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週(8月14日至18日),A股延續調整,滬指周跌1.8%,收於3131.95點。深證成指、創業板指周跌幅均超3%。盤面上,行業板塊跌多漲少,其中環保、紡織服飾、輕工製造漲幅領先。電子、計算機、有色金屬和傳媒行業則跌幅居前。

機構調研方面,伴隨A股公司半年報披露漸多,受披露窗口期等因素影響,周內機構調研數量仍處於低位水平,且調研主題繼續聚焦半年報業績主線。

截至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發稿,Choice數據顯示,近一週有74家A股公司接待機構調研並披露投資者關係活動記錄。

儘管近一週機構整體調研公司數量不多,但不少公司收穫了大規模的組團調研,個股調研熱度高漲。海康威視、華東醫藥、中科創達、金石資源、天賜材料京新藥業偉星股份、吉比特等19家公司接待了上百家機構。

其中,安防龍頭海康威視接待最多機構。8月18日晚間,海康威視披露半年報,隨後8月19日公司召開線上業績說明會,睿遠基金、嘉實基金、易方達基金等超過400家機構參會。調研中,海康威視主要解析了公司上半年業績情況,並對後續表現給予積極預期,稱“我們認爲逐季度改善的趨勢是比較確定的,我們對下半年業務抱比較大的期待”。

從獲調研股行業分佈看,醫藥生物周內最受關注,共有12家公司接待機構。8月,醫療反腐風暴引發了醫藥板塊行情震盪,圍繞這一事件對各大醫藥公司的具體影響,機構投資者近期開啓密集調研模式。近一週,華東醫藥、普洛藥業、怡和嘉業、萬孚生物等多家公司被問及並披露該事件影響。

其中,華東醫藥於8月16日盤後召開了中期業績交流會 ,364家機構、合計520人云集該會議。

對於醫療反腐事件對行業影響的後續推演,華東醫藥在調研中表示,醫藥領域反腐並沒有導致市場和患者的需求下降。公司認爲經過反腐和規範治理之後,醫院的藥品市場格局將會得到重塑,臨牀效果明確、產品力突出的優質仿製藥及能夠滿足臨牀需求的創新藥,都會獲得長期受益,同時也將加速醫療行業的健康發展。不但能讓患者獲益,醫生獲得更多尊重,也能讓企業在一個良好公平的市場環境獲得高質量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華東醫藥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203.85億元,同比增長12.02%;實現扣非後淨利潤14.27億元,同比增長12.24%,如扣除股權激勵費用及參控股研發機構等損益影響,期內扣非後淨利潤爲16.56億元,同比增長20.61%,實現2020年以來半年度營收和淨利潤首次恢復雙位數增長。

此外,對於醫療反腐的深入推進,其他醫藥公司也基本爲正向解讀。例如,怡和嘉業介紹,公司業務以出口爲主,2022年境外收入佔比85%,2023年上半年境外收入佔比67%。國內銷售渠道以線上零售及線下器械門店爲主,院線端涉及較少,醫療反腐對公司業務基本無影響。另外,雖然行業整體存在短期陣痛,從長遠看,醫療行業整頓後的健康發展對公司後續院線端業務發展有一定的正向作用。

“我們對醫藥反腐是非常支持的,支持市場經濟和憑藉研發投入取得產品競爭力,並且把產品賣出去。藥品進院太難了,集採打通了進院門檻,以後可以讓真正有競爭力的企業進入市場。公司已經做好準備,正在考慮大幅增加品種。”普洛藥業在調研中表示。

責編:張騫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