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長江商報

上市22年自去年首次淨利下滑後,“安防茅”海康威視(002415.SZ)經營依舊承壓,其業績一直高成長的拐點已現。

8月18日晚間,海康威視披露了半年度報告。今年上半年,公司375.71億元,與上半年同期基本持平,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以下簡稱“淨利潤”)53.38億元,同比下降7.31%。

海康威視曾表現出不錯的成長性。2007年至2021年,公司營業收入、淨利潤持續雙增,股價上漲近20倍。但是,2022年上半年及全年,公司首次出現淨利潤下滑。

如今看來,去年的“首次下滑”並非暫時性,公司何時能夠突圍成功,仍然待考。

爲了應對暫時的困難,海康威視採取了兩條策略,即加強研發構成差異優勢、分拆子公司獨立孵化成長。

長江商報記者發現,儘管海康威視經營承壓,但其仍然不失爲大白馬特徵。2010年上市以來,公司累計派發紅利500億元,而其股權融資爲僅爲34億元。

營收增加3億淨利反減少4億

增收不增利是海康威視上半年的經營特徵。

根據半年報,今年上半年,海康威視實現營業收入375.71億元,較去年同期的372.58億元增加3.13億元,增長幅度爲0.84%。對應的淨利潤爲53.38億元,與去年同期的57.59億元相比,減少4.21億元,同比下降7.31%。公司實現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以下簡稱“扣非淨利潤”)爲50.36億元,較去年同期的56.46億元減少6.10億元,同比減少幅度爲10.79%。

去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的營業收入同比增速9.90%,淨利潤、扣非淨利潤同比分別下降11.14%、9.25%。

連續兩年中期增收不增利,海康威視的經營似乎進入了至暗時刻。

2010年5月28日上市以來,到2021年,海康威視實現了營業收入和淨利潤持續增長,2021年的營業收入、淨利潤分別較2009年增長37.7倍、22.8倍。在上市之前的2007年至2009年,公司營業收入和淨利潤也是連續快速增長。

2022年中期及全年,海康威視首次出現增收不增利現象。當年全年,公司實現的營業收入爲831.66億元,同比增長2.14%,淨利潤、扣非淨利潤分別爲128.37億元、123.31億元,同比分別下降23.59%、25.02%。

史上首次營業收入失速、淨利下滑,在年報中,海康威視稱,2022年,全球宏觀經濟波動加大、地緣政治錯綜複雜、歐美打壓升級,國內面臨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等方面壓力,給企業經營帶來巨大挑戰。海康威視以積極、審慎的態度應對各種不確定性。

當時,券商研報稱,受疫情防控影響、需求端疲軟,同時部分項目落地延遲,歐洲、北美市場下滑對海康威視的海外整體業務影響較大,拉美、亞洲等地區繼續保持較快增長。此外,員工數量增加、成本上漲,創新業務增速放緩,這些因素疊加,導致公司出現有史以來業績下滑。

不過,在當時,有市場人士認爲,海康威視淨利潤首次下降是暫時性的,隨着市場環境變化,公司淨利潤可能會重回增長軌道。

只是,遺憾的是,今年上半年,公司業績並未達到預期。從收入方面看,公司創新業務整體收入81.88億元,同比增長16.85%,佔公司營收比重從去年末的18%提升至21.80%,但增速有所下降,去年全年,公司創新業務收入150.70億元,同比增長22.81%。

境外收入方面,2022年,收入爲220.32億元,同比增長16.41%,今年上半年,收入爲99.09億元,同比增長僅2.30%。

一個向好的跡象是,今年二季度,相較一季度營業收入、淨利潤雙降,二季度,營業收入、淨利潤分別爲213.70億元、35.27億元,同比增長3.06%、1.49%,轉爲雙增,只是增速較慢。

備受關注的是,今年下半年,公司能否真正全面走出至暗時刻,仍然是個未知數。

借研發形成差異化優勢

海康威視積極應對時下複雜的市場環境,藉助研發等途徑進行突圍,提升綜合競爭力。

在半年報中,海康威視表示,今年上半年,全球經濟波動不斷,貿易環境變動不居,給公司經營帶來持續挑戰;國內經濟呈現整體復甦、曲折向上的態勢,需求尚在逐步恢復。在複雜多變的環境中,海康威視保持戰略定力,聚焦自身能力成長,持續推進業務穩健發展。

海康威視深耕安防領域,安防領域目前是一片紅海,玩家越來越多,除了大華股份等重磅傳統玩家外,以阿里、騰訊、百度爲代表的互聯網科技公司,憑藉互聯網優勢進入物聯網領域,以華爲、小米爲代表的“軟硬件”的企業,也佈局了物聯網業務。AI四小龍(指商湯科技、曠視科技、依圖科技、雲從科技)也在瓜分安防市場。

海康威視表示,公司聚焦業務主航道,以戰略爲導向,不斷加強技術儲備,夯實自身整體實力及長期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公司保持技術研發投入,延續在技術產品化、產品商業化上的能力優勢,持續構建和提升差異化優勢,保持產品和解決方案的持續領先,爲公司在智能物聯領域的穩健發展保駕護航。

今年上半年,公司研發投入52.85億元,同比增長13.06%。上市以來,公司研發投入持續增長,2014年首次超過10億元,達13.01億元,2016年至2021年,研發投入分別爲24.33億元、31.94億元、44.83億元、54.84億元、63.79億元、82.52億元,2022年爲98.14億元,較2021年增加約15億元。近四年,研發投入合計約300億元。2021年、2022年,研發投入佔當期營業收入的比重分別爲10.13%、11.80%,2022年較2021年上升1.67個百分點。2017年到2020年,公司這一比重分別爲7.62%、8.99%、9.51%、10.04%。由此可見,不僅僅是研發投入在逐年增長,研發投入佔營業收入的比重也在逐年攀升。

研發人員方面,2022年底,公司的研發人員數量爲27951人,較上年增加2599人,增長幅度爲10.25%。研發人員佔員工總數的比重爲47.96%,接近員工總數的一半。

值得一提的是,海康威視持續分拆子公司。螢石網絡、海康機器人、海康微影、海康汽車電子、海康存儲、海康消防、海康睿影、海康慧影等爲公司創新業務,螢石網絡作爲海康威視旗下首家成功分拆上市的子公司,已於去年12月28日在上交所科創板掛牌上市,海康機器人分拆上市申請已獲得深交所受理。

分拆旗下創新業務子公司上市,既可以拓寬融資渠道,還可以孵化新的創新項目,不失爲海康威視突圍的一種策略。

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海康威視具有資金優勢。2010年上市以來,公司僅在IPO時募資34億元,此後未再進行股權融資,到今年6月底,公司資產負債率爲38.80%,期末貨幣資金346.70億元,足以覆蓋長短期債務149.97億元。

上市以來,海康威視累計向股東派發了紅利500億元,分紅率達48.73%。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