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一站式服務的AI科技領航者百融雲創(百融雲-W,06608)股價大幅上漲,日內最高上漲超20%,高見10.36港元/股,創近兩個月高位。截至當日收盤報10.00港元/股,成交額達6115萬港元。

百融雲創股價反彈的主要原因是受靚麗的中期業績激發。此前,百融雲創發佈的中報顯示,公司於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年度錄得期內營業收入12.43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32%;淨利潤達2.07億元,同比增長121%;經調整後淨利潤達2.27億元。

這是百融雲創自上市以來的最強一份中報,淨利潤延續2022年年報翻倍上漲的高光表現,顯示公司發展駛入快車道。

“百融雲創是目前國內唯一一家找到生成式AI和決策式AI規模化應用場景,並且實現增收又增利的AI科技公司。”百融雲創CEO張韶峯在23日的業績發佈會上如此表示。

始於AI,成於AI

資料顯示,百融雲創成立於2014年3月,於2021年3月在港交所主板成功上市。作爲以科技立身的企業,百融雲創自成立以來便致力於運用AI技術賦能垂直行業數智化發展,提高資產運營效率。

面對人工智能產業的每一輪革新浪潮,百融雲創均展現出了敏銳的洞察和精準的把握。早期公司捕捉到以決策式AI爲基石的技術力量在分析、推理和預測等方面的潛能,率先將該技術以MaaS(模型即服務)模式在金融領域發揚光大。

據悉,百融雲創自建的雲架構穩定性可達99.998%,支撐每天超億次查詢,且能提供毫秒級反饋。藉助決策式AI的模型推理能力,百融雲創助力機構進行KYC(know your customers)+KYP(know your products)評估,從而可以指數級壓縮機構決策流程,實現降本增效。

2017年開始,百融雲創瞄準了生成式AI的技術魅力,該公司也是業內首批將基於Transformer的類ChatGPT語義理解技術進行規模商業化應用的公司。

截至目前,百融雲創生成式AI技術的拳頭產品之一——智能語音機器人對客戶語音識別的準確率能達到99%以上,可以在最小化人工成本的前提下實現多輪對話。根據中報,百融雲創智能語音的自然語言處理(NLP)語義理解模型同步實現升級迭代,有效推動運營轉化率進一步增長。

通過對生成式AI多年的技術探索,百融雲創將其與決策式AI進行有機結合,以BaaS(業務即服務)模式成功開闢出第二增長曲線。中報顯示,BaaS通過智能語音機器人及其他工具協同觸達用戶,旨在幫助商業機構實現資產運營和用戶煥活流程的自動化。

百融雲創相關人士介紹,將決策式AI和生成式AI進行串、並聯組合,可以讓AI在垂類應用中變得可用、可見、可感知。

隨着決策式AI和生成式AI技術在垂直場景應用日臻成熟,爲了更加清晰地反映業務本質和技術內核,百融雲創同步調整了業務版圖,將原來的三大業務板塊按照收費模式和底層技術的不同調整爲利潤穩定增長的MaaS業務和收入高速增長的BaaS業務。

根據中報,上半年百融雲創的MaaS業務收入達4.31億元,同比增長24%。核心客戶留存率維持98%的高位;核心客戶數146家,同比增加14家;核心客戶平均收入243萬元,同比增長11%。

同時,BaaS業務上半年收入8.12億元,同比增長36%。構成BaaS業務的兩朵“雲”均表現不俗,其中,金融行業雲收入4.92億元,同比增長55%,撮合資產交易規模212.62億元,同比增長72%;保險行業雲收入3.20億元,同比增長14%,總保費規模15.97億元,同比增長59%。

以應用爲導向,讓AI與場景深度耦合

今年以來,ChatGPT等現象級爆款的出現,推動人工智能產業邁入以生成式AI爲代表的2.0時代。國內市場跟隨海外的發展腳步,掀起了一輪轟轟烈烈的“百模大戰”。分析預期,上半年機構角逐的重點在算力、光模塊等AI上游產業,下半年開始,AIGC如何在行業端有效落地將是市場關注重點。

對於百融雲創來說,已經顯現出強勁增長動能的第二增長曲線無疑具備中長期想象力。中報指出,百融雲創的第二增長曲線順利實現擴張,主要受幾大類高效能工具的加持:基於深度學習Transformer框架訓練出的產業大模型BR-LLM、自動機器學習平臺ORCA以及智能語音產品Chabot等。

據悉,百融雲創自主搭建了大模型BR-LLM底層框架,預訓練篩選出數千億tokens的語料來訓練模型,通過深度微調能支持百億級參數的訓練。與通用大模型不同的是,BR-LLM具備跨模態深度理解能力,不僅能擬人化生產內容,同時,還可以輔助“策略產出”。

“通用大模型可能對某個垂類理解力不足30分,產業大模型卻更具行業know-how優勢,對於垂類的領悟力可達90分。”百融雲創CEO張韶峯表示。

根據中報,百融雲創突破性將ORCA平臺融入到大模型BR-LLM之中,形成的全新產品ORCA-GPT通過利用BR-LLM的代碼生成能力,能夠創新性地實現跨編程語言和框架的智能分析模型自動轉換和部署。這一技術創新極大地降低了模型產品開發和部署的時間週期及成本。

並且,跟隨AI 2.0時代的蓬勃發展,百融雲創將原有的人工智能實驗室進行了升級,成立了生成式AI應用部門——X Dynamics。百融雲創相關人士表示,X Dynamics依據市場需求,打造具有良好用戶體驗、可擴展性的系統,同時致力於開發國內領先甚至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產品,助力企業實現更好的業務結果。

截至目前,公司累計研發開支已經超過16億元,現有研發人員佔比約50%,累計專利及軟著數超過200項,覆蓋機器學習、隱私計算、人機協同、多模態等多個領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