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財經獲悉,8月18日晚間,海康威視(002415.SZ)發佈半年報,上半年營業收入375.71億元,同比增長0.84%,淨利潤53.38億元,同比下降7.31%。

海康威視是以視頻爲核心的智能物聯網解決方案和大數據服務提供商。一度有“安防茅”之稱。去年以來,其業績持續下滑。

2022年上半年,海康威視實現營業總收入372.58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9.90%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57.59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1.14%。

2022年全年,海康威視實現營業收入831.66億元,同比增長2.14%。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28.37億元,同比下降23.59%。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123.31億元,同比下降25.02%。

去年至今,海康威視連續兩年中期業績下滑。

當前,海康威視可謂“內憂外患”。

從市場上講,海康威視主營的安防領域早已是一片紅海。據深圳市安全防範行業協會、CPS中安網、乾坤公共安全研究院統計數據,2022年我國安防行業的總產值達到9,460億元,較上年增長4.9%,雖然仍保持着增長,但增速下滑跡象較爲明顯。而且海康威視的對手玩家越來越密集且成熟。比如以阿里騰訊百度爲代表的互聯網科技公司,從互聯網優勢進攻物聯網領域;以華爲、小米爲代表同時佈局“軟硬件”的企業;以及以AI四小龍爲代表的AI企業也正在從各個場景切入,瓜分安防市場的蛋糕。

此外,8月8日,國家網信辦就《人臉識別技術應用安全管理規定(試行)(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徵求意見稿提出,只有在具有特定的目的和充分的必要性,並採取嚴格保護措施的情形下,方可使用人臉識別技術處理人臉信息。

《規定》規定一旦實施,意味着眼下不少似乎“天經地義”的人臉識別應用,其合規性都需要被重新審視。隨着監管日漸嚴格,企業就越來越需要合規,有可能會造成產業鏈的新一輪洗牌。

本文首發於泡財經風口解讀專題,如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