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屈臣氏母公司長江和記實業發佈中期業績,財報顯示,今年上半年屈臣氏盈利穩中向好,期內屈臣氏中國區營收88.84億港元(約合人民幣81.85億元),EBITDA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7.51億港元,摺合人民幣6.92億元,同比增長30%(以人民幣結算)。此外,同比店鋪銷售額增長2%。

屈臣氏在O+O生態峯會上曾表示,上半年在選品上持續發力,通過提供更有吸引力的“貨”,滿足個性化且多樣的消費需求。從財報來看這已初見成效,上半年屈臣氏聚焦引入和推廣更豐富的獨家品牌,整體表現特別是線上渠道表現亮眼。在消費市場尚呈漸進式復甦態勢下,屈臣氏EBITDA取得顯著增長,同比店鋪銷售額再次實現轉正,這一數據也被業內普遍認爲是衡量店鋪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標之一。

從國家統計局公佈的2023年上半年化妝品類零售數據看,美妝零售市場開始釋放回暖跡象。但多位行業人士認爲,當前消費信心仍未完全恢復,作爲可選屬性較強、非剛需的美妝消費相對疲軟,消費意願還有很大提升空間。在此背景下,屈臣氏最新成績單來之不易。

某種程度上看,屈臣氏盈利能力與其較早感知到零售環境變化並前瞻佈局密切相關。過去三年實體零售受到衝擊,屈臣氏在O+O模式下將線下門店和線上小程序打通融合,最大程度減少了疫情在顧客觸達、服務上的影響,實現持續盈利。如今,“即時零售”、“到店+到家”等全渠道運營模式成爲零售熱門話題,而屈臣氏早已完成改變,成功實踐了O+O零售模式。

今年5月,屈臣氏提出年度增長策略,強調以“人”爲核心,錨定消費者體驗。據悉,下半年屈臣氏還將提速拓店,並持續招募人才,爲自身發展“增肌”。

那麼,屈臣氏業績回暖,提速拓店的能力來自哪裏?透過財報深挖其增長策略,屈臣氏又將如何爲零售行業創造新價值?

煥活體驗,加速拓店深挖“情緒價值”

在屈臣氏年度增長策略中,重塑用戶價值是一大亮點。因此,在選品上,屈臣氏明確提出以“超值”“新”“奇”“試”爲核心,引入更多年輕消費者喜愛的品類及品牌,並結合線下線上多元試用觸點,爲用戶創造更多價值。

當下,越來越多品牌選擇屈臣氏作爲新品首發或獨家上市的首選,如寶潔與屈臣氏獨家推出精簡護膚品牌aio;知名醫藥健康企業賽諾菲Sanofi)旗下益生菌美菌納通過屈臣氏實現中國首秀。

與此同時,重回線下成爲諸多行業人士的共識。有業內媒體瞭解到,自去年以來行業內掀起了一波“首店潮”,不少新銳品牌紛紛轉向線下尋求新增量,這些新開的店鋪或是憑藉差異化店鋪風格,或是通過沉浸式消費場景的營造,收穫消費者青睞。

今年以來,隨着線下市場的復甦,不少品牌、零售商也在積極籌備拓店計劃。而根據贏商網數據,由於商場裝修升級、業主變更、租約到期等等客觀因素,2023年上半年全國重點商圈新店開業步伐相對謹慎。

屈臣氏門店也在合理優化策略下,積極煥新門店場景、升級門店體驗服務,爲下半年提速拓店、門店升級做籌備。據瞭解,下半年,伴隨一些重點城市新商業地產項目回暖,以及前期裝修、店鋪人員招募培訓工作陸續完成,屈臣氏開店節奏明顯加快,8月就有逾20家新店落地,覆蓋北京、成都、烏魯木齊等20個城市。

在屈臣氏O+O模式下,如今門店也承擔着試用場、體驗場等多重功能。爲發揮線下門店體驗價值,屈臣氏除聚焦門店商品陳列和煥新產品外,還通過妝容設計、皮膚測膚、健康美麗課堂等有溫度的門店服務,和推出香氛區、升級健康樂活專區等舉措,爲消費者帶來真實可感的沉浸式體驗,以及悅己療愈的情緒價值。

在持續優化門店體驗的同時,屈臣氏還想方設法讓門店“走出去”,在高校開展包括職場彩妝護膚指導、健康美麗互動遊戲、可持續生活方式倡導等一系列主題活動,釋放品牌年輕活力。

深耕內地市場數十年,屈臣氏不僅在產品和服務端不斷滿足消費者需求,助推行業發展,也在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盡顯企業擔當。下半年伴隨更多新店開業,2023年屈臣氏將爲年輕一代提供近3000個工作機會,絕大部分爲包括彩妝師、BA和門店管理實習生在內的門店服務員工,爲即將開業的更多新店開業做好人才儲備。

從“渠道”到“平臺”,三年扶持10個過億品牌

後疫情時代,消費習慣發生鉅變,品牌在營銷上也迴歸理性,從輸出爆品迴歸到專注品牌建設以及長線運營上來,在滿足消費者需求的同時,與消費者建立長久關係。隨着線下市場回暖,能爲消費者提供“有溫度購物體驗”的門店,也爲品牌發展提供了更大想象空間。

基於此,屈臣氏與品牌商的合作模式也進行了革新。有別於一般品牌商和傳統零售商合作時把側重點放在貨架資源等貿易條款,O+O生態下屈臣氏會讓雙方銷售、採購、市場、品牌等各部門都介入進來,共同基於品牌長效健康發展考慮,有針對性地制定在屈臣氏生態裏的營銷方案,爲品牌商累積寶貴品牌資產。

爲此,屈臣氏成立OPTIMO品牌創新增長中心,通過WISE INSIGHT、WISE BRAND、WISE MEDIA三大數智化工具,融合渠道、媒體、私域功能,透過新品種草機、超級龍捲風等IP營銷項目,幫品牌開啓更長效的溝通和運營。

除了助力成熟品牌,屈臣氏還通過屈奇館讓新銳品牌快速出圈。如今,越來越多的新銳品牌在屈奇館加持下實現冷啓動。例如,新國貨品牌PMPM,在屈奇館線上新品試用入口撬動首批種子用戶,積累首批用戶數據,形成口碑沉澱和提升域內品類認知。後續以“以油養膚”爲營銷發力點,整合小程序、直播、社羣多渠道,精準觸達並佔領用戶心智。線下則透過門店BA服務,強化新品場景體驗,成功提升PMPM玫瑰精華油在屈奇館的銷量。

據悉,未來3年,屈臣氏的目標是扶持10個過億品牌,100個千萬品牌,通過O+O全域資源扶持及運營方法論,讓品牌與屈臣氏實現雙向奔赴與共創共贏。

美妝零售下半場,怎麼走?

如今,美妝零售賽道逐漸迴歸理性,越來越多品牌開始迴歸到零售的本質,以用戶思維爲導向,在商品力、體驗和效率等方面打造競爭優勢。我們看到,以屈臣氏爲代表的美妝零售商,真正實現線下線上融合,如今已成長爲美妝零售界的“新物種”。

屈臣氏的轉型與蛻變包括,以用戶需求爲導向,從“運營門店”升級爲“運營顧客”。不同於傳統零售商將門店規模、數量和坪效等作爲經營指標,如今屈臣氏愈發關注顧客生命週期價值,全方位服務顧客。

其次,以三合一生態賦能品牌。品牌處於不同領域賽道、不同發展階段,依靠傳統大規模、同質化的營銷形式,難以滿足品牌商發展需求。當下,屈臣氏已突破“貨架”侷限,不僅爲品牌商打造覆蓋品牌發展全週期的整合營銷解決方案,還幫助品牌更好地實現私域精細化運營,驅動品牌資產積累和生意長效經營。

誰無暴風勁雨時,守得雲開見月明。對屈臣氏而言,無論是疫情三年爲自身找到抵禦衝擊的路徑,還是在行業漸進復甦下,持續通過深耕用戶、品牌等多元價值,對美妝行業而言都是值得嘗試的探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