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买前生产力,买后爱奇艺」一直是绝大多数人对iPad的正确定位。作为数码达人,自然要尝试发挥它生产力的一面,「随航」、「通用控制」是两个我经常用、也是比较好用的功能(有线连接,稳定且不用担心电量问题)。


「随航」:作为 MacBook Pro 的扩展屏幕,主要是在修图时使用,作为 Lightroom的副窗口,显示图片修完后的效果,之所以把更大的便携式显示器替换,是为了实现全 DCI-P3 色域显示,MacBook Pro+LG UltraFine+iPad Pro 全DCI-P3色域三屏组合,色彩一致。


「通用控制」:主要用于娱乐,24英寸的 UltraFine 很难实现窗口双开,需要占用MacBook的屏幕,但有时候也想看看流媒体视频,「一心二用」,iPad 则是看剧非常好的选择,从国外奈飞到国内的各大视频网站都有专门的APP,大屏幕+四扬声器,作为副屏追剧岂不美哉。


最重要的是:有了全家桶,当然要发挥全部功能,不然值不回票钱!

五百元的iPad支架


实现以上两个功能,当然离不开一个重要配件:iPad 支架,为此我前后用过多款支架,甚至改装显示器支架,今天我们就来看两款支架界的「变形金刚」,500多元的售价,看看它们有什么独特的地方。


选手一:Twelve South Hoverbar Duo 支架(以下简称 Hoverbar Duo),苹果官方商店同步在售,经过官方严选,实力不容小觑;
选手二:耐尔金灵创 模块化支架(以下简称 耐尔金灵创),国产支架界的黑马,模块化设计,需要什么搭配什么。


两款支架售价都在500元左右,其中耐尔金单 iPad 模块在三百元左右,单一模块无法发挥实力,所以需要选择多模块组合,这样两者的价格基本相当,在iPad支架中可谓是「高端产品」,具体表现如何,让我们对比来看。


Round 1:外观 & 设计


外观设计是对产品的第一印象,高端产品自然要有「独立思考」,而非千篇一律的抄袭。这方面,显然两者做的都不错,采用的都是简约设计语言,因为支架除了支撑功能外,另一方面也有收纳、装饰的效果,简洁设计能搭配绝大多数的使用环境。

Hoverbar Duo 是一款多角度调节支架,包含两款底座,支持配重底座、桌夹两种方式固定。采用铝合金支臂,一方面可以提供足够的支撑强度,另一方面减少支架的重量。但配重底座就非常有分量,以便于采用底座固定时能够提供更稳的支持。

两款底座采用卡扣方式固定,QuickSwitch Tab轻轻一按就能将支架拆下了,一款支架可以在两个不同场景使用,比如桌夹放在桌面上 ,底座放在餐桌,方便边看剧边吃饭。

不同于 Hoverbar Duo 的轻量化,耐尔金灵创从支架到底座都体现着用料的扎实,采用模块化设计,开箱后需要一个简单的组装过程,但金属机身、支架,配合磁吸环,让这个组装也变得仪式感满满。

模块化设计的好处在于灵活,比如单iPad用户,购买最基本的款式就行;而我更喜欢iPhone、iPad两者的组合;苹果全家桶用户还有手表、耳机以及手机、iPad的全模块组合。

iPad 固定方式


夹式固定


Hoverbar Duo 采用夹式固定,iPad 的各种尺寸都能夹住,手机方面,iPhone 14 Pro 可以夹住,更小的 mini 不确定能否夹住。夹式固定的好处:设备不限制,只要在夹子的尺寸范围内,从手机、iPad、到Switch都能固定。

磁吸固定


耐尔金灵创 采用磁吸固定,随箱赠送一个磁吸环,如果平板不支持磁性也可以用磁吸环正常使用,多款设备可以单独购买磁吸环,用来不同设备的使用。磁吸的好处:方便,自从手机习惯磁吸充电、固定外,现在家里洗漱池、洗碗池上方全部有磁吸环,这样洗漱、洗碗都能边洗边刷手机了,非常方便。

颜色方面:Hoverbar Duo 提供黑、白两者经典颜色选择,耐尔金灵创 提供了深空灰的配色,喜欢深色系的两者都可以选择,但作为白色空,白色桌搭那只有Hoverbar Duo可以选择了。


细节方面:耐尔金灵创的整体感要好于Hoverbar Duo,做工更加精细,底盘支持360°旋转,同时配上旋转棘轮声,非常解压,没有灵感了就转一转。Hoverbar Duo 作为 iPad 支架,在底座上提供了专门防止 Apple Pencil的卡槽,特别是对于一代圆形笔,这个卡槽设计非常必要。

Round 2:灵活多变的支架


两款在支架灵活性方面表现都不错,放在桌面上使用时,两者的差别不大,比如都支持360°底座旋转,iPad 横、竖屏以及多角度无级调节,总能找到适合你的角度,搭配键盘、鼠标,轻松将iPad变成你的「第二台电脑」。

差异化在于:Hoverbar Duo 支撑臂更长,和显示器搭配使用时高度更高,平视通话非常方便,屏幕间切换更自然。

耐尔金灵创 支持多模块组合,可以将iPad、iPone同时支撑起来,一次操作多个设备,这种体验之前都是需要低头操作,现在可以抬头了,颈椎舒服一些。如果选择耐尔金灵创 单iPad版,可以单独入手手机磁吸扣,这样 iPad 支架可以秒变 iPhone 手机支架。

创作助手


借助iPad更大的屏幕,可以作为俯视机位拍摄,两款支架都可以提供俯视拍摄机位。耐尔金灵创在俯视拍摄时需要一定的缩放,不然容易拍摄到底座的一部分;Hoverbar Duo 可以通过调整支架避免拍摄到底座部分,不过需要注意重心的调整,不然容易慢慢的滑落。

当然,总体而言,Hoverbar Duo 得益于支撑臂设计,同时配有两款底座,自然在支架灵活度方面更有优势,玩法也更多,发挥你的创作力的时候到了。


Round 3:稳定 & 牢固


iPad 牢固程度


不管是夹式还是磁吸式,两者iPad的固定程度都非常牢固,这点不用担心。

支架稳定性


耐尔金灵创采用支臂硬连接的方式,同时能提供足够的磁吸力,不管是大、小iPad,在稳定性方面都能表现更好,每次从支架拿下来我都需要双手才行,不然就成调整角度了。

Hoverbar Duo 在稳定性方面需要注意一点:iPad 重心和支撑臂重心一致,如果重心过长时,容易出现「低头」的现象。支撑臂支持多个角度力度调节,来适应不同尺寸的iPad。灵活性和稳定性本就是一对矛盾体,需要多调整几次来确定中间的平衡,更适合中、小尺寸的iPad。

不足之处


Hoverbar Duo:支撑臂在细节方面可以提升一下,精致感稍显不足,也可能是白色的原因,有放大效果,黑色可能会好一些。


耐尔金灵创:提供了包括手表、耳机在内全家桶支架,但因为缺少充电功能,手表模块其实可以不选,手机、耳机看个人需求搭配就好。


尾巴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花四、五百元购入一款iPad支架,确实不是一件容易得事,特别是iPad在生产力方面的表现没有让人很满意,这也是我分享这篇文章的原因。当然,这两款支架在体验后已经完全满足我对iPad支架的幻想,玩法多、功能性强、品质感好,这点是几十元支架无法做到的,更适合喜欢发现、折腾的朋友。


两款之中,你会更喜欢谁呢?


以上,我是麦豆爸爸,一个喜欢图文内容的创作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