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長江商報

上市8個月,江瀚新材(603281.SH)拋出大手筆擴產計劃。

8月21日晚間,江瀚新材發佈公告稱,公司擬投資10億元建設一攬子硅基新材料項目,項目全部建成後,將形成3萬噸/年功能性硅烷產品及配套原料與中間體的新增產能。包括在建項目,公司功能性硅烷產品產能將達到18.2萬噸/年。

江瀚新材是硅烷行業龍頭企業,經中國氟硅有機材料工業協會認定,公司2016—2022年在行業內的市場佔有率國內第一、全球第三。根據半年報,公司基於2022年產能計算的報告期產能利用率達到107.92%。

目前,江瀚新材與倍耐力、米其林等全球知名企業達成合作,產品遠銷至80多個國家和地區。按地區來看,江瀚新材外銷佔比較大。2019—2023年上半年,公司外銷收入佔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爲51.12%、47.9%、55.95%、57.85%、53.36%,佔據半壁江山。

擬建3萬噸/年功能性硅烷產能

8月21日晚間,江瀚新材發佈公告稱,公司擬投資10億元建設一攬子硅基新材料項目,包括硅基新材料綠色循環產業園三期項目。項目建設地點爲湖北省荊州市沙市區,主要建設內容包括新建9個生產車間及配套的包裝車間、倉庫、罐區等配套公輔設施。

項目全部建成後,將形成3萬噸/年功能性硅烷產品(1萬噸/年乙烯基硅烷、1萬噸/年環氧基硅烷、1萬噸/年氨基硅烷)及配套原料與中間體(6萬噸/年三氯氫硅、1萬噸/年烯丙基縮水甘油醚、1.5萬噸/年三甲氧基硅烷及乙炔等)的新增產能。

根據公告,一攬子項目擬分三期進行建設。一期建設6萬噸/年三氯氫硅生產線,建設期2年;二期建設1萬噸/年乙烯基硅烷生產線、1.5萬噸/年三甲氧基硅烷生產線,建設期2年;三期建設1萬噸/年環氧基硅烷生產線、1萬噸/年氨基硅烷生產線和1萬噸/年烯丙基縮水甘油醚生產線,建設期2年。

江瀚新材表示,本次一攬子項目建成達產後,有助於公司擴大主業經營規模,現有在建項目及本次投資項目全部建成後將形成18.2萬噸/年的功能性硅烷產品產能,還將提升生產效率、自動化水平、本質化安全水平、綠色製造水平、成本控制水平、邊際利潤,預期將對公司未來發展產生較大正面影響。

值得一提的是,江瀚新材首發募投項目正在進行。

2023年1月31日,江瀚新材在上交所敲鐘上市,成功募資23.73億元。根據規劃,首發募集資金擬投資於功能性硅烷偶聯劑及中間體建設項目、年產2000噸高純石英砂產業化建設項目、年產6萬噸三氯氫硅項目、年產2000噸氣凝膠複合材料產業化建設項目、科研中心與辦公中心建設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

2023年上半年,募集資金投資項目之一的功能性硅烷偶聯劑及中間體建設項目提前分批建設,項下部分生產線建成投入試生產,並在報告期實現效益788.3萬元,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公司的產能瓶頸。年產6萬噸三氯氫硅項目已達到設計產能,實現滿負荷運行,補齊了公司上市前的短板。

產品遠銷80多個國家和地區

江瀚新材於1998年在湖北荊州成立,主營功能性硅烷及其他硅基材料的生產、研發和銷售,主要產品爲功能性硅烷,包括硅烷偶聯劑和硅烷交聯劑等,下游廣泛應用於複合材料、橡膠加工、塑料、粘合劑、塗料及表面處理等領域。

經過20餘年的行業深耕,江瀚新材現已形成功能性硅烷產能9.2萬噸,涉及14個系列100多個硅烷品種。經中國氟硅有機材料工業協會認定,公司2016—2022年在行業內的市場佔有率居國內第一、全球第三。

業績方面,數據顯示,2019—2022年,江瀚新材營收分別爲15.06億元、13.63億元、25.35億元、33.12億元,同比分別變動1.78%、-9.48%、86.02%、30.62%;淨利潤分別爲3.21億元、3.1億元、6.84億元、10.40億元,同比分別變動-2.16%、-3.27%、120.43%、52.16%。可以看到,2021年以來,江瀚新材業績實現高速增長。

2023年上半年,由於行業總產能不斷增加,市場供給過剩,價格跌落谷底,江瀚新材實現營收11.77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36.34%;實現淨利潤3.75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35.77%。

不過,江瀚新材圍繞研發、生產、銷售三條主線做好企業經營,做到了產能充分釋放,實現了銷量增長和成本受控,確保公司在行業低谷期仍能保持相對較高的利潤水平。根據半年報,公司基於2022年產能計算的報告期產能利用率達到107.92%。

2019—2022年,江瀚新材毛利率分別爲39.76%、33.91%、37.98%、42.69%;2023年上半年,毛利率雖然同比下降5.8個百分點,但依然保持在較高水平,爲37.92%。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我國是硅烷出口大國,出口品種以含硫硅烷爲主,這也使江瀚新材外銷佔比較大。據瞭解,經過多年的發展,江瀚新材已與國內外重要客戶保持良好的商業合作。公司與倍耐力、米其林等橡膠領域世界頂級企業、世界500強企業建立起長期戰略合作伙伴關係,產品遠銷至歐美、南美、澳大利亞、東南亞、日本、印度、韓國等80多個國家和地區。

2019—2023年上半年,公司外銷收入分別爲7.68億元、6.52億元、14.13億元、19.16億元、6.28億元,佔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爲51.12%、47.9%、55.95%、57.85%、53.36%。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