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長江商報

圍繞“磁材+新能源”雙輪驅動的戰略部署,橫店東磁(002056.SZ)的產業結構持續優化,業績穩健增長。

8月15日,磁性材料龍頭橫店東磁發佈半年度業績報告顯示,2023年上半年其營業收入約102.46億元,同比增長9.35%;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約12.12億元,同比增長52.03%。

目前,光伏已取代磁材業務成爲橫店東磁第一大業務。上半年,光伏業務收入增長,同時受益於原材料價格下滑,光伏產品毛利率大幅提升11.09個百分點,推動公司業績增長。

爲鞏固優勢搶佔市場,橫店東磁持續加大智能製造升級項目投資,正積極推動磁性材料和光伏產業海內外擴產。

光伏產業成業績增長支柱

橫店東磁主要從事磁性材料+器件、光伏+鋰電兩大產業相關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以及提供一站式技術解決方案的服務。

光伏產業高景氣發展,橫店東磁早在2010年就入局太陽能光伏產業,自此正式跨界光伏業務;2016年起,公司陸續增加光伏電池片、光伏組件製造業務,從此躋身光伏行業製造領域。2022年11月29日,橫店東磁豪擲100億元投資光伏電池,引發業內關注。

目前,光伏業務取代磁材業務成爲公司業績增長的主要推動力。公司年報顯示,2020—2022年,光伏產品業務營收分別爲34.68億元、64.99億元、125.93億元,佔當期總營收的42.79%、51.55%、64.74%。公司光伏產品主要是光伏電池和光伏組件,產量由3.25GW增至8.30GW,銷量由3.19GW增至8.01GW。2022年光伏業務毛利率爲14.86%,貢獻的毛利爲18.71億元,佔總毛利的55.05%。

半年報顯示,2023年上半年,橫店東磁實現營業收入102.46億元,同比增長9.35%;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2.12億元,同比增長52.03%。

光伏產業全球市場需求總體向好、差異化戰略持續深化、產品結構不斷優化以及上游材料價格下降幅度較大是其淨利潤增長的主要原因。

上半年,橫店東磁實現電池外銷約1.2GW、組件出貨超3.3GW,組件出貨同比增長50%;光伏業務實現收入67.97億元,同比增長15.95%。同時受益於上游材料價格下降幅度較大,公司光伏產品毛利率同比提升11.09個百分點。

此外,上半年,橫店東磁鋰電產業實現收入9.39億元,同比增長15.45%;實現鋰電池出貨1.4億支,同比增長36%;磁材產業上半年實現收入18.22億元,受市場競爭加劇和下游部分應用市場景氣度弱的影響,盈利同比略有下降。

加大TOPCon電池產能建設

爲滿足光伏產業發展需求,近年來,橫店東磁持續加大智能製造升級項目投資,公司在海內外均有佈局製造基地,國內主要分佈在浙江橫店、江蘇泗洪、四川宜賓、河南杞縣、廣西梧州等地,海外分佈在印度和越南(籌建中)。

今年5月,橫店東磁公告,擬發行可轉債募資不超過32億元,用於年產12GW新型高效電池片智能製造“未來工廠”項目、年產10GW光伏組件一期5GW生產線項目、補充流動資金。

“未來工廠”項目建成達產後,可爲橫店東磁新增12GW TOPCon電池的產能。據瞭解,該項目總投資達35.54億元,擬投入募集資金20億元,項目一期6GW TOPCon電池計劃於今年12月底前基本完成建設,項目二期6GW TOPCon電池將在一期調試期結束前啓動,啓動後預計10個月內完成項目建設。

整體來看,2023年上半年,橫店東磁落地幾項擴產投資決策,包括子公司四川東磁分兩期投資年產12GW新型高效電池項目、子公司連雲港東磁投資年產5GW新型高效組件項目及超百個技改提升項目等,並在積極推動磁性材料和光伏產業的海外建廠事宜。

產能方面,據披露,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磁性材料產業具有年產22萬噸鐵氧體預燒料、16.2萬噸永磁鐵氧體、5萬噸軟磁、2.5萬噸塑磁的產能,是全球規模最大的鐵氧體磁性材料生產企業;新能源產業具有年產8GW電池、7GW組件和2.5GWh鋰電池的內部產能。

在7月份的投資者調研記錄中,橫店東磁表示,目前四川宜賓12GW一期TOPCon電池項目(6GW項目)的設備已陸續進場並將開始逐步調試。明年國內計劃再擴產6GW TOPCon電池,海外也會佈局一些製造基地,然後擇機將組件與電池的產能匹配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