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以百濟神州(06160.HK)、君實生物(01877.HK)、信達生物(01801.HK)爲代表的生物科技板塊迎來普遍上漲,其中信達生物高開飆漲12.68%,引起衆多投資者關注。

結合消息來看,該公司股價的高開上漲或許是因爲剛剛披露了一份表現亮眼的中期“成績單”。

中期業績表現亮眼,又有兩款產品商業化

信達生物成立於2011年,致力於開發、生產和銷售腫瘤、自身免疫、代謝、眼科等重大疾病領域的創新藥物。

8月23日披露的2023年中期報告顯示,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計量下,期內信達生物實現營收27.02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20.63%。其中,銷售藥品實現的營收爲24.58億元,同比增長20.4%,主要系產品銷量持續快速增長、新產品的推出以及新產品的收入貢獻日益增加。另外,產品銷售的毛利率爲79.7%,同比上升2.8個百分點。

而在營收增長的同時,該公司上半年的一些支出項卻在下降。其中,研發開支同比下降21.43%至9.23億元;行政及其他開支同比下降9.66%至3.68億元;銷售及市場推廣開支同比下降3.61%至13.47億元,佔營收的比重也錄得了進一步降低。

降本增效之下,信達生物上半年錄得歸母淨虧損1.39億元,同比大幅收窄85.36%。

中期報告還披露,上半年,信達生物的商業化獲批產品由8款擴充至10款。其中,腫瘤領域擁有信迪利單抗注射液(達伯舒®)、貝伐珠單抗注射液(達攸同®)、利妥昔單抗注射液(達伯華®)、佩米替尼片(達伯坦®)、奧雷巴替尼片(耐立克®)、雷莫西尤單抗注射液(希冉擇®)、塞普替尼膠囊(睿妥®),以及剛剛纔上市的伊基奧侖賽注射液(福可蘇®)。自免領域擁有阿達木單抗注射液(蘇立信®)。新陳代謝領域擁有剛剛“上新”的託萊西單抗注射液(信必樂®)。

另外,於2023年5月,達伯舒®(信迪利單抗注射液)獲NMPA批准第七項適應症,聯合貝伐珠單抗和化療(培美曲塞和順鉑),用於經表皮生長因數受體(“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劑(“TKI”)治療失敗的EGFR基因突變陽性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非鱗狀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的治療。

達伯舒®(信迪利單抗注射液)也就此成爲全球首個獲批用於治療經EGFR-TKI治療失敗的EGFR突變NSCLC患者的PD-1抑制劑。

信達生物的前景值得期待?

港股市場中擁有數十家生物科技企業,其中大部分處於持續虧損狀態,要知道行業龍頭百濟神州(688235.SH)在2023年上半年虧損了7.3億美元,以信達生物的中期虧損程度來看,公司所取得的“成績”其實挺不錯。

展望未來,坐擁10款商業化產品的信達生物也被一些投資者和機構所看好。

東北證券發佈研報稱,短期來看,信達生物核心產品信迪利單抗新增1L胃癌、1L食管癌國家醫保適應症,且未降價,2023年預期放量增加,2022年獲批的多款產品將在今年繼續滲透,同時今年會有2-3款新品上市,產品收入增長預期相對明確。

上述的信迪利單抗是信達生物自主研發的創新生物藥,也是其核心商業化產品。該藥物爲全人源化的IgG4單克隆抗體,能特異性結合T細胞表面的PD-1分子,阻斷這條免疫逃逸通路,重新激活T細胞,釋放細胞因子殺傷腫瘤細胞。

2023年1月,信迪利單抗新增胃癌和食管癌兩項適應症納入國家醫保目錄,該藥物成爲唯一納入國家醫保目錄的胃癌PD-1抑制劑,也是唯一將五大高發瘤種一線治療均納入國家醫保目錄的PD-1抑制劑。

浦銀國際此前曾發佈研報稱,國內PD-1/PD-L1後續滲透空間依然可觀,諸如信達等擁有先發優勢和強大商業化能力的公司仍將長期保持龍頭地位;並預計信迪利的國內峯值銷售將達到56億元。

此外,貝伐珠單抗注射液等商業化產品的前景也不錯。

東北證券還表示,中期來看,重磅單品減重藥GLP-1/GCGR雙靶藥物瑪仕度肽(研發代號:IBI362)有望於2025年左右獲批,將貢獻產品收入,2025年有望實現盈虧平衡。

信達生物擁有衆多還未商業化的產品,爲何瑪仕度肽(研發代號:IBI362)獨獨獲得重視?這是因爲瑪仕度肽(IBI362)是信達生物與禮來製藥(LLY.US)共同推進的一款胰高血糖素樣肽-1受體(GLP-1R)/胰高血糖素受體(GCGR)雙重激動劑。作爲一種哺乳動物胃泌酸調節素(OXM)類似物,瑪仕度肽除了通過激動GLP-1R促進胰島素分泌、降低血糖和減輕體重外,還可通過激動GCGR增加能量消耗增強減重療效,同時改善肝臟脂肪代謝。

這也就是說,這款新藥瑪仕度肽有成爲“減肥神藥”的潛質。近兩年,“減肥神藥”爆火,禮來和諾和諾德(NVO.US)均因爲旗下的減肥藥而收穫了業績和股價的雙雙飆升,瑪仕度肽(研發代號:IBI362)被寄以厚望完全可以理解,目前這款藥正處於臨牀三期階段。

東北證券還表示,長期來看,隨着商業化組合不斷增加,管線產品不斷兌現,產品收入將不斷增加,信達生物有望於4-5年內實現200億產品銷售額。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醫藥領域開展了全面反腐,這一事件對行業也有着深遠的影響。

從券商觀點來看,光大證券認爲爲期一年的全國醫藥領域腐敗問題集中整治工作,在醫藥鏈條的生產、供應、銷售、使用、報銷等多個環節都加強了管控,實現了嚴格的約束與監管,更有利於生態優化、長期健康發展。

華創證券稱,醫藥反腐不影響行業投資價值。帶來的影響有以下幾個方面:1)利好上市藥企的銷售;2)利好國產;3)利好有競爭力的產品;4)依然是對輔助用藥和不合理用藥的持續打壓。

信達證券認爲,醫療反腐短期影響銷售節奏,長期利好產業健康發展。

總的來看,機構基本一致認爲醫藥反腐對行業是一種好事,真正有本事的藥企將受益。信達生物作爲國內實力靠前的生物科技龍頭也將從中受益。

結語

而在2023年的中報披露後,該公司後續的前景也獲得了一些機構的看好。

中信建投證券最新研報稱,信達生物在腫瘤賽道的廣泛佈局已初具規模,高價值的臨牀產品有望將公司腫瘤賽道的收入進一步提升並讓邊際成本持續下降;非腫瘤賽道中,公司已在代謝、自免和眼科領域進行廣泛佈局,已上市與在研產品兼具競爭力強和進度領先。

中信建投證券稱,採用DCF估值,信達生物合理市值爲872億港元,上調目標價至62.18港元,維持“買入”評級。

瑞銀雖然發佈報告表示,信達生物上半年的營收稍微不及預期,但虧損收窄幅度要好過預期。該機構將信達生物今明兩年研發開支預測分別下調23.6%及14.7%,銷售開支預測分別下調7.5%及2.9%,目標價則由48.1元上調至51.2元,維持“買入”評級。

在過去兩年多的時間裏,信達生物的股價已經跌去了不少,後續如果業績能延續增勢,該股或將孕育不錯的投資機會。

作者:燕十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