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馬消費 

儘管上海貴酒旗下核心單品53度天青此前被列爲白酒價格倒掛第一名,但是,這家公司憑藉極致的營銷和巨大的投入,還是成爲了白酒板塊的增長王,上半年規模和業績分別增長了69.73%和46.22%。

只是,將快消品的品牌打造模式,移植到白酒行業,能否讓公司持續穩定增長?低毛利率、高費用率模式,如何讓市場發現公司的業務價值?

另外,這家上市公司過往的跌宕起伏,以及因“貴酒”品牌與洋河股份的爭議,讓市場期待已久的完全更名尚未達成。哪怕,上海貴酒就是岩石股份,但證券簡稱仍然只能用“岩石股份”。

今年以來,白酒行業的第一大關鍵詞是什麼?倒掛。業內幾乎人人聞之色變。

除了貴州茅臺(600519.SH),所有白酒品牌的核心產品,幾乎都發生過價格倒掛,或者仍然處於倒掛之中。

7月初,紅星資本局通過調查6月底的白酒市場價格,推出了白酒倒掛排行榜。排名第一的,正是上海貴酒的核心產品,53度天青。這款建議零售價1599元的產品,出廠價1050元,經銷商價格650元,倒掛400元。

價格倒掛固然與品牌價值有關。作爲一個新崛起的醬酒品牌,上海貴酒的影響力自然無法與貴州茅臺等頂級品牌比。

然而,根本原因在於,庫存。今年春節之後,白酒庫存高企引發的現金流壓力之下,經銷商急於變現,導致部分白酒品牌市場成交價低於經銷價,價格倒掛現象嚴重。

白酒行業的整體庫存有多大?今年年初就有酒商對外放話:就算酒廠停產一年,庫存也足以滿足市場需求。

所以,今年春糖期間,行業大咖王朝成關於白酒週期向下的一番言論,能引發白酒板塊的連日下跌。

儘管白酒行業的庫存大量積壓於經銷商環節,但是,社會庫存之外,白酒上市公司的存貨數據,仍然有一定的借鑑意義。

截至2022年底,20家白酒A股中,19家存貨規模同比增高,唯一的特例金種子酒(600199.SH)存貨下降,也只是爲了出清。

其中,上海貴酒存貨規模4.74億元,同比增長34.99%,增速在20家白酒上市公司中僅次於瀘州老窖(000568.SZ)。截至2023年6月底,上海貴酒存貨規模進一步增至5.15億元。

庫存壓力巨大,價格倒掛嚴重,這些,似乎都沒有影響上海貴酒的業績。

去年公司業績異常割裂,營業收入同比增長80.90%至10.91億元、歸母淨利潤同比下降39.86%至3724.40萬元。今年上半年,終於打了一場翻身仗。

2023年1-6月,公司營業收入8.43億元,同比增長69.73%,歸母淨利潤5351.26萬元,同比增長46.22%。

在已經披露2023年半年業績的7家白酒上市公司中,上海貴酒業績增速第一。按照行業整體發展狀況,公司的業績增速,應該也穩坐頭部位置。

上半年,上海貴酒在醬酒行業的品牌影響力從2022年的第十八位躍升至第九位,旗下經營高端醬酒的上海天青貴釀貿易有限公司收入增長接近兩倍。

上海貴酒品牌價值和業務規模提升的根本原因在於,驚人的銷售費用投入。

今年上半年,公司合作芒果TV《乘風2023》,獨家冠名浦江遊輪“上海貴酒號”,廣告覆蓋徐家彙大屏、白玉蘭廣場等核心地標及戶外媒體,還嘗試數字化營銷,在618期間推出AI主理人“貴小美”。這些,砸出去的都是真金白銀。

今年春糖期間,上海貴酒租下了白酒主場館的頭號展位,與C位的貴州茅臺和五糧液相鄰,高端大氣上檔次。

2022年,上海貴酒銷售費用4.54億元,佔營業收入的比重達到41.56%,在20家白酒上市公司中,斷層式位列第一。

2023年1-6月,公司銷售費用3.52億元,同比增長97.37%,在營業收入中的佔比仍然高達41.82%。其中,推廣宣傳費1.99億元,接近翻倍。

只是,快消行業的打法,引入到白酒行業,能否幫上海貴酒保持增長力,還需要長期觀察。

另外,上海貴酒去年的毛利率僅爲67.29%,在白酒行業處於較低水平,低毛利率疊加高費用率,導致公司整體盈利在白酒板塊處於末流。

熟悉A股白酒板塊的人都知道,上海貴酒這一路走來,是有多難。

在監管層不支持白酒板塊擴容的背景下,白酒公司A股上市的大門,實質上被鎖住了。

自從2016年金徽酒上市之後,白酒行業的IPO,無論是西鳳酒、郎酒還是國臺酒業,紛紛折戟。就連白酒鏈的酒仙網,也一同被無視。

希望以資本運作方式變身的白酒影子股們,海南椰島、青海春天、衆興菌業、大湖股份、美晨生態、怡亞通、廣譽遠、來伊份、巨力索具、園城黃金等等,紛紛以失望告終。走到最後併成功加入白酒板塊的,只有岩石股份。

不過,正當岩石股份(600696.SH)以爲“輕舟已過萬重山”的時候,劇情演變成了“花明一村又柳暗”。

上市公司的全稱雖然早已從“上海岩石企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爲“上海貴酒股份有限公司”,但是,證券簡稱仍然只能使用“岩石股份”,這就出現了上市公司名稱與證券簡稱不相關的奇特景象。

主要原因在於,作爲“A股不死鳥”,這家上市公司的曾用名太多了。你可能不清楚“岩石股份”的過往,但你一定聽說過“匹凸匹”,在此之前,它還分別叫過“豪盛股份”、“利嘉股份”、“多倫股份”。當年,這家公司改名後成爲妖股,想必監管層也對此心有餘悸吧。

7月份,這家上市公司遭遇行政處罰,其實跟上海貴酒沒啥關係,那都是鮮言時代留下的遺毒而已。

另一方面,洋河股份(002304.SZ)旗下的貴州貴酒集團有限公司,與上海貴酒的商標權糾紛訴訟,拉鋸多年仍未得到妥善解決,自然影響了公司對貴酒品牌的全面使用。

或許,真要等到岩石股份徹底更名爲上海貴酒,迎來身份大蛻變的時刻,大家纔會想要和它,乾一杯。

責任編輯:梁斌 SF055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