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瀾滄古茶港股上市更近一步,行業內控“頑疾”待解

港股上市的茶企或將迎來新成員。日前,瀾滄古茶完成港股上市聆訊的前置要求,證監會發布的備案通知書對瀾滄古茶境外發行上市備案信息予以確認。

早在2020年,瀾滄古茶就曾向證監會遞交擬在深交所主板上市的申請,後又主動申請撤回申報材料。在中茶股份和八馬茶業等傳統茶企欲衝擊A股之時,瀾滄古茶轉戰港股,被業內認爲有望成爲港交所“普洱茶第一股”。不過,這家總部位於雲南的茶企不再執着於普洱茶業務,將旗下業務線延伸至紅茶、白茶及調味茶,多品類運營成爲一大特點。

茶行業“小散亂”由來已久,隨着上市公司越來越多,獲得資本助力,有利於行業整合,引發格局改變。不過,有業內人士認爲,茶行業集中度低、資源分散,茶產業整體標準化經營程度偏低,抗風險能力偏弱等是困擾茶企上市的因素,同時,企業還面臨原料採購方面有農產品的天然弊端,茶葉原料價格波動幅度大等問題。此外,消除內控“頑疾”也是包括瀾滄古茶等企業需要不斷髮力的重點。

獲港股上市“備案通知書”

8月2日,證監會官網發佈《關於普洱瀾滄古茶股份有限公司境外發行上市備案通知書》,瀾滄古茶擬發行不超過2415萬股境外上市普通股並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證監會發布的備案通知書對瀾滄古茶境外發行上市備案信息予以確認。這也意味着瀾滄古茶已完成港股上市聆訊的前置要求。

備案通知書顯示,瀾滄古茶完成境外發行上市後15個工作日內,應通過證監會備案管理信息系統報告發行上市情況。此外,瀾滄古茶自備案通知書出具之日起12個月內未完成境外發行上市,擬繼續推進的,應當更新備案材料。

這不是瀾滄古茶首次傳出謀求上市的消息。2020年7月,證監會官網同時發佈瀾滄古茶和中茶股份兩家茶企的招股書。其中,普洱瀾滄古茶股份有限公司擬募資6.28億元,用於營銷網絡建設、普洱茶技術及倉儲中心建設等項目,擬在深交所主板上市。相較於同期披露招股書的中茶股份,瀾滄古茶搶先一步獲得上會機會,原定於2021年6月3日上會,不過就在上會前一天,證監會發布公告稱,鑑於瀾滄古茶已向證監會申請撤回申報材料,決定取消對其發行申報文件的審覈。

2022年4月26日,證監會國際部信息顯示,已經接收瀾滄古茶《境外首次公開發行股份(包括普通股、優先股等各類股票及股票的派生形式)審批》材料。這意味着,瀾滄古茶轉戰港股市場。隨後,瀾滄古茶於2022年5月30日在港交所遞表。2023年2月,瀾滄古茶更新了招股書,在2020年至2022年分別實現營業收入4.05億元、5.59億元、4.63億元,其中2022年業績出現下滑。

對於本次上市融資的用途,瀾滄古茶稱將用於建立現代化物流及倉儲中心、建設新生產車間及改良現有生產車間;建立銷售渠道;品牌建設及產品營銷;在茶行業戰略投資及收購商機;升級信息科技基礎設施及進一步加強研發能力;補充營運資金以及其他一般企業用途。

新京報記者注意到,根據瀾滄古茶招股書披露,2019年、2020年、2021年及2022年,公司經銷商門店分別爲649家、566家、531家及508家,經銷商門店數量減少。對此,8月11日,瀾滄古茶方面回覆新京報記者表示,專櫃的准入門檻低於專營店,在市場發展中對於突破空白區域具有一定的作用,但隨着市場的發展和不斷完善,報告期內各年專櫃在整個經銷體系中收入佔比不足5%,且數量多、規模小、分散程度高,較大程度提升了公司的管理成本和管理難度。因此公司爲進一步優化結構,實現提質增效,主動與以往業績未能達到篩選要求的經銷商終止關係。

有分析認爲,雖然與中茶股份、八馬茶業幾乎同時對資本市場衝刺,但瀾滄古茶中途轉向港股,或許能夠領先上述兩家茶企的上市速度。

探索多品類之路

茶已成爲深深根植於中國文化的傳統飲品。瀾滄古茶招股書顯示,過去數十年,中國人對健康生活方式的關注不斷提高,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續增加,使中國茶葉市場按收益計算的市場規模,由2016年的3518億元增加至2021年的5221億元,複合年增長率爲8.2%,預計2026年將達到7330億元,2021年至2026年的複合年增長率爲7.0%。

瀾滄古茶註冊成立程序於2002年9月正式完成,其品牌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66年發起於景邁山的景邁茶訓班。經過二十多年經營,公司將瀾滄古茶建成核心品牌,在此品牌旗下,開發和建構了1966及茶媽媽兩條產品線,並於2022年7月推出新產品線巖冷,以迎合不同消費羣體的各種需求。

根據瀾滄古茶招股書顯示,“瀾滄古茶”品牌包括普洱熟茶、普洱生茶;“茶媽媽”品牌包括陳皮普洱系列、經典系列、便攜系列,其中經典系列包括紅茶、白茶。瀾滄古茶稱,善用豐富的普洱茶產品開發經驗,投入發展其他類型的茶葉,如紅茶、白茶和調味茶,並別出心裁地採用杯裝茶及袋泡茶等不太傳統但更方便的產品形式,豐富了“茶媽媽”的產品組合。

瀾滄古茶對新京報記者回復說,1966主要專注經典普洱茶葉產品的開發、生產和銷售,爲業務基石。茶媽媽適用於更多的消費場景,“預期茶媽媽將成爲我們下一個增長源頭”。

新京報記者注意到,目前正在上市衝刺的八馬茶業、中茶股份也都不是單一品類茶企。早在2013年,八馬茶業股份有限公司就曾謀求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於2015年以“鐵觀音第一股”的名號掛牌新三板。如今,產品覆蓋烏龍茶、黑茶、紅茶、綠茶、白茶、黃茶、再加工茶等全品類茶葉以及茶具、茶食品等相關產品。中茶股份的主要產品包括烏龍茶、普洱茶、花茶、紅茶、綠茶及相關製品等。

長期關注茶行業的北京天下名山茶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鄧增永對新京報記者表示,從茶企的成長基本趨勢看,過去20年,單一品類的茶企能做到幾個億已非常不易。一般一個單一品類的茶,做到5億元左右的規模就非常可觀,想要再往前走也不容易。

今年4月,中國茶葉流通協會發布《2022年中國茶葉產銷形勢報告》顯示,綠茶依然是最大的茶品類。2022年中國傳統六大茶類的生產格局與上年大體一致。產量方面,綠茶產量185.38萬噸,紅茶48.20萬噸,黑茶42.63萬噸,烏龍茶31.13萬噸,白茶9.45萬噸,黃茶1.30萬噸。綠茶在總產量的佔比下降,黃茶佔比穩定,其他茶類佔比攀升。

“據我觀察,多品類是茶企業做大做強的必由之路,做到20億甚至30億的規模,還是要走多品類道路。中國茶葉品類多,對茶葉的消費也是多元的,所以企業單一品類做大的過程中很容易面臨天花板。如果企業做多品類佈局,就可以面對不同市場,開發不同茶類產品,滿足不同的消費需求,這就更容易去做大。”鄧增永稱。

瀾滄古茶認爲,多品類經營有利於更好地滿足消費者需求。“公司將持續關注市場需求,並增強存貨管理及生產能力;繼續優化全國銷售網絡;通過戰略投資及收購進一步拓展業務;繼續以差異化策略提高不同產品線的品牌知名度及市場能見度;及升級信息科技基礎設施,進一步加強研發能力等策略,實現公司持續發展。”

內控問題成行業“頑疾”

我國雖是茶葉產銷大國,但產業集中度較低,茶企數量多而分散,整體規模偏小,達到一定規模的品牌企業更爲稀少。中國茶葉流通協會《2022中國茶葉行業發展報告》顯示,2021年參加調研的184家茶企中,淨利潤在1億元以上的企業僅有14家。

中國茶葉流通協會會長、全國茶葉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主任委員王慶此前在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當前我國茶葉仍然以區域公共品牌爲主導,區域之間競爭較激烈,綜合性的茶企較少,缺乏綜合競爭力,沒有足夠的市場分量和市場地位,導致茶行業難以出現全產業、全品類影響力的品牌。

“小散亂”的行業現狀,也讓茶企內控問題層出不窮。

從證監會2022年5月對瀾滄古茶出具的境外上市反饋意見來看,有多條是針對公司股權及內控問題,如說明近親屬之間轉讓股權的原因及背景,廣州天速等4家公司增資入股的原因及定價依據,是否存在關聯關係或利益輸送安排等。招股書顯示,瀾滄古茶股東王娟曾是公司經銷商,王娟胞姐100%持股的墨江烏金商貿有限公司,瀾滄古茶另一董事配偶之胞弟經營的臨沂批發城普沁茶行,均曾是公司經銷商。

對於內控問題,瀾滄古茶向新京報記者表示,公司已按監管要求對相關內容進行回覆。8月2日,中國證監會官網披露,公司已獲得境外發行上市備案通知書,意味着公司已完成中國證監會關於企業境外上市的申請流程。公司已通過發佈系統內部制度及程序、聘請專業外部顧問團隊等一系列措施,以確保公司內控符合法律法規及監管要求。

今年1月,證監會對八馬茶業主板上市文件提出反饋意見,審覈部門要求八馬茶業進一步說明從創業板撤單的原因,相關問題是否已整改及整改結果,是否存在重大違法違規行爲,是否存在不符合發行條件的事項等。

王慶認爲,目前困擾茶企上市的因素主要體現在:行業集中度低、資源分散,跨地域跨茶類的綜合型大企業少、規模偏小;茶產業整體標準化經營程度偏低,抗風險能力偏弱;消費升級的背景下,產品供求結構性失衡的問題尚未解決,限制行業盈利能力等。

在鄧增永看來,茶企的合作方很多是個體戶,這種情況下就容易出現關聯交易,如果茶企上市,那就首先要合規,這些方面茶企都能夠努力解決。除了部分企業本身內部存在錯綜複雜的關係,茶企內控問題的出現還與原材料價格有關。鄧增永表示,茶企上市在原料採購方面有農產品的天然弊端,茶葉原料價格波動幅度大,不同季節、不同產區、不同年份、不同等級的原料彼此間可能存在十倍、幾十倍的價差,就容易造成價格的操控。

上市成擴大規模重要途徑

八馬茶業在招股書中表示,現階段,我國茶葉市場中企業衆多,且仍存在大量傳統的家庭作坊式生產企業及小型茶企。產品種類豐富、銷售區域覆蓋廣的規模性企業屈指可數。近年來,我國茶行業生產研發基地建設不斷完善,一體化經營、多渠道營銷、統一配送等現代經營方式越來越多地在茶企中得到應用。茶行業的生產經營不斷向集約化、規模化、現代化的方向發展,品牌企業的市場佔有率有望得到顯著提升,市場集中度將持續增長。

市場不斷集中的趨勢也在瀾滄古茶的招股書中有所體現,中國普洱茶市場相對集中,2021年共有超過700位市場參與者,其中,按普洱茶產品產生的收益計,中國五大普洱茶公司共佔有22.1%的市場份額。2021年瀾滄古茶是中國第二大普洱茶公司,佔市場份額2.8%。

整體而言,中國茶行業正在穩中向好地發展,上市成爲茶企擴大規模的重要途徑。鄧增永表示,茶企上市,尤其是A股主板上市,對行業來講是會發生格局改變的,這個改變是相對正面積極的影響。“企業努力上市都是爲了做大做強,有了資本的助力,就有助於企業更快速更好地發展。如果未來八馬茶業、瀾滄古茶、中茶股份3家企業都能如願上市,有助於行業整合,相對來講行業格局發生改變的可能性還是比較大的。”

也有業內人士指出,由於茶企缺少長期穩定高速成長的基礎,因此上市存在一定難度。瀾滄古茶選擇港股上市,或許是因爲門檻低,要上市不難,但要以較理想的估值融資很難。“港股的一些企業估值相對較低,這也是大家不願意將港股作爲首選的原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