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晚間,全聚德(SZ:002186)發佈2023半年度業績報告。全聚德2023年上半年營業收入約6.68億元,同比增長104.06%;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約2792萬元,而上年同期約爲虧損1.53億元。分地區看,佔全聚德營收規模71%的華北地區門店增速超過136%,營收達到4.73億元。

這一業績增速已經超過了今年餐飲行業的平均水平。據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數據,今年上半年餐飲收入24329億元,按年增加21.4%。而在利潤水平上,全聚德不僅已經扭虧,今年上半年全聚德2792萬元的淨利潤基本恢復至疫情前水平。

就過去三年的中報淨利潤水平對比來看,全聚德在2019年至2022年的中報淨利潤分別爲3228萬元、-1.48億元、-4245萬元、-1.53億元。

全聚德業績翻身與今年旅遊旺季帶來的餐飲熱潮相關。

全聚德的一位負責人告訴界面新聞,今年7月,全聚德北京王府井門店再次超越和平門總店,成爲銷售數據排名第一的門店,這得益於今年旅遊旺季帶來的遊客用餐高峯。而自今年6月和7月全聚德的營收數據均已經超過2019年同期。

不僅如此,一些遊客在門店打卡用餐後還增加了線上購買的頻次,客單價也有所提升。

全聚德在財報中也披露了電商相關數據。今年618電商購物節期間,電商全渠道銷售額同比增長200%,其中天貓平臺同比增長155%,京東銷售額同比增長398%。這個品牌位列天貓烤鴨類目品牌第一,京東自營預製菜品牌第三。

除了遊客拉動之外,全聚德在業務自身也有所創新。

例如這個品牌升級了它的預製菜烤鴨產品。界面新聞在全聚德門店現場看到,全聚德工片制烤鴨升級後所使用的包裝盒與空氣炸鍋尺寸相當,更方便消費者在加工,也能讓烤鴨口感更大程度還原。全聚德上述負責人透露,該產品在上市後的銷量已經超過預期。

除了常規的餐飲業務,全聚德在財報中稱,一些門店的新項目在提升門店整體收入、人均消費方面作用明顯。

例如和平門店的“中華一絕-空中四合院”主題餐廳前6個月累計實現營業收入佔全店營業收入的42%,王府井店的“宮囍-龍鳳呈祥”主題餐廳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佔全店收入的52%。

以“宮囍-龍鳳呈祥”主題餐廳爲例,這是全聚德聯合故宮文化開設的餐廳項目,該店特色在於用餐空間、餐飲產品設計等均植入故宮文化元素。在換裝體驗區,顧客可在換服梳妝完畢後,沉浸式打卡拍照、用餐。這種體驗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當下消費者在社交平臺分享的需求。

不過這類新項目更多具有地域性,在全聚德整個門店網絡中,可複製性並不高。

當然,上半年的旅遊熱度對餐飲行業的刺激並不僅體現在全聚德一家公司。

橫向對比餐飲類上市公司,廣州酒家海底撈等規模更大的餐飲企業同樣獲得大幅業績增長。廣州酒家2023年上半年度實現營業收入17.45億元,同比增長22.57%,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0.76億元,同比增長39.86%。

而海底撈的利潤增速更猛。根據海底撈近日發佈的利潤預盈公告,其上半年持續經營業務收入不低於18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加至少23.7%,去年同期爲152億元;淨利潤不低於22億元,是去年同期7200萬元的30倍水平。

如果與海底撈進行對比,全聚德在產品營銷、獲客渠道上的投入和策略都略顯保守,和主動製造熱點話題、擅長熱點營銷的餐飲企業相比也略顯被動。例如,海底撈盯上了演唱會散場場景,通過提供免費大巴車來進行“搶客大戰”。海底撈這方面的投入,也讓它今年上半年的淨利潤水平達到上市以來最高。

此外,儘管早已開通加盟,全聚德的門店拓展速度並不快。

2023年上半年,“全聚德”品牌門店數量實際上淨減少一家。截至上半年末,全聚德在北京、上海、杭州、長春等地及海外開設餐飲門店共計104家,其中全聚德品牌門店91家,豐澤園品牌門店6家,四川飯店品牌門店6家,仿膳品牌門店1家。而對比去年年底,全聚德門店共計102家,包括92家“全聚德”門店。

界面新聞獲得的一份投資者問答顯示,全聚德預計2023年新開5-8家新的直營門店,這意味着,開店壓力留到了2023年下半年。而暑期餐飲熱消退後,全聚德能否在國慶假期複製這樣的業績爆發現象,目前還是個疑問。

責任編輯:劉萬里 SF01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