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8月24日13時,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啓動核污染水排海。

受此影響,韓國鹽價大漲,民衆大量囤購食用鹽,而在國內,也有不少地區出現搶購食用鹽現象。

除了擔心日本核污水排放對食品安全造成影響,不少人對日系化妝品的安全性也產生了質疑。

社交媒體上,不少網友表達了擔憂和疑問。“還沒用完的日系化妝品要扔掉嗎?”“不含日本原材料的護膚品有哪些?”“大家可以推薦一些替換日貨的牌子嗎?”

面對大衆的擔憂,不少品牌紛紛與“日本原材料”割席,並聲明每一批產品都經過檢驗。儘管如此,很多人還是決心不再購買日本產品。

隨着日本核污水排海事件持續發酵,中國消費者對於日本產品安全的擔憂正在上升。

超市貨架的鹽一度被搶空

劉麗已經很久沒看見貨架上的鹽賣得這麼快過。

8月24日上午8點,劉麗準時上班,她是廣州一家大型連鎖超市的理貨員。“今天上午的時候還沒有特別多的人買鹽”,劉麗說,等到下午三四點的時候,買鹽的人越來越多,“幾乎人手五袋”。

晚上18點40分,日本核污水排放已經超過6小時。時代週報記者在現場發現,停留在調味品貨架旁的顧客越來越多,平均每分鐘就有3名顧客買鹽。

他們之中,有的人從貨架最底部拿上5袋2元一包的粵鹽就匆匆離開,也有的人仔細對比着鹽的產地和品種。

“不買海鹽,你要挑無碘的鹽”,陳露一邊在貨架上挑鹽,一邊囑咐着自己的兒子。

至於囤鹽的原因,陳露直言,看見大家都買,自己也跟風買一些。

北京時間晚上7點,日本核污水排放過去了7小時,劉麗即將下班,她和同事匆匆來到貨架前,想買幾袋鹽帶回家。令她驚訝的是,十分鐘前貨架上還有接近三分之一的鹽,現在則幾乎快空了,只剩下一些28元、19.9元、12.9元、7.9元的瓶裝鹽和3元一袋的海鹽,以及貨架最底部2元一袋的粵鹽。

這讓她顧不上挑選,和同事兩個人一人拿了5袋鹽便迅速離開,“網上都說不買就要漲價了,囤點才能安心”,劉麗的同事馮羣說。

家住寧波的陳湘看到網上出現“搶鹽潮”後,立即詢問自己的母親有沒有囤鹽,“我媽媽平時喜歡做一些醃菜,所以我就想提醒她多備一點。”

在陳湘的提醒下,陳湘的媽媽立即給商店的老闆打電話訂鹽,“我媽說現在每百斤漲了六十塊錢,她一共訂了100斤,她自己留50斤,給我和弟弟家一共50斤。”

線上銷售方面,食鹽同樣是緊俏商品。

8月24日下午一點左右,時代週報記者注意到廣州樸樸超市還有5款鹽在售,等到晚上9點左右,樸樸超市的所有鹽全部售罄,美團買菜、京東到家等線上平臺的食鹽也都顯示在補貨中。

社交媒體上,有廈門等沿海城市的網友稱,8月24日中午,本地線上買菜平臺的食鹽就已經全部售罄,看到這種情況,自己趕緊去網購了30包,圖個安心。

“搶鹽潮”下,多家鹽企做出回應。

8月24日下午,廣東鹽業集團負責人回應媒體稱,目前,廣東省、市兩級食鹽政府儲備量和企業社會責任儲備共10.8萬噸,百分百覆蓋全省各市縣行政區域,能迅速及時響應,保障廣東人民食鹽充足供應。

晚上9點45分,中國鹽業集團有限公司官方微信也發佈了聲明,稱中鹽集團是世界最大的食鹽生產企業,食鹽產能超過1000萬噸/年,其中井礦鹽佔比95%、湖鹽佔比4%、海鹽佔比1%。中鹽集團在全國有完善的產銷企業佈局,食鹽儲備供應充足。

聲明之下,網絡上理性的聲音越來越多。

“我國食鹽供應很充足,不要再搶了”“想想12年前搶的鹽喫了多久,真的沒必要屯鹽。”不少網友紛紛呼籲起來。

8月25日下午16點45分,時代週報記者在樸樸超市看到多品種食用鹽已經上架,並且推出了優惠組合裝。

日系化妝品安全性受到質疑

核污水爭議之下,不少消費者對日系化妝品的安全問題也產生了擔憂。

00後女孩劉丹蓓本來是日系護膚品的忠實消費者,“從上大學開始,我使用的大部分化妝品都是日本的,但是今年6月份日本試運行核污水排海設備的時候,我就開始擔心日本化妝品會不會有輻射,所以打算用完之後,就不再購買日本的產品了。”劉丹蓓說。

社交媒體上,與劉丹蓓有同樣擔憂的人不在少數。今年6月,許多消費者選擇將“618”大促期間購買的產品退貨。不少人在網絡上分享了“日系化妝品避雷清單”,並開始尋求日系化妝品的替代產品。

8月24日,由於日本正式將核污水進行排海,不少消費者的情緒開始從擔憂轉爲反對,呼籲網友不要再購買日本產品。

當天下午,時代週報記者在天貓資生堂直播間看到不少顧客發佈評論稱“不會再買了”,在城野醫生的直播間內,也有顧客評論“日產的嗎”“不敢用啊”“誰會買啊”,不過,直播間內也有一些顧客在詢問與產品和優惠券相關的問題。

其實早在今年6月份,一些日系化妝品品牌就已經對產品的安全問題做出了回應。

6月14日,寶潔方面針對消費者擔憂SK-II受到核污染影響做出回應,“SK-II所有產品和成分上市之前均經過安全性評估,遵守所在市場的監管和安全要求。SK-II進口到中國的產品都已進行並通過輻射相關的針對性檢測,可在中國藥監局網站查詢到相關備案信息。”

8月24日,時代週報記者以消費者的身份向資生堂客服諮詢產品的安全問題,其回應稱,“資生堂品牌始終致力於爲消費者提供安全、優質的產品,生產流程的每一個環節都受到嚴格監管,我們在中國銷售的產品均符合國家相關標準,請您放心使用。”

中國一直是很多日系化妝品的第一大市場。今年8月資生堂發佈的2023財年半年報顯示,2023年上半年,資生堂集團營收同比微增0.2%至4942億日元(約合人民幣248億元),按固定匯率計算,比上年同期減少4.2%。

按地區劃分來看,中國曾在2022年超越日本成爲資生堂第一大市場,但在2023年一季度成爲唯一下滑的區域市場,排名滑落至第二。

然而2023年上半年,中國再度成爲資生堂營收貢獻最大的市場,其銷售額同比增長12.8%至1306億日元,佔集團總營收26.4%,日本市場以25.3%的營收佔比次之。

不過在日本核污水事件的影響下,日系化妝品在中國市場的銷量可能會受到影響。

事實上,有日本代購告訴時代週報記者,從今年6月,日本宣佈試運營核污水排放計劃時,就有不少消費者開始減少購買日本產品。

“從那時起,我的一些代購朋友都決定賣完手上這一批貨後,就不再繼續代購日本產品了。”陳麗說。

8月16日,做了8年日本代購的劉韻在代購羣裏宣佈了以後不再採購日系品牌的消息。

“知道日本核污水排放這個消息後,我就決定賣完手上的產品後,不再代購日本產品”,劉韻說,她的顧客都很支持她,表示今後也不會購買日本的產品,“但是沒有因爲這個事情強制退貨的,大家都比較理性。”

劉韻表示,“最近的收入肯定受到了一些影響,具體不方便透露,但是我覺得在這個問題上,我還是有所堅持的,以後也不會再代購日本產品。”

另一位代購張小喵告訴時代週報記者,她和她身邊朋友的收入並沒有受到很大的影響。“目前真正的代購很少是隻做日本產品,所以其實影響並不大。”

張小喵說,因爲代購工作的特殊性,很多代購都是好多國家一起飛,不會專門只做日本產品。

在利潤上,張小喵說,“因爲日貨大部分是小商品,利潤空間比較低,其實不太賺錢。如果代購一件奢侈品包能夠賺100元的話,那麼代購一件日本化妝品也就能賺不到一半,所以我身邊的代購都不是隻靠日本產品喫飯的。”

早在幾年前,張小喵就已經開始佈局售賣泰國等其他國家的產品,“目前日本產品其實只佔我業務比例的一小部分。”

與張小喵相似,在社交媒體上,不少代購也表示,早在幾年前,店鋪的產品結構已經趨於多元化。

而在日本核污水排海事件的影響下,越來越多代購正在謀求轉型,與日本產品“脫鉤”已經成爲了越來越多從業者的選擇。

責任編輯:劉萬里 SF014

相關文章