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上海證券報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 8月23日消息,近日,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以下簡稱協會)牽頭研製的《互聯網金融 個人網絡消費信貸 信息披露》《金融行業開源軟件測評規範》《互聯網金融智能風險防控技術要求》《互聯網金融 個人身份識別技術要求》等4項金融國家標準由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國標委)正式發佈。以上4項金融國家標準由全國金融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以下簡稱金標委)歸口並執行,人民銀行爲主管單位。

《互聯網金融 個人網絡消費信貸 信息披露》(GB/T 42925-2023)由協會牽頭組織中信百信銀行、四川新網銀行、北銀消費金融、中國對外經濟貿易信託、螞蟻科技集團等單位編制。該項標準規定了境內從事個人網絡消費信貸業務的從業機構信息披露行爲相關要求和內容,包括信息披露的原則、範圍以及具體披露信息內容等,信息披露應遵循真實性、完整性、準確性、及時性等原則要求,披露對象範圍包括面向社會公衆、面向個人網絡消費信貸的借款人,具體披露信息內容主要分爲從業機構信息以及貸款年化利率等關鍵業務信息。標準的研製發佈將爲有關從業機構規範信息披露行爲提供指引,進一步提高從業機構信息透明度,在保護消費者個人信息和從業機構商業祕密的前提下,向公衆公開、透明地披露相關信息,有效保障消費者知情權等合法權益。

《金融行業開源軟件測評規範》(GB/T 42927-2023)由協會牽頭組織中國建設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聯、交通銀行等單位研製。該項標準規定了金融行業開源軟件測評體系和對應的測評模型與測評方法,適用於金融行業的開源軟件測評工作。標準的研製發佈將有效規範金融機構在引入開源軟件前進行評估,幫助金融機構進行技術路線選擇和開源軟件選型,提升開源軟件的質量和成熟度。

《互聯網金融智能風險防控技術要求》(GB/T 42929-2023)由協會牽頭組織支付寶、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廣東華興銀行等單位研製。該項標準規定了互聯網金融場景下智能風險防控技術所需滿足的技術框架、功能要求、技術要求、實現的安全要求以及運行要求等,適用於開展互聯網金融業務的組織機構,以及提供智能風險防控技術服務的機構。標準的研製發佈有利於從技術層面規範在互聯網金融領域廣泛應用的大數據風控平臺,提升從業機構的風險防控能力,尤其是有利於防範互聯網金融新型賬號、交易、支付和信貸風險。

《互聯網金融 個人身份識別技術要求》(GB/T 42930-2023)由協會牽頭組織支付寶、中國建設銀行、中國銀聯、曠視科技、同盾科技等單位研製。該項標準規定了應用於互聯網金融服務的個人身份識別技術要求,包括技術框架、憑據技術要求、身份識別技術要求以及安全要求,適用於互聯網金融服務中與個人身份識別相關的服務與活動。標準的研製發佈有利於在互聯網金融服務中實現個人信息保護、信息安全、數據安全與交易便捷之間的良好平衡,有利於實現對個人身份識別可信度的互認,防範洗錢風險、電信詐騙等風險問題。

下一步,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將在人民銀行的領導下,在國標委和金標委的指導支持下,加強對以上已發佈的4項金融國家標準的宣傳培訓,通過協會自律管理、檢測認證等方式促進標準的貫徹實施。

責任編輯:劉萬里 SF01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