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北京商報

上市公司信披規則應該是董監高們熟知的業務規則之一,公司定期報告應在交易所網站首發,然而國芯科技(688262)的半年報數據卻被一家財關公司的公衆號“搶發”。8月24日,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一家名爲“萬全智策”的公衆號在當日下午發佈了《一圖讀懂國芯科技2023年半年報》的文章,其中詳列了上市公司上半年營收、淨利、研發、在手訂單等數據。不過,截至記者發稿,上述文章已經刪除。對於該情況,國芯科技工作人員當日對記者表示,未授權任何機構披露公司財報。

財報未在交易所首發

8月24日晚間是國芯科技半年報披露的時間,然而,當日下午北京商報記者卻在一微信公衆號上率先看到了國芯科技上半年的財務情況。

一家名爲“萬全智策”的公衆號在8月24日下午發佈了“一圖讀懂國芯科技2023年半年報”的文章,對上市公司財務數據披露的較爲詳細,其中國芯科技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2.21億元,實現歸屬淨利潤-0.37億元,按應用領域劃分,邊緣計算和網絡通信實現營收1.11億元,佔比50.44%,公司在手訂單金額5.43億元。

此外,國芯科技上半年研發費用1.1億元,研發人員數量294人。

值得一提的是,國芯科技半年報原定在8月25日披露,也就是8月24日晚間正式“掛網”,公司半年報尚未在交易所官網發佈,卻率先出現在了“萬全智策”的公衆號上。

據瞭解,萬全智策公衆號隸屬於深圳市萬全智策企業管理諮詢服務股份有限公司。同花順iFinD顯示,該公司成立於2001年3月,註冊資本1109.2萬元,實控人爲崔紅,直接持有公司34.87%的股份,主營業務是以上市公司、擬上市公司、非上市公衆公司、擬掛牌非上市公衆公司爲基礎開展投資者關係管理、資本市場品牌管理及創新型線上資本市場服務等諮詢業務。

上海明倫律師事務所律師王智斌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如果該公衆號所發佈的半年報與上市公司最終發佈的半年報主要信息是一致的,這說明該半年報已在公司公告之前泄露,該公司的內部控制存在嚴重缺陷。信息提前泄露是形成內幕交易的前提條件,該等信息泄露的具體時間點以及接觸該信息的人及其關聯方是否交易了該公司股票,需要監管部門查明,上市公司也有義務作出專項說明。

北京市京師律師事務所律師孟博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也表示,上市公司定期報告應該在交易所官網首發,如果在其他渠道發佈,上市公司將構成信披違規。

針對公司半年報被“萬全智策”公衆號首發一事,北京商報記者當日致電公司進行採訪,對方工作人員表示,公司未授權任何機構、個人對外發布公司上半年業績情況,任何信息都以上市公司公告爲準。

針對公司半年報具體晚間披露時間點,國芯科技工作人員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公司半年報已於8月24日下午3點提交至交易所,但目前還沒有“掛網”。

8月24日晚間,國芯科技對外披露公司半年報,今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歸屬淨利潤分別約爲2.21億元、-0.37億元,與公衆號此前披露的數據一致。

上市次年業績“變臉”

國芯科技登陸A股的時間並不長,公司在2022年1月上市,上市前以及上市當年營收、淨利均處於同比增長狀態,不過公司今年一季度淨利卻出現虧損。

據瞭解,國芯科技是一家聚焦於國產自主可控嵌入式CPU技術研發和產業化應用的芯片設計公司,主要產品應用於信息安全、汽車電子和工業控制、邊緣計算和網絡通信三大關鍵領域。

財務數據顯示,2019-2021年,國芯科技業績穩步增長,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約爲2.32億元、2.6億元、4.07億元;對應實現歸屬淨利潤分別約爲3114萬元、4574萬元、7020萬元。

亮麗業績支撐下,國芯科技於2022年1月順利在科創板鳴鑼上市,當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歸屬淨利潤分別約爲5.25億元、7691萬元,分別同比增長28.83%、9.55%。

然而,上市次年國芯科技業績就出現“變臉”。據國芯科技披露的2023年一季報,公司報告期內實現營業收入約爲1.36億元,同比增長173.26%;但實現歸屬淨利潤卻出現虧損,約爲-2686萬元。 

北京商報記者 馬換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