個底部,已經出現了不少向上修復的信號。

華安證券分析師認爲大的震盪行情格局未變,今年以來的市場下沿仍存在關鍵性支撐,即海外加息預期穩定、經濟韌性強、外部風險偏好未有大的風險擔憂,而內部儘管經濟存在波動、當下預期較弱,但並不會出現失速或者過度下跌的風險。在當下市場已臨近震盪區間的下沿時,不必再過度擔憂繼續大跌。

海通證券研究報告提到,當前部分經濟數據或已企穩,後續重點跟蹤政策落地及經濟修復情況。往後看,隨着穩增長政策持續發力穩定市場預期和信心,經濟和盈利的拐點進一步明確,市場有望迎來政策面和基本面共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